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同步学练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大埔县青溪镇实验学校
基础知识
1.原因: 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农民反抗不断。
2.准备: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发展、组织会众。
3.领导人: 等人(农民阶级)。
4.时间:1851—1864年。
5.经过:
(1)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发动 起义,建号 ,起义军称“太平军”。
(2)永安封王: 称“天王”,并分封杨秀清等各王,初步建立了太平天国的政权组织。
(3)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攻占 ,将其改名为 ,作为都城。
(4)巩固政权:
①颁布《 》(1853年):规定按人口和年龄 分配土地。虽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②进行 和 (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在 上进入全盛时期。
③干王 写成《 》(1859年):提出向 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虽然因历史条件的限制而没有实施, 但反映了太平天国部分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道路的迫切愿望。
(5)天京事变(转折):1856年, 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6)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李秀成率领的太平军在上海遭到 (美国人华尔率领)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7)天京陷落: 年,洪秀全病逝,湘军破城而入。 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 。
6.性质: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争。
7.意义:①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 战争;②沉重地打击了 统治和 侵略势力; ③提出了鲜明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
8.失败的原因:① 阶级的局限性;②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③领导集团的腐化和分裂;④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指点迷津
【例题】《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时期颁发的一部纲领性文件。1853年(咸丰三年)建都天京(今南京)后颁布。主要内容:宣布一切土地和财富都属于皇上帝所有。确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规定“凡田分九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好丑各一半’的分田办法”。从文中可以看出当时分配土地的原则是( )
A.按照加入太平天国军队的先后分配
B.按照太平天国内部职务的高低分配
C.按照战争中的功劳大小分配
D.按照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天朝田亩制度》的相关史实。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规定“凡田分九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好丑各一半’的分田办法”。可知,当时分配土地的原则是按照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过关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的变化,也使得近代中国人民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了反侵略的任务。下列事件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三元里人民抗英
2.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
①运动规模空前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1853年,英国一家报纸曾登文指出:“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我们的损失将是很大的,我们的所得将是零。”文中所说的“叛乱运动” ( )
①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②斗争的主要对象是外国侵略者
③面临双重敌人 ④说明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以天国的理想作为现实奋斗的目标,以政治上的平等与经济上的平均作为政治动员的口号。”下列文献内容能够印证该观点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北京条约》
5.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天京被攻陷 B.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C.内部争权夺利 D.石达开出走
6.下图展示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其中①②处分别指的是( )
/
A. 金田起义、定都天京 B. 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C. 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D. 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7.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
A. 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间接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 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 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D. 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8.太平天国颁发给农民的田契,内有某人“自置田一十八亩”“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米银,不得违误”等文字。这则材料说明太平天国( )
A. 普遍实行土地公有的制度 B. 实现了“有田同耕”的理想
C. 未严格执行《天朝田亩制度》 D. 与地主相勾结,残酷剥削农民
9.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西方侵略者领导与指挥的“洋枪队”,和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这说明( )
A.太平军已攻陷北京城 B.清军已没有抵抗能力
C.外国势力开始侵华 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10.19世纪中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更加腐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B.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C.广大人民不满清政府的统治
D.为了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
11.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作者认为( )
A.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 B.鸦片战争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C.太平天国运动严重打击了清王朝 D.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
12.孙中山先生研究了太平天国之后,得出结论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该观点( )
A.基本否定太平天国 B.客观评价太平天国
C.高度肯定太平天国 D.片面评价太平天国
13.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它并不是农民斗争经验的产物,未能反映出农民的土地要求,没有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它”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南京条约》
14.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那么太平天国的性质是( )
A.反对帝国主义的农民运动 B.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C.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D.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15.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 )
A.没有先进阶级领导 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16.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但就在他们胜利的巅峰,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革命运动被削弱到无可复元的地步。”这场运动( )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B.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D.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17.历史老师请四位同学说出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容,他们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洪秀全
B.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军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D.这次农民运动的结果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18.张老师在给初二学生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制作了右图。此图不能说明( )
/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B.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C.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D.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
19.“《资政新篇》的提出给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一块新界碑,这就是它已经明显地展示出这场战争已不同于以往的农民起义。”这是指《资政新篇》( )
A. 反映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 B. 体现出近代化的时代特征
C. 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新生机 D. 开启了太平天国的新使命
20.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因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 B. 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有利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 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二、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矗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镶嵌着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其中两幅的主题分别是“虎门销烟”“金田起义”(如下图一、图二)。
/
材料二 洪秀全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宣传自己的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用三年的时间从事宗教理论建设。这样,洪秀全就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理论表达出来了。
材料三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 ——《天朝田亩制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涌现了哪一著名的民族英雄?图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洪秀全“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理论表达出来了”,表达这种理论的纲领性文献是什么?
(3)材料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此文献不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2.近代中国的农民阶级在反封建反侵略方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性影响,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两个后果:旧税更重更难负担,旧税之外又加新税。
——[德]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 癸丑二月,天兵到南京,由仪凤门攻入,不半月而平定,……后乃发兵扫北。
——《洪仁?允觥?
材料三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材料四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洪仁?允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3)材料三出自哪一文献?这一文献反映出农民阶层怎样的愿望?
(4)材料四中的“妖”指的是什么?“洋人助妖”指的是什么?
(5)洪仁?衔??教旃?硕?О艿母?驹?蚴恰把笕酥??保?阃?庹飧龉鄣懵穑课?裁矗?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ABDBC 6—10 DACDD 11—15 CBCCC 16—20 CBDBC
二、综合题
21.(1)民族英雄:林则徐。历史事件:太平天国运动。
(2)《天朝田亩制度》。
(3)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原因: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22.(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和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1853年。
(3)《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层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平均社会财富的强烈愿望。
(4)清政府。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5)不同意。这个观点是片面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在于农民战争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