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课时1《分数与整数相乘》例1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课时1《分数与整数相乘》例1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12 22:3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1、分数与整数相乘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法和意义。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
2学情分析
分数与整数相乘是学生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起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学的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例1以做花为素材,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探索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在涂色操作中巩固对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理解。
第2题通过计算,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算法,并初步形成技能。练习五的习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
3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4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一、授新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我们朱桥小学六年级同学们准备做一些绸花来美化一下教室。做一朵绸花需要这么长的彩带(教师指着彩带说),你知道做一朵绸花需要多少米绸带吗?
把1米的彩带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是多少米?
出示问题(1):如果我们要做3朵这样的绸花,需要多少米绸带?
2、尝试列式计算
(1) 3/10+ 3/10 + 3/10 =?你是怎么算的?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10+ 3/10 + 3/10= 9/10。
(2) 3/10×3=?或3×3/10=?你是怎么想到用乘法来计算的? 教师板书3/10×3。
(3)小结:我们学过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也可以用乘法计算。3个可以写成3/10×3,也可以写成3×3/1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与整数相乘。
板书课题:分数与整数相乘。
设计意图:从做绸花要用多少米绸带的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问题,根据整数乘法的知识经验,把整数乘法概念扩大到分数范围。使学生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领悟学习分数乘法的价值,使学生经历"分子相加"转化成"分子与整数相乘"的过程,初步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
3、探索算法
(1)你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说一说3/10×3的积是多少吗?因为3/10+ 3/10 + 3/10 =3/10×3 表示3个3/10相加,所以3/10×3=9/10 。
(2)通过刚才的讨论,你认为该如何计算3/10×3 。引导学生回答用3×3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教师板书3/10×3= 9/10。
追问分母为什么不变?
4、巩固算法:
如果要做7朵这样的绸花,2米长的绸带够吗?做完以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如何计算的 。
5、合理选择算法:
如果我们要做15朵这样的绸花,一共需要多少米的绸带?学生尝试列式。注意一定要把计算结果化成最简分数。
6、综合练习:
现在请你合理选择算法,很快地计算出做11朵、18朵、20朵绸花各需多少米的绸带?
教师巡视,让学生板演、评讲。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请学生自行讨论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算法和过程,明确计算时要先约分再计算。注意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7、归纳计算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那么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分数与整数相乘,要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二、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出示练习五第一题,看图写算式,先明确图意,再列式计算。
出示练习五第二题,学生自行做题,教师巡视,结果展示。
2、巩固应用:
出示题目:"一个正方体礼盒,底面积是3/4平方米,小芳想将这个礼盒包装起来,至少要多少包装纸? "
3、拓展应用:
出示题目:"小华要给一个5块边长是7/20米的玻璃配上彩色的木条边框,一共需要多少米的木条? "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形成一定的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三、课堂总结
想一想今天这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和疑问?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5题和第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