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学习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主要阵地、代表人物;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自主学习认真看书,思考以下问题,做好标记: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主要阵地、代表人物;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3.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尊孔复古
,
倒行逆施
!北洋时期,政局动荡,共和制度,名存实亡。1915年,许多人在自家门上又贴这样的对联。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莽莽神州,需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
茫茫华夏,急需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①兴起标志:
②代表人物:
③主要阵地: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北京大学、《新青年》 1917年初,蔡元培聘任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经北大批准,李大钊﹑鲁迅﹑胡适、周作人等人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陈独秀将《新青年》编辑部从上海迁到北京。 陈独秀,安徽怀宁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是文学革命的先驱,文艺理论家、教授。1915年自创办的《青年杂志》。1917年2月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三大主义”。以后几年陆续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复辟与尊孔》等著名文章,在新文化运动的各个阶段都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李大钊,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胡适,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哲学家、文学史家、诗人。1917年回国任北大教授,投身新文化运动,是该运动早期领导者之一。主要著作有《胡适文存》等。1910年—1916年先后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一生共获得35个博士学位。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员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毛泽东称赞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称为“民族魂”。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内容:(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狂人日记》插图 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一个贞烈的女孩子》,描写了一位年仅十四岁的女孩子,因为未婚夫死掉,她也被自己亲生父母活活饿死。她的父亲循循善诱地说:“这样殉节,要算天底下第一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上,都添许多光采。”民主科学DemocracyScience(德先生) (赛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2)提倡民主与科学 西洋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界。
——《敬告青年》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制度。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法则。
(3)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 旧文学陈腐雕琢艰涩???新文学新鲜平易通俗民主文学革命三.新文化运动的评价①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
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
②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③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地位、性质) ④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 一定的片面性。(局限性)1、在北京东城区五四大街上有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我们纪念新文化运动是因为它大力提倡( )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自由、平等 D.民族、民权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达标训练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③鲁迅④胡适⑤毛泽东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4、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事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019年10月12日第12课 新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