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4《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例5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4《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例5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12 22:4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4、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3、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学情分析
1、本班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数学成绩较好,但也有少数的学生基础较差,计算能力不过关。
2、会列方程解题后, 还要让学生会用算术解法,教本里虽没有讲述,但这种方法要让学生学会,这是以后能熟练用算术方法解题的关键。
3重点难点
找准单位“1”,找出等量关系。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4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一、创设导入,明确目标
1、指名说说题中谁是单位“1”的量,再写出数量关系。
(1)桃子的数量是苹果的2/5 ;(2)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3 。
设计意图:复习找单位“1”的方法和列等量关系式,为教学新知做好铺垫工作。
2、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谈话:我们知道,分析分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要抓住表示数量关系的句子,像上面第1题中,如果已知苹果的数量,求桃子的数量,可以用乘法计算。如果已知桃子的数量,求苹果的数量,又该怎样解答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互动探究,归纳解法
1、出示例5的情景图,读题,理解题意。
(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根据“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2/3 ”中,谁是单位“1”?它的2/3 是哪个量的?
启发:你能列出等量关系式表示大瓶与小瓶果汁之间的关系吗?
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再指名汇报。
板书:大瓶里的果汁× 2/3=小瓶里的果汁
2、出示小组讨论的问题:根据“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 2/3”,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答?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师巡视,答疑,辅导。
交流讨论后,指名汇报。师板书:
①列方程解法。解:设一大瓶果汁有x 毫升。
引导检验: x=900是不是方程的解?你会检验吗?
答:一大瓶果汁有900毫升。
②算术解法。? 600÷2/3 =900 (毫升)
答:一大瓶果汁有900毫升。
3、列方程解和算术解法有什么相同点?不同之处呢?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进行交流与策略的对比,找到两种思路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使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元化。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说一说:这里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板书:一盒牛奶的升数× 1/2?=喝了的升数
(3)这题可以怎么解答,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4)交流: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得到相应的数量关系式,再对照数量关系式找出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进而发现这样的问题不能直接列乘法算式解答,引出列方程解答的思路。
5、出示思考:
(1)观察:例5和“试一试”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2)列方程解答实际问题时,关键是什么?
设计意图:将例5和试一试进行对比,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突破本课的重点与难点,进一步突出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基本思考方法。
6、小结:①已知“部分量”和“对应的分率”,求单位“1”的量,可以列方程解答。②找准单位“1”,根据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式来列方程。
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练习八)
1、解方程。学生先独立计算,集体评议,强调计算时要仔细认真。各自独立解答后,进行交流汇报。
2、先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再列方程解答。
(1)读题,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句。
(2)让学生说一说“一桶油用去 ”和“黑兔是白兔的 ”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说出并在书上写出数量关系式。
(4)独立解答,并指名板演。
(5)集体评议并校正。
3、解决实际问题。
(1)读题,弄清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关系。
(2)由学生自由选择列方程或算术法进行解答,并指名板演。
(3)集体评议,订正。
设计意图:遵循由扶到放的原则,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在有序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体会简单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的特点,明确解题思路和解题关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