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解决问题的练习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解决问题的练习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13 17:2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解决问题的练习 第 5 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在较复杂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能有条理进行思考、能正确地表征,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活动经验。
教学重难点
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
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填一填。
(1)与9.6相邻的两个整数是( )和( )。
(2)9个的和写成小数是( )。
(3)10比0.9多( )。
(4)5角=( )元 6.7元=( )元( )角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3.列竖式计算。
6.9+1.8= 10-8.2=
二、指导练习
1. 完成练习二十一第6题。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强调:题中给出的信息很多,我们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
2. 完成练习二十一第7题。
提问:怎样理解“10千米以内票价1元,每增加1千米增加0.2元” ?如果每两站间相距为1千米,那从“儿童乐园”站出发,到“平安里”站,需要付车费多少钱?到“市体育场”站呢?到“光明街”站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
本题是生活中常见的“公交车分段计价”问题,题目中图文信息比较复杂,教师不急于让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引导学生从关键条件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明确题意,进而有条理地思考并解决问题,大大降低了解决问题的难度。
3.完成练习二十一第8题。
师:“限重4吨”是什么意思?
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4.完成练习二十一第9、10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重点说一说解答过程中的想法。
5.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1题。
仔细读题,从题中你收集到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你能在图中画一画吗?
学生独立画图,展示交流。
师:要解决“比平时上学要多走多少千米?”的问题,需要用到哪些已知条件?多余的条件是什么?
强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多余的条件,我们一定要认真审题。
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这个单元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单元学习中的内容、学习的过程和印象最深的事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