第3节 常见的酸(第1课时)
一、浓盐酸
1.盐酸是HCl气体的水溶液,是________。
2.常用的浓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38%,具有________,挥发出的HCl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在瓶口遇水蒸气形成盐酸的小液滴而出现白雾。故浓盐酸敞口放置会使质量________,浓度________。
3.纯净的盐酸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工业盐酸因常含Fe3+而显________。
4.HCl+AgNO3===____________
AgCl是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所以可以往待测溶液中滴加________试剂再加入________来检验Cl-的存在与否。
二、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遇无色酚酞试液________。
2.与盐的反应(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2HCl+CaCO3===CaCl2+H2O+CO2↑
检验CO的方法之一: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3.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6HCl+Fe2O3===2FeCl3+3H2O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3+在溶液中显示的颜色)。
应用:稀盐酸除铁锈。
2HCl+CuO===________________
现象: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成________(Cu2+在溶液中显示的颜色)。
4.与某些金属的反应。
Fe+2HCl===________________
Fe在置换反应中的化合价表现为________价;溶液为________;在生锈铁钉与盐酸的反应实验中,当盐酸过量时可见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
A组 基础训练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B.工业盐酸和纯的盐酸试剂都是无色透明液体
C.纯净的盐酸是混合物
D.酚酞滴入稀盐酸中,显无色
2.下列关于盐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B.酚酞试液遇盐酸变红色
C.能与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的溶液一定是盐酸
D.用加热蒸发溶剂的方法就可使稀盐酸变成浓盐酸
3.(遵义中考)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H+,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
C.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
4.(天津中考)厕所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氢气 D.氧气
5.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能跟另外三种物质发生反应,这种物质是( )
A.Ca(OH)2 B.Na2CO3
C.Fe2O3 D.HCl
6.(昭通中考)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 )
A.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
C.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D.清洗铁丝表面的锈迹
7.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正确的是( )
A.铁锈放入稀盐酸中溶液变浅绿色
B.酚酞试液滴入硫酸溶液中变红色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硝酸银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出现白色沉淀
8.自来水生产中通常使用少量的氯气进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酸,市场上有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出售,为辨别真伪,可用来鉴别的是( )
A.酚酞 B.BaCl2 C.NaOH D.AgNO3
9.盐酸溶液中含有H+,能使石蕊溶液变红。在滴有紫色石蕊的稀盐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下列物质,溶液仍为红色的是( )
A.CaO B.NaOH C.Na2CO3 D.AgNO3
10.(镇江中考)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
第10题图
(1)物质A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浓氨水
b.浓硫酸
c.浓盐酸
(2)该实验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________。
第11题图
11.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
(1)图中M应为________类物质。
(2)写出一种金属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酸与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____(写符号)与碱中的OH-反应生成H2O。
(4)用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一种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1)生锈的铁钉加入盐酸中
结论:铁锈________,溶液变成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酸可用于工业除__________。
(2)少量黑色氧化铜粉末加入稀盐酸,微热
结论:黑色粉末________,溶液变成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科学实验方案是根据特定实验目的而设计的。学习了“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到“盐酸能电离产生H+和Cl-,氯化钠能电离产生Na+和Cl-”。为深入研究某一问题,小科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回答:
第13题图
(1)往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后,乙试管中的溶液将变为________色。
(2)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研究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兵认为小科的丙实验可以省去,小兵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 自主提高
第14题图
14.向某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如图。试剂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H2O B.H2SO4
C.NaOH D.CaCO3
第15题图
15.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
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
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D.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6.(山西中考)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欲测定一定量的某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16题图
(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
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需图1所示盐酸的质量________g。
②量取盐酸与水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_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将两种液体都倒入________中(填仪器名称),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2)将(1)中配制好的稀盐酸加入盛有石灰石样品的烧杯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假设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参考答案
【课堂笔记】
一、1.混合物 2.挥发性 减轻 变小 3.黄色 4.AgCl↓+HNO3 AgNO3 HNO3
二、1.红色 不变色 3.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CuCl2+H2O 蓝色 4.FeCl2+H2↑ +2 浅绿色
【课时训练】
1-5.BACAD 6-9.ADDD
10.(1)c (2)不断运动的
11.(1)盐 (2)Fe+2HCl===FeCl2+H2↑ (3)H+ (4)Fe2O3+6HCl===2FeCl3+3H2O
(5)HCl+AgNO3===AgCl↓+HNO3
12.(1)溶解 黄色 6HCl+Fe2O3===2FeCl3+3H2O 锈 (2)溶解 蓝色 CuO+2HClCuCl2+H2O
13.(1)红 (2)酸中的哪种离子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3)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水分子
14.C 15.C
16.(1)①20 ②最低处 烧杯 (2)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x 75g×7.3%
= x=7.5g
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7.5g。
第3节 常见的酸(第2课时)
一、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1.跟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遇无色酚酞试液________。
2.跟金属的反应:H2SO4+Z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Fe2O3+3H2SO4===________________。
二、浓硫酸
1.浓硫酸(通常浓度为98%)为无色黏稠油状液体,无________性,无气味。
2.浓硫酸具有________,故可作干燥剂,可以干燥H2、O2、CO2、CO等气体,但不可以干燥NH3、H2S等气体,因为硫酸可以与它们发生反应。
3.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______。
4.因浓硫酸具有强烈的________(从脱水导致的效果而言),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或衣服上,应________________,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5.浓硫酸的稀释。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因而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____________________。
6.H2SO4+Ba(NO3)2===________________。常用Ba(NO3)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SO。
A组 基础训练
1.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
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
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2.有三种液体:①盐酸;②氢氧化钠溶液;③水。它们的pH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3.(广州中考)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
4.有关浓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
B.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它能使纸张、布料、皮肤等脱水炭化
C.浓硫酸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作制冷剂
D.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迅速用抹布擦拭,然后用大量水冲洗,再涂3%~5%的碳酸氢钠溶液
5.(上海中考)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原理是( )
A.FeO+H2SO4===FeSO4+H2O
B.Fe2O3+3H2SO4===Fe2(SO4)3+3H2↑
C.Fe2O3+2H2SO4===2FeSO4+2H2O
D.Fe2O3+3H2SO4===Fe2(SO4)3+3H2O
6.下列用途中,不是稀硫酸和稀盐酸两者共有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氢气
B.实验室用石灰石制二氧化碳
C.金属表面除锈
D.制造多种化工产品
7.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 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③铁钉的质量增加 ④溶液的质量减轻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8.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明显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锌和稀硫酸;②石灰石和稀盐酸;③氧化铁和硫酸;④食盐和水。
第8题图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实验室中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一定时间,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其变化关系的是( )
10.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
11.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下列图像合理的是( )
第12题图
12.如图所示,若将稀硫酸比作学生在“应急演练”中,要从楼顶入口处由上至下疏散到出口处,各层都有三道门(空白处为通道),稀硫酸要在每层中至少打开一道门(即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才能到达出口处,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按“距离最短”的原则疏散,则其疏散路线由上至下依次为________(填化学式)→Fe2O3→Ca(OH)2→BaCl2→________。若按“速度最快”(化学反应速度最快)的原则疏散,则应将上述疏散路线中第五层处改为________(填化学式)。所有楼层中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共有________种。
(2)若将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则无法通过第____层。
B组 自主提高
13.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没有减少的是( )
A.BaCl2 B.NaOH C.CuO D.Zn
14.(常州中考)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第14题图
A.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
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
C.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
D.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
15.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第15题图
(1)试管①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试管②中一定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写离子符号)。
(2)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发现试管④中固体全部溶解,试管⑤中产生白色沉淀,接着向试管⑤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则试管④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中a~b段对应溶液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温州中考)小明为了测定某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用如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研碎后的钙片4克,倒入气密性良好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装置总质量。
②打开活塞,滴入足量稀盐酸后关闭活塞,待气泡不再冒出时,测出反应后装置总质量。
③整理相关数据如表所示,计算出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反应前总质量(克) 275.58
反应后总质量(克) 274.92
反应前后总质量差(克) 0.66
容器内气体质量差(克) m
(1)该实验中,对装置中的固态干燥剂的性质有何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前容器内是空气(密度为ρ1),反应后全部是二氧化碳(密度为ρ2),则反应前后容器(容积为V)内的气体质量差m为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反应物的体积忽略不计)
(3)小明查阅有关数据后,计算出反应前后容器内的气体质量差m为0.22克,结合表中数据,计算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CaCO3+2HCl===CaCl2+H2O+CO2↑。钙片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第16题图
参考答案
【课堂笔记】
一、1.红色 不变色 2.ZnSO4+H2↑
3.Fe2(SO4)3+3H2O
二、1.挥发 2.吸水性 3.脱水性 4.腐蚀性 迅速用抹布擦拭 5.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6.BaSO4↓+2HNO3
【课时训练】
1-5.BCCCD 6-10.BDAAB 11.C
12.(1)Fe Na2CO3 Mg 8 (2)二
13.A 14.C
15.(1)溶液变为红色 Fe2+ (2)Fe2O3+3H2SO4===Fe2(SO4)3+3H2O (3)H2SO4、Fe2(SO4)3 2NaOH+H2SO4===Na2SO4+2H2O
16.(1)能吸收水但不吸收二氧化碳 (2)(ρ2-ρ1)V
(3)设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66g+0.22g=0.88g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0.88g
= 解得:x=2g
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