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解决问题 第 5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有关求总价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初步渗透“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
2.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用画图的策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培养学生根据问题筛选有用信息列算式进而运用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
重难
点
运用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时,学会根据问题筛选有用信息,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3×5= 6×2= 8×7= 7×6=
7×3= 8×6= 1×6= 4×5=
2.学校合唱队组织比赛,他们可以站成4排,每排8人,合唱队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思路。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出示例3主题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后小组围绕以下问题交流讨论:1.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 要求“一共多少钱?”,你们会解决吗?(同桌合作,可以画一画,也可以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
(二)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
1.指名学生汇报,并展示自己画的图。
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3个8是多少?
算式:8×3=24(元)
你为什么用乘法计算?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2.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比较方便。
(三)回顾与反思
1. 这三条信息你们怎么没有用?(铅笔3元、橡皮2元、日记本4元)
2. 要想解决“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3. 解答正确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求3个文具盒的总钱数,可以用1个文具盒的价钱乘买的个数,也就是求3个8是多少。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提取数学信息,并深入挖掘这些信息的意义,初步理解物品单价的意思,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想一想:买7块橡皮,一共多少钱?
(1)要解决“买7块橡皮,一共多少钱”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2)谁能完整地叙述这道题?
(3)列式计算,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小结:求7块橡皮的总钱数,可以用1块橡皮的价钱乘买的块数。也就是求7个2是多少。
(4)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2.小强买了一套经典故事书,每本7元,小强一共花了多少元?(一套6本)
3.完成练习十九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解题思路。
4.完成练习十九第5题。
(1)指名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谁能完整地说说我们是怎么解答的?
【设计意图】
利用练习中多个购物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求总钱数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明确数量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第2题、第3题。(初步渗透单名数与复名数的转化方法)
五、课后小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