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13 18:3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造纸术的发明在纸发明以前,中国古人用什么作书写材料?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甲骨青铜器石壁材料竹木简帛书灞桥纸特点:
笨重、不方便、价格昂贵、西汉时候,我国人民开始用麻造纸,已经懂得了造纸的方法,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造纸术。1986年甘肃天水出土的纸质地图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西汉麻纸西汉早期的纸是用麻做的,麻在当时是人们做衣服的材料,比较昂贵。
东汉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
姓名:蔡伦
民族:汉族
生活时代:
成就:东汉时期改进造纸术一、造纸术的发明蔡侯纸?切麻⑤舂(chōng)捣④蒸煮?浸灰水?洗涤⑧

纸⑦抄纸⑥打浆⑨揭纸造纸流程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汉和帝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封他为龙亭侯。所以,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优点:
原料容易找到,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蔡侯纸造纸术的改进是人类文明传播载体的巨大飞跃,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造纸术的发明的意义缺点:
造成过度砍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
造成环境污染。公元4世纪公元7世纪公元8世纪公元12世纪公元12世纪公元19世纪公元16世纪公元13世纪造纸术的传播历史与现实:1、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2、节约资源。今天人们大力提倡使用“再生纸”有什么重要意义?
环保专家提供的资料表明:一吨废纸可生产品质良好的再生纸850千克,节省木材3立方米(相当于26棵3~4年的树木),节省化工原料300千克,节煤1.2吨,节电600度;并可减少大量的废弃物。二、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张仲景发明“饺子”救治百姓
张仲景不满官场的黑暗辞官回乡,返乡之时正值隆冬季节,他见许多无家可归的百姓面黄肌瘦衣不遮体,不少人甚至连耳朵都冻烂了,心里非常难受。
于是,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其捞出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食百姓。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便学着张仲景“娇耳”的样子,做成食物在过年时食用,称之为“饺子”,至今南阳一带仍有“过年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姓名:张仲景
民族:汉族
生活时代:
成就:东汉末年著《伤寒杂病论》
医圣——张仲景张仲景的医学贡献:
《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确立了辨症施治的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2016年2月25日,农历正月十八,是中华医圣张仲景诞辰1866周年纪念日,为弘扬和传承张仲景中医药文化,近万名民众及游客在河南南阳医圣苑医圣山下,虔诚祭拜医圣张仲景。 神医—华 佗华 佗 -----东汉华 佗 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他还创制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身体。华佗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所著医书已佚。今亳州市有“华佗庵”等遗迹。华佗在医学上的贡献:1、发明“麻沸散”
相传有一次,华佗外出治病,碰见一个人的肚子疼得非常厉害,经过诊断,华佗确定他的脾烂了,需要手术割除。于是他拿出他的拿手药物麻沸散,和在酒里给这人喝下,过了一会儿病人像醉酒那样进入了梦乡,华佗随即为他剖开肚子,切除烂脾,止血、缝合。经过一个月左右,这人的病便痊愈了。 麻沸散的发明,在外科手术上是一项划时代的贡献,它远远地走在欧洲与世界前面,西方与华佗的麻沸散相比,晚了1600年左右。2、创造“五禽戏”。鹿形虎形猿形飞鸟形熊形 五禽戏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具备、有刚有柔、刚柔相济、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与中国的太极拳、日本的柔道相似。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汉朝太史令司马谈之子。
少年受业——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
壮年游历——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三、历史巨著《史记》——司马迁1、《史记》
司马迁受父亲的影响,努力读书,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受父亲临终嘱托,他开始专心致志写作《史记》。这时,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重新开始了写作。就这样,他用了整整18年时间,在他60岁时,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内容: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体裁: 《史记》全书分为十二世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共130篇。本纪:按年计述帝王之事,为全书之纲;世家:叙述秦以前各地方政权和诸侯王的历史事迹;列传:记载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隐士、说客、名医、刺客等的事迹。表:按世代或年月分别记载历史大事;书:对古代经济、天文历法、地理等进行专门记载和论述。全书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编年和纪事,体例严整,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群臣皆声讨李陵的罪过,唯有司马迁为其辩护,终激怒汉武帝,遭受腐刑。
三年后,获赦。司马迁发愤著书,终于写成《史记》。想一想:司马迁身上有一股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史记》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司马迁在《史记》中揭露夏桀、商纣、秦始皇的残暴行径;颂扬了陈胜、吴广起义的作用;还大胆抨击当代最高统治者的丑恶行为,“不虚美,不隐恶”,如揭露了汉武帝晚年搜刮人民的情况,抨击他迷信、梦想会仙人的荒唐事。正直不屈、百折不挠敢于直言、不畏权贵《史记》的地位: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实事求是的评价历史人物。
如:肯定陈胜、吴广起义,指斥暴君、酷吏,大胆评论汉武帝的功过等。( 在君主专制的年代里,“伴君如伴虎”。司马迁却敢于指出汉武帝的过失,体现了忠于史事的崇高品德。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选择的是“重于泰山”。因此,他做到了求真务实、不畏权势、视死如归,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你怎样看待这句话呢?反映了《史记》的史学和文学价值。鲁迅先生说《史记》是: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青城山位于今天四川都江堰市,相传是道教的发源地,张陵在此讲道。四、道教与佛教道教起源及时间:
东汉末年,道教起源于我国;……起初,张鲁的祖父张陵,顺帝时(东汉)客居蜀中,在鹤鸣山中学习道术,制作符炼文书,用来迷惑百姓。接受张陵道法的总是拿出五斗米,所以被称为“米贼”。张陵传给儿子张衡,张衡传给儿子张鲁,张鲁于是自称为“师君”。那些前来学道的人,开始叫做“鬼卒”,后来叫做“祭酒”。”
——《后汉书·刘焉传》译文(一)道教创始人:
张角、张陵。东汉末年张陵。兴起时间创始人教 主老子(太上老君)张陵塑像 青城山位于今天四川都江堰市,相传是道教的发源地,张陵在此讲道。基本主张 1、 道教认为生、老、病、死虽是宇宙中不可抗拒的规律,但通过自身修炼,可以做到长生不死,得道成仙,
2、精神修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主张修身养性,消极避世;
3、炼制丹药是另一种重要方法,丹药分外丹和内丹,外丹用炉鼎烧炼矿石药物而成,说服之可令不老不死,内丹就是气功。道教与中华科技火药的发明(二)佛教:
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西域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乔达摩·悉达多 又称释迦牟尼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在社会中传播开来佛教的传入 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为东汉明帝所建。寺名源自“白马驮经”的故事。佛教四大名山峨眉金顶九华山普陀山五台山佛教与中华艺术千手观音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高71米的乐山大佛佛教、道教与中华文学《西游记》《东游记》发明造纸术蔡伦改进造纸术华佗麻沸散;五禽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司马迁《史记》(纪传体)佛教传入中原张陵张角太平道教五斗米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