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两部分内容:一是太阳辐射与地球,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的范围、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以及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二是太阳活动与地球,着重介绍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太阳辐射的概念及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掌握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主要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相关图片,把学习与生活融于一体,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并养成搜索资料的习惯和筛选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从具体生活实例的讨论入手,分析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正确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发展观;正确认识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
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师: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在宇宙中有2个密不可分的近邻,你知道是谁吗?
学:太阳和月亮,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太阳。
【讲授新课】
师: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你能一句话来描述你对太阳的认识吗?
学生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说出了太阳的特征,据科学研究,太阳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普通恒星。
那么太阳由什么所组成?离地球有多远?对人类的影响有哪些?
先来看一段视频,直观了解一下:太阳(播放视频)
此处可使用资源“【知识解析】太阳”。
看完视频后,我们对太阳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下面来总结一下:
太阳概况:
(1)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
(2)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是地球的109倍)
(3)表面温度约6000摄氏度。
(4)中心温度达1500万摄氏度。(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5)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6)质量大(太阳系中心天体)。
补充:太阳年龄有100亿年,现在正处于中年期。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日地距离,让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体验一下这个距离有多远?
此处可使用资源“【活动设计】体验日地距离”。
师:从物理距离上看,日地距离非常遥远,但是地理意义上看,这个距离刚刚合适,合适到太阳辐射强弱刚刚好,这使得地球上有了生命的存在。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
回答:结合太阳辐射图片,回答什么是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读图思考: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图,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太阳辐射的分为可见光、红外光和紫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约占中能量的50%。
思考:结合课本P9阅读“太阳能量的来源”回答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是怎样产生的?
太阳能量来源于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连串的核聚变反应,变为一个氦原子核。
(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思考:如果没有了太阳辐射,地球会变成什么模样?结合生活事例及图片谈谈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4.太阳辐射是生活和生产中多种能源的来源。
拓展:读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分析我国太阳辐射能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因素。
2.气候、天气因素(大气透明度):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被削弱得少,年太阳辐射总量多;反之阴雨天多,太阳辐射被削弱得多,年太阳辐射少。
3.地势、地形因素(大气厚度和密度):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被削弱得少,年太阳辐射总量多,反之则少。
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
受上述因素影响,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西北多,东南少;最多的在青藏高原,最少的在四川盆地。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谁之错?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某天,德军司令部报务员布鲁克正在繁忙地操纵无线电台,传达作战命令。突然,耳机里的声音没有了。他检查机器,电台完整无损;拨动旋钮,改变频率,仍然无济于事。结果,群龙无首,前线一片混乱,战役以失败告终。布鲁克因此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他仰天呼喊“冤枉!冤枉!”
(一)太阳活动
回答:结合太阳大气层结构图,回答什么是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哪几层,每层对应的太阳活动分别是?
太阳活动: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每层对应的太阳活动分别是:
光球层-黑子:光球表面经常出现的一些黑斑点,叫做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程度的标志。
色球层—耀斑和日珥:色球的某些区域有时会出现大而亮的斑块,人们称为耀斑,又叫做色球爆发。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标志。
日冕层:太阳风:极光。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探究:2006年12月13日北京时间10时40分前后,我国的短波无线电信号传播出现异常,短波通信、广播、探测等电子信息系统发生大面积中断或受到较长时间的严重干扰。直至11时15以后才逐步出现信号,13时30分以后才基本恢复正常。结合电离层-无线电波传播图及视频“太阳对无线电的干扰”,回答这是为什么?
1.太阳活动爆发,扰动了电离层,从而干扰了无线电短波通讯。
探究:据《沈阳晚报》报道,2005年9月21日举行的一场空距500公的信鸽放飞比赛中沈阳市信鸽协会的会员们痛失近4000羽优良信鸽,自9月21日这批鸽子在河北唐山放飞后,除少量飞回外,绝大部分不会再归巢了。
结合太阳产生“磁暴”现象图,思考:信鸽为什么不回家了?是被人捕杀了,还是?
2.太阳活动爆发,太阳风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看图:在芬兰南部的海文卡城出现了清晰可见的美丽极光图和“极”航天器(Polar)成功拍摄到记录地球南北极两端同时出现美丽极光景象图。
太阳活动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层大气,使大气电离,产生极光现象。
读图分析:读“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分析太阳活动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系?
3.对降水量的影响:不同观测站观测得到太阳活动(黑子)与降水量成正相关、负相关或既有正相关又有负相关。
4.影响地球自然环境导致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课堂小结】
课件27张PPT。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导入新课你对太阳的认识说一说0102天体类别:恒星体积:为地球的 130 万倍 03直径:约 140 万千米04质量:约为地球的 33 万倍05表面温度:约 6000℃06中心温度:高达 1500 万 ℃07日地距离:约为 1.5 亿千米太阳档案 右图为资源“【活动设计】体验日地距离”截图。如需使用,老师可让学生打印出来。活动探究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 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什么是太阳辐射?Y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线红外线电波
紫 蓝 青 绿 黄 橙 赤
紫 蓝 青 绿 黄 橙 赤0.4 微米 0.76微米 核聚变反应 太阳能量来源于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连串的核聚变反应,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是怎样产生的? 如果没有了太阳辐射,地球会变成什么模样?结合生活事例谈谈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堂活动 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太阳辐射是生活和生产中多种能源的来源。 此资源引用“【活动设计】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如需使用,请提前下载。课堂拓展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2.气候、天气因素(大气透明度):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被削弱得少,年太阳辐射总量多;反之阴雨天多,太阳辐射被削弱得多,年太阳辐射少。3.地势、地形因素(大气厚度和密度):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被削弱得少,年太阳辐射总量多,反之则少。 受上述因素影响,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西北多,东南少;最多的在青藏高原,最少的在四川盆地。1.纬度因素 什么是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经常会发生一些变化,称为太阳活动。 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可以延伸到几个太阳半径,甚至更远。它的亮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用肉眼看见。 光球是太阳大气的最底层。它发出的可见光最强,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 色球层位于光球之外。由于色球发出的可见光总量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因此人们平常看不到它,只有在日全食时或者用特殊的望远镜才能看到。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色球光球日冕太阳活动强弱
的标志程度的标志。太阳黑子 色球的某些区域有时会出现大而亮的斑块,人们称为耀斑,又叫做色球爆发。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标志。耀斑日珥耀斑程度的标志。太 阳 风 06年12月13日北京时间10时40分前后,我国的短波无线电信号传播出现异常,短波通信、广播、探测等电子信息系统发生大面积中断或受到较长时间的严重干扰。直至11时15以后才逐步出现信号,13时30分以后才基本恢复正常。这是为什么? 太阳活动爆发,扰动了电离层,从而干扰了无线电短波通讯。探究 据《沈阳晚报》报道,05年9月21日举行的一场空距500公里的信鸽放飞比赛中,沈阳市信鸽协会的会员们痛失近4000羽优良信鸽,自9月21日这批鸽子在河北唐山放飞后,除少量飞回外,绝大部分不会再归巢了。信鸽为什么不回家了?是被人捕杀了,还是?结论: 太阳活动爆发,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4月1日凌晨出现在新西兰达尼丁市上空的一片壮观的红色极光。在芬兰南部的海文卡城出现了清晰可见的美丽极光。 “极”航天器(Polar)成功拍摄到记录地球南北极两端同时出现美丽极光景象。
扰动地球磁场,产生极光正 相 关负 相 关既有正相关,又有负相关影响降水量影响地球自然环境导致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