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面积单位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能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并能运用面积单位估计物体表面的面积。
3.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空间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形成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
2.面积单位和相应的长度单位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数学书封面的长大约是20( ),宽12( )。
2.一个信封面的长大约是2( )。
3.一块正方形的手帕的边长是2( )。
4.长方形的操场长是80 ( ) ,宽是 45( ) 。
这些是我们之前学习过的长度单位,那么你们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吗?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和平方米(m2)。
板书课题:《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
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进行复习,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为理解面积单位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认识1平方厘米: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①课件出示1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告知学生: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②动手画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③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例如大拇指指甲盖的大小大约是1平方厘米。)
(2)平方分米: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①课件出示1分米的正方形,告知学生: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②动手画出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
③找一找我们身边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的物体?或动手比划比划。
(3)师问:同学们,如果想知道教室的面积有多大?该选用哪个面积单位来测量更合适呢?
师:1平方米到底多大呢?
①让学生先同桌讨论后再给1平方米下定义。(平方米:边长为1米的小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②出示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卡纸。
问题: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③小小互动(猜猜1平方米的正方形上能站下多少人?并让学生上台演示)大约16人。
2.组织学生对身边常用的物品面积进行估计,再实际测量,并记住测量的结果。
【设计意图】
在常用的面积单位中,以平方厘米为突破口。让学生通过看多媒体演示,画一画找一找等活动理解1平方厘米。在认识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时让学生思考当测量的物体较大时该选用哪种单位,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推理能力。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63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小正方形的个数就是该图形的面积)
2.练习十四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答案。
3.练习十四第4题。
可先让学生用手比画出面积单位的大小,然后再让学生判断测量不同的图形选择什么样的单位合适,也可以让学生对所测图形的大小进行估计,再实际测量操场,老师可以直接提供数据与学生估计的数据进行对比。
4.下图的长方形分成甲、乙两部分,哪个面积大?
(同桌讨论,分小组汇报)
结论:甲、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甲的面积小,乙的面积大。
5.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四的第5、6、7、8题。
四、本课总结
今天你掌握了哪些关于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知识?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