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爬山虎的脚 课件(2课时15+22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0 爬山虎的脚 课件(2课时15+22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12 21:36:49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 第三单元
爬山虎的脚 (第1课时)猜谜语 上搭架,下搭架,开黄花,条条青龙藤上挂。 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2.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爬山虎的脚爬山虎 嫩绿 一顺儿 均匀
重叠 空隙 操场 一根茎 瞧不起 蜗牛 弯曲 叶柄 枯萎 牢固 占地方 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
第2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
第3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
第4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
第5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自主探究,理解第1、2自然段 1.读第1、2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爬山虎? 2.你从“满是”“一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爬山虎长得很茂盛,很能爬。4.爬山虎叶子有什么特点? 5.说说你的感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作业布置,积累语言 1.抄写词语。
2.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谢谢课件22张PPT。 第三单元
爬山虎的脚
(第2课时)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 叶子,脚的样子,怎么爬和脚的变化。复习 你对爬山虎哪一个方面最感兴趣,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仔细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看看你有哪些感悟和收获。自主研读,交流收获 话题一:在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这一段你有什么收获? 1.在第2自然段,你觉得叶子美在什么地方?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2.这是一种动态的美。还有哪句写出了叶子的静态美?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 3.为什么觉得这样的叶子给人以美的享受? 绿得新鲜,铺得均匀,排列整齐不重叠。 叶圣陶爷爷还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什么变化?4.叶子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 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 话题二: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 说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脚的样子像什么?颜色是怎样的?课文是怎么写的? 作者把脚的样子比作什么? 把脚比作蜗牛的触角,使人一看
就知道很细。话题三:怎么爬的呢? 在第4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触、巴、拉、贴。 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有什么不同?观看视频 话题四: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呢? 你读这段有什么收获? 没有触着墙的,枯萎了,触着墙的,脚巴在墙上的相当牢固。 “……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 可见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啊。风能掀下它,不让它继续往上爬吗?雨能阻挡它向上攀登吗?可见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啊! 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引导发现,总结写法 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2.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哪些启发?可以结合句子来谈吗? (1)观察细致。
(2)要抓住特点观察。
(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 1.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2.课外查询资料:(1)本文作者叶圣陶的生平。(2)爬山虎的有关知识。拓展文本,课堂延伸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