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2) 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水循环的过程。
【教学难点】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李白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江河奔流不息,最终注入大海,为什么大海的水没有增多?几千年来很多先哲都试图回答这一问题。公元5世纪,《宋书·天文志》中有人对此问题作了解释:太阳加热海水,使海水蒸发;河流注入大海,补充蒸发的消耗,使海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这种对海水水量维持稳定的解释科学吗?
蒸发的海水去哪儿了呢?
这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水循环有关
【讲授新课】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
教师展示:“水循环示意图”
学生活动:阅读水循环示意图。
一、水循环的过程和类型
1.水循环的过程
师: 谁能简练的语言,表述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吗?
生: 地球上的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气输送、大气降水、陆地径流等环节,最后又返回海洋,形成了海陆间水循环。
师:播放课件,展示主要环节。
2.水循环的类型
师:水循环可分为几种类型?
(配合课件讲解)
海陆间循环是指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海洋表面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被气流输送到大陆上空,部分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在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这种海陆间的循环又称为大循环。通过这种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就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陆地内循环就是陆地上的水,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地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仍降落在陆地上。陆地内循环运动对水资源的更新也有一定作用。
海上内循环就是海面上的水蒸发形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到海面。
列表总结三种类型:
活动: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此处引用资源“【活动设计】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请提前下载并发送给学生。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而在局部地区可以对地表径流施加某些影响。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思考:水循环有那些地理意义?
设计意图: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去思考水循环的意义,有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水循环的作用。
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各种形式的水在循环中以不同周期自然更新。水的存在形式不同,更新周期差别很大。
教师展示:不同水体的更新周期。
江河——16天;湖泊——17年;深层地下水——1400年;高山冰川——1600年;极地冰川——9700年;海洋——2500年。
活动:水循环使得陆地的淡水资源得以更新,因此有人说,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运用所学知识,就此观点说明你的看法。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教师: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过多,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导致水资源的短缺。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
缓解了高低纬之间热量收支不平衡,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把陆地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输送到海洋
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课堂小结】
课件19张PPT。第一节 水循环第三章 地球的水新课导入 江河奔流不息,最终注入大海,为什么大海的水没有增多?新课导入 几千年来很多先哲都试图回答这一问题。公元5世纪,《宋书·天文志》中有人对此问题作了解释:太阳加热海水,使海水蒸发;河流注入大海,补充蒸发的消耗,使海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这种对海水水量维持稳定的解释科学吗?
蒸发的海水去哪儿了呢?《宋书·天文志》中关于海水水量维持稳定的解释这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水循环有关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 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水循环示意图什么是水循环? 思考:
水循环有那些主要环节?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水循环示意图1水循环的过程海洋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 渗海
陆
间
循
环2水循环的类型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陆地水蒸发、植物蒸腾凝结降水陆上内循环2水循环的类型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凝结降水海洋蒸发海上内循环2水循环的类型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99发生领域:海洋和陆地之间。
特点及意义: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典例:长江参与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夏季风参与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 海陆间循环发生领域: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
特点及意义:循环水量少,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典例: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陆地内循环发生领域: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
特点及意义: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有着重要作用。
典例:降落在海洋上的雨水(如未登陆的台风) 海上内循环水汽输送降水下渗陆地 海洋蒸发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降水植物蒸腾陆地海洋蒸发降水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活动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小组间互相讨论,分析这些人类活动是对水循环哪些环节的干预?) 此处引用资源“【活动设计】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请提前下载并发送给学生。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总结地表径流降水下渗、蒸腾地表径流地表径流陆地水的蒸发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而在局部地区可以对地表径流施加某些影响。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了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示意图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313 各种形式的水在循环中以不同周期自然更新。水的存在形式不同,更新周期差别很大。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讨论水循环是取之不尽的吗? 水循环使得陆地的淡水资源得以更新,因此有人说,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运用所学知识,就此观点说明你的看法。水循环示意图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总结 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过多,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导致水资源的短缺。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缓解了高低纬之间热量收支不平衡,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把陆地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输送到海洋。泥沙、有机物、无机盐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课堂小结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