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13 20:5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6题 23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⑴坐在车站宽敞( )的候车室里,我的心早就会飞回了家乡。
⑵我们应该把雨水贮蓄( )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⑶星光点点,月色如此的jìng mì 。
⑷谁对时间最lìn sè ,时间对谁越慷慨。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处相应的句子。(6分)
⑴“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⑵ ,小桥流水人家, 。
⑶《观沧海》中表现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的句子是: , 。
3. 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3分)
A.国庆节那天我和妹妹打扮得花枝招展地走出家门,以自己的方式祝福祖国母亲。
B. 春风,使大地盎然生辉。她是前进的号角,是幸福的开端。“一年之计在于春”,春风给人们带来新的收获。
C.姐姐好像生气了,那原本一双和善的目光此刻变得咄咄逼人,她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D. 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转眼之间,淅淅沥沥的大雨下了起来。
4.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 )(3分)
A.《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笔触清新,文辞优美,多年来一直是经典篇目。
B.《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子佩弦,北京人。
C. 绝句,又称断句、绝诗等,按照每句的字数划分,可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D.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B.通过此次讲座,使学生们对传统民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C. 我们要了解孝文化,继承和发扬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
D. 社区开展宣传活动,增强了辖区居民的自我保护和防范。
6.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4分)
漫步于天地之间,你会发现处处有美景,大自然总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泉水叮咚,是大自然奏出的最美乐章; , ;星光闪烁,是大自然送出的最美祝福。
二、阅读理解(7——21题 47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9题。(6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此诗作者是 代诗人 。(2分)
8.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能从炼字上说说它妙在哪里吗?(2分)
?
此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0.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3分)
???????????????????????????????????????????

11.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2分)
??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6题。(19分)
落叶
贾平凹
①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没有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面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的笑。
②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嫉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
③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片落去。法桐就瘦削起来,寒伧起来,变得赤裸裸的,唯有些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④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想: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片收去呢?
⑤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⑥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已,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窗台,与屋檐齐平。
⑦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的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⑧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且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12.第①段中,作者从 ???????、????????和??????? 三个方面来描写春天的桐叶。(3分)
13.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选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
??? ? ?
根据上文,回答第④段“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一句中“往昔的回忆”所指的内容。(不超过15字) (3分)
??? ??
15.通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将作者对叶子的情感变化补充完整。(4分)
—— —— 敬仰
文章最后说:“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且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请结合人的生命现象,理解这句话。(4分)
? ?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1题。(17分)
迎着风,一顶草帽
①一顶金黄的草帽,是父亲刚从集市上买来的,还带着干燥的草香。
②小时候的我,总喜欢在夏天枕着父亲的草帽酣眠,尤其是在夜晚露天的打麦场上,我们一家人吃过了饭,聚集到这里,一边看守麦子,一边聊天,望着满天眨眼的星光,一盏茶工夫,我就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天光大亮,口水溢湿了父亲的草帽,抖一抖,像荷叶上的水珠。
③白天的草帽多半属于父亲,父亲要么用它来遮挡毒辣的阳光,要么用它来遮挡被风吹散的麦糠。所以,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的草帽里总有淡淡的麦香,那是收获的气息。
④一场活忙下来,那草帽,就属于我了,我把它连同叔叔的那一顶扣在一起,“砰——哐哐,砰——哐哐……”两顶草帽,像乐器中的铙儿一样碰在一起,草帽相撞哪里会有声音?那声音,是农场上闲下来的父亲的杰作,父亲,成了我童年记忆里最优秀的配乐大师。
⑤清楚地记得,父亲帮我“配乐”时,还会禁不住手舞足蹈,那舞蹈,像极了蒙古的摔跤。当然了,蒙古摔跤是我后来才知道的。那是在电视上,早已忘记了那是一档什么综艺节目,只记得我拉着厨房里忙碌的妈妈,“妈妈快看,那两个人在学爸爸……”妈妈扑哧一声笑了,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那是‘蒙古摔跤’!我哪里信妈妈的话,因为,在我童年的印象里,只有爸爸才会把舞蹈跳成那样夸张。
⑥“砰——哐哐”,爸爸黝黑的脸膛上盛放着璀璨的笑容,那笑起来的皱纹,分明就是夏天成熟的麦浪,一波又一波,伴随着两顶碰在一起的草帽,爸爸的脸上浪花浮动。爸爸一跳起这种舞蹈,仿佛从来就没有疲惫过,直到我拿草帽的手累酸了,爸爸才停下来擦汗。
⑦记得有一两次,我也抢过毛巾给爸爸擦过汗,当时的爸爸突然变得好安静,高兴地让我擦,不知为什么,每次还都闭上眼睛,可能是也想起了他的童年吧,要不然,为什么每当爸爸睁开眼睛,总会眼眶湿润呢?
⑧爸爸的草帽,不止能在夏天发挥作用。到了来年春天也一样。到了春天,爸爸用一种最简单的办法就让草帽飞上天。他先用两片细长的竹篾撑在帽肚里,然后,随便在帽檐上系上一根长长的布条,再绑上一条长线,一顶草帽做成的风筝就这样飞上天了!
⑨现在依稀记得,那系在帽檐上的布条总是红色的,像一面细长的旗帜在空中飘扬,又多像一只金黄色的鸟,摆动着火红的尾天空遨游。春天的旷野里,我和父亲奔跑着,翻越一个又一个田垄,直跑到村口的妈妈唤起我的名字,那是要吃饭了。
⑩那时候,我总会边吃边说,说爸爸是个发明家。每当我这样夸奖爸爸,一旁的妈妈总会撅起嘴唇。我一看妈妈吃醋了,忙用爸爸交给我的“招数”----妈妈,你是个美食家啊!接着,我们一家人都哄堂大笑。
?光阴荏苒,记不得这样的场景过了多少个年头。现在,我定居城市,父母依然留在乡下。前几天,母亲从乡下打来电话,结束时,母亲突然说:“你们要个孩子吧,你爸爸整天念叨着重操旧业呢!”
?我明白爸爸“重操旧业”的意思,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脑海里重现多年前的场景:一样热闹的打麦场,一样的旷野,一顶草帽,迎着风!
17. 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 ?
18.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我”的印象里,爸爸练习蒙古摔跤,为“我”嬉戏,伴“我”童年。
B.文中第②段,“我”喜欢在夏天枕着父亲的草帽酣眠的叙述,为下文情节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C.文中第③段,爸爸笑起来的皱纹分明是夏天成熟的麦浪,一波又一波在脸上浮动,说明爸爸为“我”跳起舞来,仿佛从来没有疲惫过。
D.文章善于捕捉细节,语言清新隽永,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
19.草帽相撞怎会发出“哐哐”的声音?请结合第④段内容,谈谈你的理解。(3分)
?
20.请用简洁的语言赏析第⑨段画线句子。(3分)
?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段中“重操旧业”在文中的意思。(4分)

? 三、写作(50分)
22.我们在慢慢成长,也在慢慢遗忘,但有些东西,是不能忘记的。它们,让我们的生命更有内容,更加多彩,更显厚重,一旦我们忘记了,生命就失去了意义。
请以“ ,是不能忘记的”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 ⑴kuān chang ⑵zhù xù ⑶静谧 ⑷吝啬
2.⑴吹面不寒杨柳风 ⑵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⑶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⑷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D
4.B
5.C
6.示例:阳光灿烂,是大自然绽出的最甜的笑颜
7.唐 王湾
8.妙在诗中用“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入”两字使之拟人化。
9.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浓浓的思念之情。
10.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11.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色彩(颜色) 姿态? 神韵(神态)
13.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斜风中的叶子比作翩翩起舞的彩蝶又拟作风姿绰约的少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叶子的美丽、欢乐和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叶子的喜爱之情。
14.春天桐叶的欢乐和可爱。
15.喜爱 哀叹(悲哀)
16.示例:法桐只有经过新陈代谢,才能持续生长,慢慢长大成材。这就好像人的生命一样,生与死、荣与衰相互更替促成生命发展,我们应平静地对待荣衰得失。
17.文章以“爸爸的草帽”为线索,回忆了爸爸带给自己童年的欢乐,表达了父子相爱相怜的朴素感情。
A
19.草帽相撞的“声音”是父亲用自己的声音给儿子配的“音”,表明父亲疼爱儿子,希望儿子高兴。愿意放下身份,和儿子一起天真、快乐。
20.此句用两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草帽带给自己的快乐时光,留给自己的难以抹灭的印象。是父亲这样的陪伴,使自己快乐成长,飞向远方。
21.“重操旧业”意思再给儿子(孙子)的草帽配音;再给儿子(孙子)放飞系着红绸的草帽。暗写了父亲对儿子的思念,和父亲老年的孤单、寂寞。



1.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5分)
⑴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游山西村》)
⑵ ,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⑶中通外直, ,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
⑷《木兰诗》中表现木兰急切回乡的句子是: , 。
2.请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正误。(4分)
⑴自信是人生成功的diàn jī( )石,人的成功之路必须踏着自信的石阶步步登高。
⑵è yùn( )即使降临,也要勇敢地拥抱他,直到征服他,拥有灿烂阳光。
⑶聪明的人时常清除内心的污秽( ),就如同工匠清理银矿中的杂质。
⑷书是大海,他给我带来了遨游( )的快乐;书是梯子,他给我带来了攀登的路径。
3.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转一圈,每个角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 春季,微风过处,梯田波光粼粼,像极了木刻年画;夏季,禾苗生长,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画……
A. 然而,哈尼梯田的模样,却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
B. 不过,哈尼梯田是什么样子,更取决于你在什么季节看到它。
C. 是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 这样,无论什么季节看哈尼梯田,它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4.下列句字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我们将通过植树造林,使有着“山水之乡”美誉的北江山更青,水更碧。
B. 市政府计划三年建设大约600余座公园,成为“千园之城”。
C. 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D. 烈士公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团锦蔟,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5.语文实践活动(4分)
(1)在天堂寨旅游风景区登山路上,一位大爷看到右面的警示牌,笑呵呵地说:“这里还有人表演杂技啊,我们快去看看。”如果你听到了这位大爷的话,请告诉他警示牌所表达的内容,并对他做出些提醒。(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耀华中学作文阅卷组对期中考试七年级学生作文失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如下:
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所占比例
思想内容 中心,材料 37.80%
语言表达 语汇句子,表达技巧 38.95%
层次结构 整体布局,过渡衔接 17.35%
其它 书写、标点运用等 5.90%
看了上述结果,如果要你对即将步入将要期末考试的七年级同学提出一点最重要的建议,你会说些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6分)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⑴“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中“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1分)
⑵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仁宗二年夏,诗人途经杭州,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B.这首诗的首句写景,运用夸张,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C.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D.“闻说鸡鸣见日升”一句正面描写,巧妙地实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
⑶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参考答案:
限时小卷(六)
1.⑴丰年留客足鸡豚 ⑵草树知春不久归 ⑶不蔓不枝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⑷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2.⑴奠基⑵厄运⑶wū huì⑷áo yóu
3.B
4.A
5.(1)示例:大爷,这是一块警示牌,告诉大家,前面有悬崖峭壁,要注意安全,不能坠落下去。大爷,我们都要小心啊。
(2)答案要点:(一)要确定好写作中心(力求深刻),选好写作素材;(二)语言表达要规范准确,讲究技巧。
6.⑴因为
⑵D
⑶本诗借登峰所见,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