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课堂达标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课堂达标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12 21: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课堂达标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为:
A.前期运动主力是学生
B.前期中心在北京
C.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后期主力是工人,无产阶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种民族感情的集中体现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3.一位历史学家评论五四运动:“全国各地城市中的学生与一般市民,结合为抗议的群众,呈现出所谓‘市民意识’,将过去书生抗言论政(如清末‘公车上书’一案)改变为群众的性质……”以上材料说明五四运动
A.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B.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C.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与参与 D.体现了先进中国人的探索
4.一首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的诗歌写道:“神舟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意志雄。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上述历史事件的结果是:
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③工人阶级的参与起了重大作用
④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小勇同学准备在五四青年节上演讲,下列素材不可以作为演讲内容的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B.五四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C.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D.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6.观察下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7.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下列标语和口号中,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8.《都嘟》中写道:“1918年的数据是,当时日货占中国所有进口货的44%,1920年降到24%,近乎腰斩了。这是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抵制日货运动。”这次抵制日货运动发生在( )
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B.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北伐战争时期
9.“弱国从来无外交,苟存天地任人嘲。尊师教诲齐天下,慈母盯哼不折腰。航舰如今嫌水浅,嫦娥不再恨天高。百年洗雪谁堪忘,多少男儿是俊豪。”此诗是纪念100年前中华大地爆发的一场伟大运动。与此相符合的是
A.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B.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D.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郁结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
10.以下是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据此对五四运动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时间
大事
5月4日
北京学生游行,要求“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北洋政府逮捕了部分学生
5月6日
北京、上海商会要求释放被捕学生,拒签和约,抵制日货
5月25日
上海8万多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坚决支持北京学生
6月10日
上海铁路工人、各轮船水手罢工,天津、汉口、济南等地商人罢市
A.运动从上海开始,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 B.形成学生、工人、商人联合斗争的局面
C.斗争的主要目的是推翻清政府反动统治 D.五四运动最终失败,中国政府签署和约
二、材料分析题:
11.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这场运动斗争的矛头指向了什么势力?
(2)结合所学的知识,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五四运动发生了哪些变化?该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哪些条件?
(3)“五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请你谈谈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像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但唯独1919年的这一次,激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人经历了难以承受的从大喜到大悲的心理落差。
材料二: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就说:“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政府,是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政府,是压迫人民的政府……假使不要反对的话,那么,五四运动就是错的。”
材料三:胡适在1922年回忆说: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新派期刊仅《新青年》、《新潮》等不超过10种,而在五四运动之后的半年中,中国出现了大约400种新的白话文期刊,大约350种周报,而且,皆以“传播新思想,改造旧社会”为己任。各种思潮和主张背后的支点,都是救国强国的信念……那些后来成为著名共产党人的青年人,无不是在对各种各样的强国思路和手段的比较选择中确立起自己的信念的。
——以上材料均摘自陈晋《五四为什么永远?》
(1)根据材料一,指出导致“1919年的这一次……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的原因。并用史实佐证“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的说法。
(2)材料二中的“卖国政府”指的是哪一政府?并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并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4)五四为什么永远,其实更多地体现在精神上。那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应该发扬五四运动中的哪些精神?
参考答案
1.D2.D3.C4.B5.B6.D7.C8.C9.B10.B
11.(1)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2)①斗争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主力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②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3)爱国主义精神。
12.(1)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或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2)北洋政府。性质: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3)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地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不畏强暴、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勇于抗争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