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的开始》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与辛亥革命相比,在反封建方面,新文化运动的进步之处在于( )
A.号召民众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
C.积极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D.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2.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国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由此得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
A.各阶级都参与了探索 B.道路曲折最终失败
C.借鉴了各国探索成果 D.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学文化
3.之所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运动爆发于北京 B.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青年学生是先锋 D.中国代表拒签“巴黎和约”
4.《青年杂志》于第二期正式更名为《新青年》。下列属于那个时代中国新青年标准的是( )
A.具有民主、科学思想的青年 B.出国留学的青年
C.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青年 D.用白话文写作的青年
5.将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
D.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6.瞿秋白说:“绝不能望文生义地去解释它。……学生运动的引子,山东问题,本来就包括在里边。工业先进国的现代问题是资本主义,在殖民地上就是帝国主义,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这一运动是( )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
7.谢觉哉在其《日记》中记载:“1921年6月29日: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日记中的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这里他怕泄露的“大事”是指
A.中共一大 B.五四运动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8.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下列哪一城市召开?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广州
9.导致知识分子“把从前读过的经史子集统统置于高阁,开始钻研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事件是
A.百日维新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10.1919年5月,上海许多家长都收到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的校长发出的通知(见下框)。
你认为通知所说现象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
A.社会动荡,逃避战乱 B.家境贫困,难以为继
C.学生参与反帝爱国运动 D.民族工业发展,扩大招工
11.“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兴中会成立 B.同盟会成立
C.五四运动 D.中共“一大”召开
12.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出现了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到30万以上,工人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组织推动 B.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C.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D.日本侵略的加剧
13.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14.习近平总书记曾颇为感慨地说:“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与“红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百团大战
15.下列史实与下图人物有关的是
①领导了五四运动 ②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③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④参加了中共一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
16.1919年元旦,李大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指出“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这篇文章是
A.《中外纪闻》 B.《民报》 C.《新青年》 D.《新纪元》
17.下面的年代尺所反映的主题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逐渐成熟
D.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18.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这种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写作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9.思想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思想解放运动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的是
A.启蒙运动--人们追求民主与自由
B.文艺复兴一人们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C.新文化运动一一人们普遍反对民主与科学
D.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二、简答题
20.一战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伟大的五四运动。
(1)2019年是五四爱国运动多少年?反映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性质的口号是什么?五四运动后期的主力和运动中心是哪里?
21.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请写出中国共产党最低纲领的内容。
2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一一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下册
(1)表中历史事件涉及的领导阶级有哪些?
(2)从表中任选两个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自拟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三、综合题
23.中国共产党总是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应运而生)
材料一:
(1)图1历史事件其性质是一次 ;试分析图1与图2之间的关系。
(理论引领)
材料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开始了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开始了中国道路的求索过程。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颜晓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具有创新精神两项制度措施。
(开放对比)
材料三:
(3)对比两幅地图,图1中的澳门曾经被 (国名)所占,图2中我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有 、珠海、汕头和厦门。并分别总结出两次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贸易之战)
材料四:
2019年中美贸易战打得如火如荼,美方拟于5月10日将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升级贸易摩擦不符合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中方对此深表遗憾,如果美方关税措施付诸实施,中方将不得不采取必要反制措施。
(4)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根据材料四谈谈中美两国应妥如何妥善解决两国的贸易争端?
24.材料题
(一)中共的奋斗历程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潜心筑梦。回顾党的奋斗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历程刻骨铭心)
材料一
(1)请写出与图一、图二相对应的党的重大会议名称。
(党的探索前所未有)
材料二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
商品零售额
95.8%
4.2%
(2)分析图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出现图表中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党的政策温暖你我)
材料三 2018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如今,海南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2018年4月,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区。
(3)海南成为经济特区得益于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是哪次大会做出的抉择?
材料四 2017年12月4日,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于台湾逝世,《乡愁》是他漂泊异乡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了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怀,更体现了诗人期望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4)党和政府制定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来解决台湾同胞的“乡愁”问题?
材料五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5)新中国成立以后,哪个事件标志祖国大陆实现统一?为保障各民族共同发展,在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地,实行什么制度?
(党的奋进砥砺前行)
(6)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你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该如何继续?
(二)中外对比
材料六:下面是小刚同学复习中外近代史时整理的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775年—1783年
A
1789年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叶
B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C
1861
俄国废除农奴制
1868年
D
19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98年
戊戌变法
1911年
E
(7)读上表完成A B C D ;E ;简要说说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潮流。
25.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李鸿章对此开展了什么运动?
(立宪之梦)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时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菇工商业的发展。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共和之路)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
(思想风暴)
(4)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了哪两大口号?
(规律揭示)
(5)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特点?
参考答案
1.D2.D3.B4.A5.B6.A7.A8.B9.C10.C11.D12.A13.B14.A15.D16.D17.C18.D19.A
20.(1)100年;“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工人,上海。
21.打到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2.(1)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2)答案不唯一,只要结合两个相关联的事件进行论述,做到符合史实,史论结合,观点明确,语言通畅等即可。
23.(1)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促使无产阶级(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好了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好了思想基础。(写出1点即可给分)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国两制、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列举2个即可)
(3)葡萄牙深圳;图1: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图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主动对外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4)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坚持自由贸易原则,摒弃贸易保护主义;通过协商解决分歧;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谋求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24.(1)中共一大;遵义会议;
(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3)改革开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5)西藏和平解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科技创新
(7)A美国独立战争B工业革命C洋务运动D明治维新;E辛亥革命;发展资本主义
25.(1)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或引进西方军事技术或学习外国利器)。洋务运动
(2)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如答封建顽固势力强大,或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实行改革是不会成功的,或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等相近意思的可给分) (3)1912年。袁世凯。 (4)民主、科学。
(5)特点:由学习技术(或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文化(或由表及里,由浅人深,层层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