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物质的构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______,它非常微小,在光学显微镜下______ (填“能”或“不能”)看到。不同的物质,构成它的分子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
2.分子间间隙最大的是________填“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的扩散现象在________ (填“气体”“液体”或“固体”)中发生得最慢。
3.打开香水瓶的盖子,我们能闻到香气,这说明分子处在不停地________之中。有人做过金和铅扩散的实验,说明了________也有分子扩散现象。
4.从分子运动的角度看,液体沸腾时不但处于________的分子要离开液体,而且液体______________的分子也要离开液体。
5.构成水的粒子是 __________。构成氧气的粒子是__________。干冰是由__________v构成的。
知识点一、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极其微小的粒子
6、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物质分子间无论距离大小都只存在引力
B.水结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7、(2018秋?安达市校级期中)2008年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地进行了太空行走,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是显弱碱性的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B.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C.小分子团水中含有氢分子
D.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知识点二、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反映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
8、(2018春?栖霞区校级月考)下列对于物质性质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固体分子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分子间没有空隙
B.液体分子间有空隙,液体分子可以到处自由运动
C.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几乎没有力的作用,分子除碰撞外可以自由运动
D.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都有作用力,但固体分子间只有引力
9、受益于“西气东输”工程,天然气已在我市广泛使用。天然气的热值可高达8.0×107J/m3.8.0×107J/m3的物理意义是 ,目前使用天然气的公交车已在我市投入运营,它将天然气压缩至原体积的1/300存储在钢瓶中作为车载燃料。从微观角度看,天然气容易被压缩是因为 。
识点三、扩散现象,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
10、(2017秋?开鲁县期中)倒开水时,最好将热水瓶塞 放在桌面上,此时能够观察到瓶口出现白雾,白雾上升一段距离后消失,这是因为:①水分子很小;②水分子在不断 ;③水分子间的间隔 .
11、运用分子动理论,可以对液体的蒸发现象作出合理地解释: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在做 ,所以在任何温度下蒸发现象都能发生;温度越高,分子的 ,从而蒸发越快。
12、(2018?临沂)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D.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知识点四、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13、如图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运动特点的是(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14、(2019春?固始县期末)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
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
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15、(2018?绍兴)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塑料带很难被拉断
分子之间有引力
B
水结冰后不再流动
分子停止了运动
C
切洋葱时眼睛被熏得直流泪
分子在不停运动
D
水很难被压缩
分子之间有斥力
A.A B.B C.C D.D
1.(2017?盘锦)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放热的是( )
A.干冰升华 B.河水结冰 C.浓雾消散 D.冰雪消融
2.(2017?无锡)铜常被用来制作导线,因为它具有( )
A.良好的导电性 B.良好的导热性
C.良好的弹性 D.较大的硬度
3.(2017?聊城)如图,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
A.露的形成 B.雾的形成
C.冰化成水 D.霜打枝头
4.(2017?兰州)关于物质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导体与绝缘体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B.电磁铁中间插入的铁芯是硬磁铁材料
C.自行车车座底部安装的弹簧具有很好的弹性
D.炒菜用铁铲的手柄多为木质是因为它不易导热
5.图中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
A.甲是气态 B.乙是气态 C.丙是气态 D.甲是固态
6.如图是一颗铆钉自动铆接的过程。在常温下把铆钉做成铆接后的形状(图a);然后降温并将其两脚拉直,使之能顺利插入铆钉孔(图b、c);插入后让温度回升,铆钉恢复原状,自动完成铆接(图d).则制成这种铆钉的材料是( )
A.半导体 B.超导体 C.记忆合金 D.纳米材料
7.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具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一定是固体
B.具有一定的形状的物质一定是固体
C.具有流动性的物质一定是固体
D.不能保持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一定是气体
8.两杯相同的开水,分别放置在温度相同的空气和水中,结果放在水中的那杯开水先变冷,这是因为水的导热性比空气强,根据上述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小明在深秋季节去露营,现有三条被子供他使用,小明列出了三条被子四种使用方法:
A、三条都盖在身上;B、三条都垫在地下;
C、二条垫地下,一条盖身上;D、一条垫地下,二条盖身上。
为了选出正确的使用方法,小明应考虑 和 哪个导热性强,为了比较哪个导热性强,现有以下几种器材供小明选择来验证结果。(1)两个相同的热水袋;(2)开水;(3)温度计;(4)秒表;(5)刻度尺。
实验器材: 。
实验步骤: ;
② 。
②经过相同时间后,用温度计分别测出两袋水的温度。
9.(2018秋?滕州市期末)如图所示,是同一物质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物质在丙图时处于 状态,物质由甲图直接变成丙图的过程叫做 (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若将底面磨平的2个丙图物质紧压在一起时,用很大的力也很难再把它们分开,这说明分子之间有 ;若很远就能闻到丙图物质的香味,这种现象叫 。
10.脱脂人发具有在空气潮湿时伸长,干燥时缩短的特性。将质量为m的金属指针固定在木框上A点(可自由转动),脱脂人发固定在木框上的B点和指针上C的点,又将轻弹簧分别固定在C、D两点,再配上刻度盘,就构成了简易“湿度计”,如图。此“湿度计”中有杠杆 处;阴雨天时指针向 偏转(填“左”或“右”);该湿度计的向缺点是 。
第1节物质的构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它非常微小,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填“能”或“不能”)看到。不同的物质,构成它的分子 不同 (填“相同”或“不同”)。
2.分子间间隙最大的是 气体 (填“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的扩散现象在 固体 (填“气体”“液体”或“固体”)中发生得最慢。
3.打开香水瓶的盖子,我们能闻到香气,这说明分子处在不停地 运动 之中。有人做过金和铅扩散的实验,说明了 固体也有分子扩散现象。
4.从分子运动的角度看,液体沸腾时不但处于 液面 的分子要离开液体,而且液体 内部气泡璧上 的分子也要离开液体。
5.构成水的粒子是 水分子 。构成氧气的粒子是氧分子。干冰是由 二氧化碳分子 构成的。
知识点一、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极其微小的粒子
6、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物质分子间无论距离大小都只存在引力
B.水结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答案】C
【解答】解:A、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故A错误;
B、水结冰后,分子仍然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B错误;
C、酒精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通过扩散空气中充满酒精分子,“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C正确;
D、组成物质的分子很小,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沙尘与尘土是固体小颗粒,不是分子,故D错误;
故选:C。
7、(2018秋?安达市校级期中)2008年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地进行了太空行走,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是显弱碱性的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B.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C.小分子团水中含有氢分子
D.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解答】解:A、小分子团水和水一样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其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隔。故说法不正确;B、本题所提到的小分子团水实际上是多个水分子的集合体,分子团水的分子与普通水分子相同,只不过它们的聚集状态不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所以正确。C、水分子(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不表示氢分子。故说法不正确;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小分子团水也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其化学性质不变。故说法不正确。故选:B。
知识点二、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反映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
8、(2018春?栖霞区校级月考)下列对于物质性质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固体分子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分子间没有空隙
B.液体分子间有空隙,液体分子可以到处自由运动
C.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几乎没有力的作用,分子除碰撞外可以自由运动
D.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都有作用力,但固体分子间只有引力
【答案】C
【解答】解:
A、一切物质的分子之间都存在间隙,只不过是组成固体物质的分子间的间隙小,相互作用力大,故A错误;
B、液体中,分子间的距离比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大,每个分子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运动运动,但不可以到处自由运动,故B错误;
C、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几乎没有力的作用,分子除碰撞外可以自由运动,故C正确;
D、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且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D错误。
故选:C。
9、受益于“西气东输”工程,天然气已在我市广泛使用。天然气的热值可高达8.0×107J/m3.8.0×107J/m3的物理意义是 ,目前使用天然气的公交车已在我市投入运营,它将天然气压缩至原体积的1/300存储在钢瓶中作为车载燃料。从微观角度看,天然气容易被压缩是因为 。
【答案】完全燃烧1m3天然气可以放出8.0×107J的热量;气体分子间距离大(或分子力小)。
【解答】解:天然气的热值可高达8.0×107J/m3,物理意义是完全燃烧1m3天然气可以放出8.0×107J的热量。
从微观角度看,由于气体分子间距离大(或分子力小),所以天然气容易被压缩。
识点三、扩散现象,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
10、(2017秋?开鲁县期中)倒开水时,最好将热水瓶塞 放在桌面上,此时能够观察到瓶口出现白雾,白雾上升一段距离后消失,这是因为:①水分子很小;②水分子在不断 ;③水分子间的间隔 .
【解答】解:倒开水时,应将热水瓶塞放在桌面上,此时能够观察到瓶口出现白雾,白雾上升一段距离后消失,这是因为:①水分子很小;②水分子在不断运动;③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故答案为:倒、运动、增大
11、运用分子动理论,可以对液体的蒸发现象作出合理地解释: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在做 ,所以在任何温度下蒸发现象都能发生;温度越高,分子的 ,从而蒸发越快。
【答案】无规则运动;无规则运动(热运动)越剧烈
【解答】解: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讲,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反映了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越高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12、(2018?临沂)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D.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解答】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质量、体积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是因为醋酸和蔗糖的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是因为微粒间的间隔变小,不是微粒体积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
知识点四、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13、如图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运动特点的是(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答案】C
【解答】解:气体分子间距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分子极度散乱,可以自由运动;
故选:C。
14、(2019春?固始县期末)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
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
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答案】A
【解答】解:
A、分子是用肉眼看不到的,所以尘土飞扬,不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A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
B、化学变化可以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可以证明分子是可分的,则B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
C、气体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则C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
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则D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
故选:A。
15、(2018?绍兴)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塑料带很难被拉断
分子之间有引力
B
水结冰后不再流动
分子停止了运动
C
切洋葱时眼睛被熏得直流泪
分子在不停运动
D
水很难被压缩
分子之间有斥力
A.A B.B C.C D.D
【解答】解:A、塑料带很难被拉断,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故正确;B、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水结冰后分子还是运动的,故错误;C、切洋葱时眼睛被熏得直流泪,是因为分子在不停运动的缘故,故正确;D、水很难被压缩,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斥力,故正确。故选:B。
1.(2017?盘锦)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放热的是( )
A.干冰升华 B.河水结冰 C.浓雾消散 D.冰雪消融
【解答】解:A、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过程,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
B、河水结冰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B符合题意;
C、浓雾消散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C不符合题意;
D、冰雪消融,是固态冰雪变为液态水的过程,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17?无锡)铜常被用来制作导线,因为它具有( )
A.良好的导电性 B.良好的导热性
C.良好的弹性 D.较大的硬度
【解答】解:铜是导体,容易导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因此常被用来制造导线,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3.(2017?聊城)如图,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
A.露的形成 B.雾的形成
C.冰化成水 D.霜打枝头
【解答】解:A、露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需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
B、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现象,液化需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C、冰雪消融是冰雪由固态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熔化要吸热;故C符合题意。
D、霜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凝华要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17?兰州)关于物质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导体与绝缘体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B.电磁铁中间插入的铁芯是硬磁铁材料
C.自行车车座底部安装的弹簧具有很好的弹性
D.炒菜用铁铲的手柄多为木质是因为它不易导热
【解答】解:A、导体能够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的自由电荷,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的电荷不能够自由移动,故导体与绝缘体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大量的自由电荷,故A正确;
B、电磁铁的铁芯为软磁性材料的磁性不能保留下来,所以铁芯需用软磁性材料制成。故B错误;
C、自行车座的弹簧是起减震的作用的,即当自行车在上下颠簸的时候,弹簧的弹性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故C正确;
D、炒菜用铁铲的手柄多为木质是因为它的导热性差,故D正确。
故选:B。
5.图中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
A.甲是气态 B.乙是气态 C.丙是气态 D.甲是固态
【解答】解:甲图中分子间的距离略大,约束力很小,分子的位置不固定,和液态分子的特点相似;
乙图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小,约束力很大,分子的位置固定,和固态分子的特点相似;
丙图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约束力几乎没有,分子的位置极度散乱,和气态分子特点相似。
故选:C。
6.如图是一颗铆钉自动铆接的过程。在常温下把铆钉做成铆接后的形状(图a);然后降温并将其两脚拉直,使之能顺利插入铆钉孔(图b、c);插入后让温度回升,铆钉恢复原状,自动完成铆接(图d).则制成这种铆钉的材料是( )
A.半导体 B.超导体 C.记忆合金 D.纳米材料
【解答】解:铆钉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俗称记忆金属。
由(a)图到(b)图,温度降低,铆钉受冷收缩,脚的内侧收缩量大,外侧收缩量小,两只脚向内侧靠拢;
由(c)图到(d)图,温度升高,铆钉受热膨胀,脚的内侧膨胀量大,外侧膨胀量小,两只脚向内侧靠拢。
故选:C。
7.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具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一定是固体
B.具有一定的形状的物质一定是固体
C.具有流动性的物质一定是固体
D.不能保持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一定是气体
【解答】解:A、具有一定体积的物质不一定是固态,例如:一杯水有固定的体积,而水是液体。不符合题意。
B、液体,气体都不具有一定的形状。只有固体有特定的形状,符合题意。
C、液体,气体具有流动性,不符合题意。
D、某些液体也不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能保持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不一定是气体,所以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两杯相同的开水,分别放置在温度相同的空气和水中,结果放在水中的那杯开水先变冷,这是因为水的导热性比空气强,根据上述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小明在深秋季节去露营,现有三条被子供他使用,小明列出了三条被子四种使用方法:
A、三条都盖在身上;B、三条都垫在地下;
C、二条垫地下,一条盖身上;D、一条垫地下,二条盖身上。
为了选出正确的使用方法,小明应考虑 和 哪个导热性强,为了比较哪个导热性强,现有以下几种器材供小明选择来验证结果。(1)两个相同的热水袋;(2)开水;(3)温度计;(4)秒表;(5)刻度尺。
实验器材: 。
实验步骤: ;
② 。
【解答】解:(1)为了选出正确的使用方法,小明应考虑大地和空气哪个导热性强;
(2)选择的实验器材有:(1)(2)(3)(4);
(3)实验步骤是:①在两个热水袋装入相同质量的开水,一个放在地上,一个悬挂在空气中;
②经过相同时间后,用温度计分别测出两袋水的温度。
9.(2018秋?滕州市期末)如图所示,是同一物质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物质在丙图时处于 状态,物质由甲图直接变成丙图的过程叫做 (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若将底面磨平的2个丙图物质紧压在一起时,用很大的力也很难再把它们分开,这说明分子之间有 ;若很远就能闻到丙图物质的香味,这种现象叫 。
【解答】解:分析这三个图可见:甲图分子排列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是气体分子的排列模型;乙图分子排列没有固定的位置,比较松散,是液体分子的排列模型;丙图分子排列十分紧密,是固体分子的排列模型。
物质由甲图直接变成丙图的过程,也就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现象,凝华过程放热。
若将底面磨平的2个丙图物质紧压在一起时,用很大的力也很难再把它们分开,这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若很远就能闻到丙图物质的香味,这种现象叫扩散。
故答案为:固体;凝华;放热;引力;扩散。
10.脱脂人发具有在空气潮湿时伸长,干燥时缩短的特性。将质量为m的金属指针固定在木框上A点(可自由转动),脱脂人发固定在木框上的B点和指针上C的点,又将轻弹簧分别固定在C、D两点,再配上刻度盘,就构成了简易“湿度计”,如图。此“湿度计”中有杠杆 处;阴雨天时指针向 偏转(填“左”或“右”);该湿度计的向缺点是 。
【解答】解:根据信息,该装置是一个杠杆,A是支点,脱胭人发和弹簧的拉力分别为动力和阻力;脱脂人发具有在空气潮湿时伸长,干燥时缩短的特性。当伸长时弹簧缩短,指针右偏转向,此时空气潮湿即阴雨天;该湿度计的缺点是受温度,气压的影响。
故答案为:1;右;误差大(受气压、温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