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的大家庭课件15[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多民族的大家庭课件15[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6-12-27 09:30:00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云南是祖国民族大家庭中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由于所处历史
条件、自然环境的不同各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风俗民情。其中,泼
水节是云南傣族人民每年都举行的重大节日。泼水节是按照傣历,
大约在清明节后的四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举行。头两天是送旧,最后
一天是迎新。过去在节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
,然后男女老幼泼水嬉戏,认为可以消灾除病。下午举行“丢包”
,这是青年男女借以求爱的一种活动。现在,泼水节增加了一些新
内容,第一天开庆祝会,各族族同贺佳节,会后举行丰富多彩的文
艺、体育表演,在江边、寨傍放高升、赛龙舟、跳孔雀舞、放孔明
灯等等;次日各村寨举行泼水;第三天赶摆(集市贸易)。
 泼水节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藏语称为“洛萨”,相当于汉族的春节。藏历十二月初,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大年初一天不亮,家庭主妇从河里背回“吉祥水”,全家人穿好新衣,按辈排位坐定,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抓几粒,朝天抛去表示祭神,然后依次抓一点送到嘴里,以示“吉祥”。此后长辈依次序祝“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晚辈回贺“扎西德勒蓬松措”(吉祥如意功德圆满)。举行新年仪式以后,吃麦片土巴和酥油茶煮人参果,接着互敬青稞酒。初一这一天一般是闭门欢聚,互不走访。初二亲友相互登门拜贺新年,互赠哈达。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见面互道“扎西德勒”。在城乡演唱藏戏,跳锅庄。在牧区,牧民们点燃篝火,通宵达旦的尽情歌舞。节日期间人们还进行角力、投掷、拔河、赛马、射箭等活动。藏族信仰藏传佛教。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他们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合辙贴韵,悦耳动听。唱时还伴以各种舞蹈。舞姿优美,节奏明快。其中踢踏舞,锅庄舞、弦子舞最为广泛流传
历藏年 每年七八月间,草原上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草原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那达慕”,蒙古语意为娱乐或游戏的意思。它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早在13世纪初,蒙古族的首领们每当举行大聚会,都要举行规模较大的“那达慕”。
最初的“那达慕”,只进行摔跤、赛马和射箭中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将摔跤、赛马、射箭比赛结合在一起,成了男子三项竞技的固定形式。正如当时“那达慕”颂词中所唱的那样:“得心应手的马头琴声,悠扬动听;洁白无瑕的哈达,闪闪发光;传统的三项‘那达慕’接连不断,蒙古族力士,整队上场。”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并以苏木(相当于乡)、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共规模、形式和内容较以前均有发展。但由于王公、贵族的操纵,“那达慕”成为王公、贵族获取名利的场所。
解放后,“那达慕”大会的内容和形式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除有传统的摔跤、赛马和射箭外,还增加了马术、武术、射击、拔河、赛骆驼等比赛。同时,还进行文艺演出和物资交流等。
?
那达慕 火把节
火把节是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共有的古老节日,它主要盛行于彝族和白族。每缝火把节,家户户都要举行点火把的活动。每家门口用高高的杆子缚上火炬照天,点着火把照禾苗和室内屋角,据说可以祛灾逐疫,还可驱虫。有的村寨还举火把游行。晚上青年男女举行篝火晚会,男子们吹起芦笙弹揍着月琴和三弦,姑娘们跳起优美的舞蹈,欢娱达旦。
民族: 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   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    稳定共同体少数民族:相对汉族而言,其他的55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
请你计算汉族人口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比是多少?
总人口数;1133682501
汉族人口数:1042482187民族的分布状况: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其中也有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一、56个民族
1、民族: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
2、少数民族:相对于汉族而言,其他的55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
二、民族的分布
1、民族的分布状况: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其中也有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3、民族政策作业:教科书17页活动3和教科书第2页活动3
网址:www.dilike.net
  www.cbe21.com/zhuanti/minzujy/minzuzl/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