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课-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课-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12 18:5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课 第 12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习的主要概念、计算方法、计量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有较为系统的理解。
2. 使学生学会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理清知识网络,进行分析归纳、逻辑推理,联系生活实际科学运用,提高学习能力。
3. 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和掌握本单元所学的主要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同学们,我们学完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知识,想一想,这一单元的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1. 学生汇报。
(1)认识特征。
(2)表面积的计算。
(3)体积的计算。
(4)容积和容积单位。
2. 知识梳理。
(1)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并填表。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有何区别?
(意义、计算方法、应用单位的区别。)
(3)说一说你是如何区别体积和容积的?
(数据的来源不同,单位的应用有所区别,计算方法一样。)
求体积是从外面量长、宽、高的数据,求容积是从里面量长、宽、高的数据。求容积的时候液体的时候是用升和毫升做单位,求体积的时候是用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做单位。求体积和求容积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
(4)我们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积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
通过知识的整理,使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更好地提高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二、基本练习
1. 判断。
(1)一个木头箱子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 ( )
(2)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 )
(3)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和表面积相等。 ( )
(4)用4个棱长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 )
(5)体积单位的进率都是1000。 ( )
(6)把一个正方体铸造成一个长方体,虽然它的形状变了,但是它的体积没有变。 ( )
(7)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表面积扩大4倍,它的体积扩大8倍。 ( )
2.填空。
(1)计量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用( )单位,计量它的表面积用的是( )单位,计量它的体积用( )单位。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3)一辆汽车的油箱能装油72( )。
(4)数学书的体积是320(  )。
(5)2040cm3=( )dm 6.2L=( )mL=cm3
( )m3=80dm3=( )mL 4820mL=( )L
3. 解决问题。
(1)把一个棱长8dm铁块铸成一个长10dm,宽4dm的长方体,铸成的这个长方体铁块的高是多少分米?
读题,理解题意,明确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然后学生讨论计算方法,独立计算。教师再进行集体讲评。
(2)红星村要修一条长1800m,宽12m的公路,要先铺10cm厚的三合土,再铺6cm厚的沙石。需要三合土、沙石各多少立方米?
提示:10厘米厚的三合土、6厘米厚的沙石分别指的是长方体的什么?做这道题时要注意什么呢?
(3)一个长方体木块,从上面截去高5厘米的长方体后就成为一个正方体,并且表面积减少了160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提问:减少的160平方厘米表面积是哪些部分?(高是5厘米的四个侧面)那么如何求出正方体的棱长?
独立完成,集体评价。
四、课堂总结
我们通过这节课整理和复习,可以看出同学们不仅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还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第2、3、4题。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