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的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解答。
2.通过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主经历学习的过程,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合作、自我表现,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自主探究兴趣,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重点难点
正确分析稍复杂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
3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导入语:同学们,前两个单元我们学习了简单的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知道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分析数量关系式。
1.找出单位“1”,说出数量关系
(1)一堆黄沙,已经运走的吨数是总吨数的3/4。
(2)已经看了全书的1/3。
比较看线段图和文字,哪种更容易看出数量关系?
2.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5/9。男运动员有多少人?
说说“其中男运动员占5/9”的含义,用这两个条件你能求出什么问题?(口头列式)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关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如果把问题改成:“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就成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内容了。
二、教学例2
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5/9。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合作探究
1.拿出学习单,指名读合作探究部分。
①在小组里互相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其中男运动占5/9”这个条件的
②根据题意把线段图补充完整,然后在小组里说说图意和数量关系。
③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在小组里说一说可以先算什么。
从条件想起:男运动员是( )的5/9,可以先算( )。
从问题想起:要求女运动员的人数,要先算( )。
2.小组合作交流。集体交流。
①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这个条件的,指出解决分数实际问题时,理解已知条件中分数的意义非常重要。
②出示学生画的线段图,从图中能知道哪些数量关系?
指出:画线段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分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③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
谁来说说这道题的解题思路?从条件想起,男运动员是多少的,可以先算什么?从问题想起呢?要求女运动员的人数,要先算什么?
解决分数实际问题同样可以从条件想起,或从问题想起。
尝试解答
会解决这道题吗?自己尝试解答,然后在小组里说说算式的意义。
集体交流算法。
3.自主检验
解答完我们还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这道题可以怎样检验?自己在学习单上写一写。你是怎么检验的?
4.比较复习题与例2 的不同。
问题不同:复习题要求“男运动员有多少人”,而例2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通过复习题与例2的比较,我们发现例2是在复习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比复习题复杂了些,从一步计算变为两步计算,可见我们探讨的问题又向前迈了一步,开始研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说一说的含义。画线段图。独立解答。指名检验。
2.做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指名说解题思路。
3.做练一练第3题。
先说说题中两个分数的含义,再列式解答。
4.对比练习:一根跳绳长2米,
(1)截去了4/5 ,还剩多少米?(2)截去了4/5? 米,还剩多少米?
5.动脑筋:建筑队有黄沙720吨,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
(1)第一次用去多少吨?(2)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3)两次共用去多少吨?(4)还剩下多少吨?
四、小结与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做练习十三的第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