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课练4.3 物质的密度 第二课时(知识梳理+夯实基础+考点突破)

文档属性

名称 课课练4.3 物质的密度 第二课时(知识梳理+夯实基础+考点突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12 11:20:19

文档简介

第2课时密度计算及应用
1.密度的公式:密度=_______________,表达式:ρ=m/V (公式变形: _______________)。 ρ表示 _________,m表示质量(单位:kg或g),V表示体积(单位:m3或cm3)。水的密度为1.0 x103 kg/m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一、利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2018?南充)如图是将一个气球压入水中的过程(气球不会漏气且不会爆裂),球内气体的质量和密度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B.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3、有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甲的棱长是乙棱长的2倍,则甲的密度是乙密度的(  )
A.2倍 B.8倍 C. 倍 D.倍
4、(2018秋?梁平区期末)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2018?大连)某品牌盒装牛奶,盒上标有“净含量250ml”,用天平测得牛奶的质量是260g,则这种牛奶的密度是   g/cm3;小明喝了半盒牛奶,剩下半盒牛奶的密度是   kg/m3。
知识点二、利用密度变形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6、(2017秋?黔南州期末)分别用质量相等的铜、铁、铝制成三个体积都相等的空心球,比较它们中间空心部分的体积,则(已知:ρ铜>ρ铁>ρ铝 )(  )
A.铜球最大 B.铁球最大 C.铝球最大 D.三球一样大
7、(2018秋?滕州市期末)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铁块、铅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的水中,则杯中水面升高较多的是(  )
A.放铁块的 B.放铅块的 C.放铜块的 D.三者都一样
8、(2018?福建)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0cm,体重60kg,他的体积约为(  )
A.0.006m3 B.0.06m3 C.0.6m3 D.6m3
9、小明想测薄厚均匀的长方形铜片的厚度,他从物质密度表中查出铜的密度是8.9g/cm3,这个密度值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他用天平测量铜片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所放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铜片质量为_____________,之后,他又用刻度尺测出这片铜片的长和宽,分别是20cm、5cm。运用这些数据,可计算铜片厚度为_______________。
1.(2016?莱芜)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分别描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若V甲=V乙,则m甲<m乙 D.若m甲=m乙,则V甲<V乙
2.(2012?雅安)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小球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容器中液体深度不同,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则(  )
A.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 B.甲球的密度等于乙球的密度
C.甲球的密度小于乙球的密度 D.无法判断哪个球的密度大
3.(2012?乌鲁木齐)用一块金和一块银做成一个合金首饰,测得首饰的密度是15.0g/cm3.已知金的密度是19.3g/cm3,银的密度是10.5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块的体积比银块的体积稍大一点 B.金块的体积比银块的体积大得多
C.银块的体积比金块的体积稍大一点 D.银块的体积比金块的体积大得多
4.(2019?湘西州)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4g,体积为20cm3,它的密度是(  )
A.0.8×103kg/m3 B.2.7×103kg/m3
C.0.37×103kg/m3 D.2.7×104kg/m3
5.(2018?广西)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A.8:1 B.4:3 C.4:1 D.2:1
6.(2019?扬州)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40g
B.4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
C.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D.该液体密度为2g/cm3
7.(2019?青岛)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8.(2019?江西)只用量筒、长方体小木块、长细针、水、密度未知的盐水,不能测出的物理量是(温馨提示:长方体小木块不吸水ρ木<ρ水)(  )
A.木块的质量 B.木块的密度 C.木块的高度 D.盐水的密度
9.纯牛奶的密度为(1.1~1.2)×103kg/m3,李明很想知道学校每天营养餐中的牛奶是不是纯牛奶。他和几个同学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测定:首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250g,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26g,然后认真观察牛奶盒,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200mL.问:经他们检测计算同学们喝的牛奶是否符合纯牛奶标准?

第2课时密度计算及应用
1.密度的公式:密度= 质量/体积 ,表达式:ρ=m/V (公式变形:m= m/ρ)。 ρ表示 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kg或g),V表示体积(单位:m3或cm3)。水的密度为1.0 x103 kg/m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 1m3的水的质量是1.0 x103 kg 。
知识点一、利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2018?南充)如图是将一个气球压入水中的过程(气球不会漏气且不会爆裂),球内气体的质量和密度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B.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答案】D
【解答】解:气球下压过程中,只是位置的改变,球内气体多少没有变化,所以其质量不变;
下压过程中气球受到水的压强增大,所以气球体积减小,根据ρ=知,质量不变,体积减小,所以密度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3、有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甲的棱长是乙棱长的2倍,则甲的密度是乙密度的(  )
A.2倍 B.8倍 C. 倍 D.倍
【答案】C
【解答】解:
两个正方体的体积之比为=()3=;
甲乙密度之比为===,
所以甲的密度是乙密度的倍。
故选:C。
4、(2018秋?梁平区期末)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答案】D
【解答】解:图象的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
A、由图可知,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小。故A错误;
B、由图可知,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大。故B错误;
CD、由图可知,当m甲=8kg时,V甲=4m3;当m乙=2kg时,V乙=4m3,
由公式ρ=知,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1.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018?大连)某品牌盒装牛奶,盒上标有“净含量250ml”,用天平测得牛奶的质量是260g,则这种牛奶的密度是   g/cm3;小明喝了半盒牛奶,剩下半盒牛奶的密度是   kg/m3。
【答案】1.04;1.04×103。
【解答】解:
这种牛奶的密度为ρ===1.04g/cm3;
由于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
所以小明喝了半盒牛奶,剩下半盒牛奶的密度不变,仍然是1.04g/cm3=1.04×103kg/m3。
知识点二、利用密度变形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6、(2017秋?黔南州期末)分别用质量相等的铜、铁、铝制成三个体积都相等的空心球,比较它们中间空心部分的体积,则(已知:ρ铜>ρ铁>ρ铝 )(  )
A.铜球最大 B.铁球最大 C.铝球最大 D.三球一样大
【答案】A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三个球的质量相等,即m铜=m铁=m铝,
因ρ铜>ρ铁>ρ铝,
所以,由V=可知,三个球的实心部分的体积关系为:V铝实>V铁实>V铜实,
又因为三个球的体积相等,
所以,由V空=V球﹣V实可知,三个球的空心部分的关系是V铜空>V铁空>V铝空,
即铜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2018秋?滕州市期末)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铁块、铅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的水中,则杯中水面升高较多的是(  )
A.放铁块的 B.放铅块的 C.放铜块的 D.三者都一样
【答案】A
【解答】解:因为m铅=m铜=m铁,ρ铅>ρ铜>ρ铁,
所以V铅<V铜<V铁,
因为这三个金属块都浸没入水杯里,
所以它们排出水的体积都等于它们各自的体积,
则V铅排<V铜排<V铁排,
所以放铁块的杯子中水面升高得最多。
故选:A。
8、2018?福建)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0cm,体重60kg,他的体积约为(  )
A.0.006m3 B.0.06m3 C.0.6m3 D.6m3
【答案】B
【解答】解:
某同学的质量m=60kg,人的密度ρ≈ρ水=1.0×103kg/m3,
根据ρ=可得他的体积:
V===0.06m3。
故选:B。
9、小明想测薄厚均匀的长方形铜片的厚度,他从物质密度表中查出铜的密度是8.9g/cm3,这个密度值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他用天平测量铜片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所放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铜片质量为_____________,之后,他又用刻度尺测出这片铜片的长和宽,分别是20cm、5cm。运用这些数据,可计算铜片厚度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体积为1cm3的铜,质量为8.9g;53.4g;0.06cm。
【解答】解:(1)根据密度的定义知:密度值表示的物理意义就是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所以铜的密度是8.9g/c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体积为1cm3的铜,质量为8.9g。
(2)根据题意,铜片得质量是天平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表示的质量,根据图示,砝码质量为50g,游码质量每克分5小格,即每格0.2g,所以游码表示质量为3.4g,即铜片质量=50g+3.4g=53.4g。
(3)根据密度公式,ρ=,可得到v=,
即v===6cm3,
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V=abh得,
h===0.06cm
1.(2016?莱芜)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分别描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若V甲=V乙,则m甲<m乙 D.若m甲=m乙,则V甲<V乙
【解答】解:
AB.由图象可知,当两物质体积V相同时,m甲>m乙,由密度公式ρ=可知,ρ甲>ρ乙,故AB错误;
C.由图象可知,当V甲=V乙时,m甲>m乙,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当m甲=m乙时,V甲<V乙,故D正确。
故选:D。
2.(2012?雅安)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小球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容器中液体深度不同,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则(  )
A.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 B.甲球的密度等于乙球的密度
C.甲球的密度小于乙球的密度 D.无法判断哪个球的密度大
【解答】解:由图知,h左<h右,p左=p右,
∵p=ρgh,
∴两容器内液体密度:
ρ左>ρ右;﹣﹣﹣﹣﹣﹣﹣﹣﹣﹣﹣﹣﹣﹣①
∵乙球漂浮,
∴ρ乙<ρ右,﹣﹣﹣﹣﹣﹣﹣﹣﹣﹣②
∴由①②可得ρ乙<ρ左,
∵甲球悬浮,
∴ρ甲=ρ左,
∴ρ乙<ρ甲,
即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
故选:A。
3.(2012?乌鲁木齐)用一块金和一块银做成一个合金首饰,测得首饰的密度是15.0g/cm3.已知金的密度是19.3g/cm3,银的密度是10.5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块的体积比银块的体积稍大一点 B.金块的体积比银块的体积大得多
C.银块的体积比金块的体积稍大一点 D.银块的体积比金块的体积大得多
【解答】解:用一块金和一块银做成一个合金首饰,测得首饰的密度是15.0g/cm3.已知金的密度是 19.3g/cm3,银的密度是10.5g/cm3。
若两种金属的体积相等,设为V,则合金密度为ρ==14.9g/cm3,
而合金首饰的密度实际为15.0g/cm3,更接近于金,说明金的体积大于银的体积。
故选:A。
4.(2019?湘西州)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4g,体积为20cm3,它的密度是(  )
A.0.8×103kg/m3 B.2.7×103kg/m3
C.0.37×103kg/m3 D.2.7×104kg/m3
【解答】解:该物体的密度:==2.7g/cm3=2.7×103kg/m3。
故选:B。
5.(2018?广西)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A.8:1 B.4:3 C.4:1 D.2:1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当V甲=1cm3时,m甲=8g;当V乙=4cm3时,m乙=4g,
则两种物体的密度分别为:
ρ甲===8g/cm3,ρ乙===1g/cm3,
则ρ甲:ρ乙=8g/cm3:1g/cm3=8:1。
故选:A。
6.(2019?扬州)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40g
B.4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
C.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D.该液体密度为2g/cm3
【解答】解:
(1)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
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m1+m杯=40g,
则由m=ρV可得:ρ×20cm3+m杯=40g,﹣﹣﹣﹣﹣﹣﹣﹣﹣①
当液体体积为V2=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m2+m杯=100g,
可得:ρ×80cm3+m杯=100g,﹣﹣﹣﹣﹣﹣﹣﹣②
联立①②解得液体的密度:ρ=1g/cm3,故CD错误;
将ρ=1g/cm3代入①解得m杯=20g,故A错误;
(2)当液体的体积V3=40cm3,则液体的质量:m3=ρ×V3=1g/cm3×40cm3=40g,故B正确。
故选:B。
7.(2019?青岛)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解答】解:
A、由图象可知,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0g,故A错误;
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状态相同的同种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当甲、乙的体积都为V=20cm3时,m甲>m乙,由ρ=可知,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当甲、乙质量都为10g时,乙的体积为20cm3,甲的体积为10cm3,则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故D正确。
故选:D。
8.(2019?江西)只用量筒、长方体小木块、长细针、水、密度未知的盐水,不能测出的物理量是(温馨提示:长方体小木块不吸水ρ木<ρ水)(  )
A.木块的质量 B.木块的密度 C.木块的高度 D.盐水的密度
【解答】解:
(1)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水的体积记作V1。
(2)将木块轻轻放入容器中,水面上升至V2。
(3)用细针将木块按压,使木块浸没于水中,水面上升至V3。
则木块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V2﹣V1,
由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G木=G排,
则木块的质量为m木=m排=ρ水V排=ρ水(V2﹣V1),
根据量筒中水的体积和将木块压入水中后的总体积,可以求出木块的体积,
则木块的体积为V=V3﹣V1;
木块的密度为ρ==;
(4)将盐水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记作V0,将木块轻轻放入盐水中,液面上升至V4。
则木块排开盐水中的体积V排盐=V4﹣V0,
因为木块在水和盐水中都是漂浮,所以浮力都等于木块的重力,即两次的浮力相等,
则ρ水g(V2﹣V1)=ρ盐水g(V4﹣V0),
所以ρ盐水=?ρ水。
由于小木块为长方体,且不知道其底面积,所以不能测得木块的高度;
由此可知,能测出的物理量是木块的质量,木块的密度,盐水的密度。
故选:C。
9.纯牛奶的密度为(1.1~1.2)×103kg/m3,李明很想知道学校每天营养餐中的牛奶是不是纯牛奶。他和几个同学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测定:首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250g,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26g,然后认真观察牛奶盒,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200mL.问:经他们检测计算同学们喝的牛奶是否符合纯牛奶标准?
【解答】解:
一盒牛奶的总质量m1=250g,空盒质量m2=26g,
牛奶的质量:
m=m1﹣m2=250g﹣26g=224g,
牛奶的体积:
V=200mL=200cm3,
牛奶的密度:
ρ===1.12g/cm3=1.12×103kg/m3,
在(1.1~1.2)×103kg/m3的范围之内,该牛奶符合纯牛奶标准。
答:经他们检测计算同学们喝的牛奶符合纯牛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