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图形王国
1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巩固长方体、正方体棱长总和、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并能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系统过程,提高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3.培养自己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比较熟悉,基本上掌握了有关面积、体积单位的进率及互化方法,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在运用时,对于个别体积单位的互化存在一定问题,个别学生对于进率记不牢,或乘除不分。对于体积的计算一般没什么问题,但在实际应用时,对于“有盖无盖”等问题混淆不清。
3重点难点
1、复习巩固长、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
2、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课前我布置学生整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今天我们来学习“图形王国”,“王国”里面藏有很多“宝藏”,你们猜猜是什么“宝藏”?(长方体和正方体)?很久很久以前国王就定好今天是“挖”“宝藏“的日子,你们知道“挖”宝藏要带什么吗?(“工具”)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今天我们来学习“图形王国”,“王国”里面藏有很多“宝藏”,你们猜猜是什么“宝藏”?(长方体和正方体)?很久很久以前国王就定好今天是“挖”“宝藏“的日子,你们知道“挖”宝藏要带什么吗?(“工具”)
活动2互相检查“挖”“宝藏”的“工具”
活动3应用“工具”“挖”“宝藏”
一、我来当小法官
(1)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就是它的长、宽、高。(?????)
(2)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立体图形,不是正方体就是长方体。(?????)
(3)如果一个长方体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长方体其余四个面一定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4)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二、这是什么形状的“宝藏”的展开图?相同的面和面之间有什么特点?
三、下面是什么形状的“宝藏”的展开图?请找出每组相对的面??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或数。
(1)一个正方体,它的棱长是1分米,它的体积是1(?),它的表面积是6(?)。
(2)一瓶眼药水的容积大约是5(?)
3.05立方米=(?)立方分米 45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平方米=(?)平方厘米 86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升
五、写出表中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并分别求出它们的表面积、体积和棱长和。(只列算式不计算)
六、快乐ABC
1、做一个无盖的鱼缸,它的长8分米,宽6分米,高是4分?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求的是鱼缸的(?),做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玻璃,求的是鱼缸的(?),这个鱼缸最多可以装多少升的水,求的是鱼缸的(?)
A?表面积?????B?底面积?????????C?容积?????????D体积
2、把一块?长方体?木头锯成两个小?长方体?后表面积比?以前(?)
A?减少了? B?增加了 ?C?不变
3如果正方体鱼缸的棱长之和为36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A?27?????????B?3????????C?9??????????D?12
七、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30厘米
(1)做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厘米。
(2)这个玻璃鱼缸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在鱼缸里注入40升水,水深大约多少厘米?(玻璃厚度忽略不计)
(4)再往水里放入鹅卵石、水草和鱼,水面上升了2.5?厘米。这些鹅卵石、水草和鱼的体积一共是多少立方厘?
2、如图:给这个火柴盒?的四周贴一层包装纸,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包装纸?
活动4“一帮一”扛“宝藏
检查教科书第115页的第18至22题,(帮同桌订正)。
活动5做检测试题(做好了要帮助你的同桌)
一、填空。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单位。
一部手机的体积是34(?) 一瓶饮料1.25(?)
36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升
2、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棱长和扩大(?)倍,表面积扩大(?)倍,体积扩大(?)倍。
3、用一根长1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正方体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六个面都是长方形。(?)
3、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三、选择题。
1、下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和3相对的面是(?)。
A、1???????????B、2?????????C、5???????????D、6
2、用8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方块拼成的一个大正方体,如果拿去一个小正方体(如右图),它的表面积与原来表面积相比(??? ),它的体积与原来体积相比(??)。???
A、比原来大? B、比原来小? C、相等??? D、无法比较
四、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体的铁皮通风管,长2米,底面是边长为5分米的正方形。做这样一个通风管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2、一个长方体蓄水池,长12米,宽6米,深2米。
(1)这个蓄水池占地多少平方米?
(2)在这个水池的四周和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这个蓄水池最多可以蓄水多少立方米??
活动6课堂小结
1、通过“整个挖宝藏”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有什么疑惑吗?(学生提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活动7板书设计
“图形王国”
4、应用广角
1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加强收集信息和动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3重点难点
重点: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难点: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4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发现过哪些数学问题吗?你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吗?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和整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方面知识。
二、回顾与整理
1.复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 做P116第23题。
2、完成第23题(1)
(1)课前预先布置学生按要求去调查。
(2)课上,让学生分组汇报调查得到的数据。学生根据数据计算,完成填空
(3)分析:从这些信息中,你们知道了什么?用百分数或比表示相关的信息有什么好处?
3、完成第23题(2) 根据本班人数,让学生分成相应的小组,让每个小组调查本班的男女人数,填好表格。 全班交流,再根据数据让学生按要求计算。完成后交流核对。
4.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
(1)出示P116第24题。 学生读题后提问:要求这个纸盒的容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这些 条件给我们了吗?怎样得到这些条件?
(2)让学生动手操作完成
①每位学生带一张长28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纸。学生再次读题,思考:剪去的每个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几厘米?
②学生动手剪一剪、折一折、找一找:这个纸盒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注意:正确找出长、宽、高 )
③算一算:制作这个纸盒用了多少硬纸板? 这个纸盒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再全班交流讲评。
三、综合运用、提高能力
出示P116第25题。
1、让学生小组讨论:这三堆小正方体分别是怎样堆的?有什么不同?怎样能得到每堆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2、小组交流后,汇报。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各自的想法即观点。
四、总结评价
1、回顾自己本学期学习的表现,对照书上的几个要求,给自己评一评,看看分别能得几颗星。
2、在学习中,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特别成功的?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和经验同大家交流一下。
3、在学习中,你觉得自己又有了哪些收获和进步?还有什么地方也有所欠缺,需要改进和努力的?
五、课堂检测
(一)填空。
1、我们班有( )人,今天出勤( )人,出勤率是( )%。
2、在一次考试中,我们班48人参加考试,6人不及格,及格率是( )%。
3、红花有4朵,黄花有5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 )%,红花比黄花少( )%
(二)选择。
1、求粉刷长方体教室的面积,是求长方体的( )个面的面积。
A、4 B、6 C、5
2、把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 长方体,它的表面积减少了( )面的面积。 A、2 B、3 C、4
3.两根钢管的长度相等,第一根用去14 ,第二根用去14 米,则两根钢管剩下的长 度相比,(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4.至少需用( )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A.4 B.8 C.16
5.将5克糖放入20克水中,糖全部融解后,糖水中含糖( )。
A.20% B.25% C.80%
(三)判断。
1、把一个正方体橡皮泥捏成一个长方体,它的形状变了,体积不变。 ( )
2、甲数比乙数多80%,乙数比甲数少80%。 ( )
3、黄师傅加工了101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为101%。( )
4、5吨钢铁的16 比1吨棉花的56 重。 ( )
(四)解决问题。
1、把一个棱长是8厘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一个长是16厘米,宽是8厘米的长方体,长方体的高是多少厘米?
2、小轿车和三轮摩托车共24辆,这些车共有86个轮子。三轮摩托车和小轿车各有多少辆?
1、数的世界(1)
1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学的互化。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并掌握求比值、化简比的基本方法。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式题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
2学情分析
分析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估计到:大多数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百分数的教学也刚刚结束,在单元整理与练习时,已经认真梳理了百分数的意义,大多数学生不会很快遗忘;重点复习比的基本性质并利用它进行化简比。
教材编排的前七道练习题,能帮助学生具体地、深入地、细致地复习和理解有关的基础知识。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又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双基”。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学生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学的互化。
2、学生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
3、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学生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
?2、引导学生整理知识和形成知识网络。
4教学过程
一、引入
问: 1、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分数的那些运算?
2、还学习了有关比和百分数的那些知识?
请同学们拿出来你们的预习提纲(见附表)
二、整理复习
(一)复习百分数的意义。
1、什么叫做百分数?指名回答。
生答: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2、比较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异同之处?指名回答。
生答:a.相同之处:百分数和分数都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b.不同之处:分数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后面可以带单位名称;百分数不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练习】
读出课本第112页第1题中的百分数,并说出它的含义。指名回答。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
在实际应用中,什么情况下最多能达到100%?什么情况下,能超过100%?
学生回忆百分数、小数和分数的互化,并互相交流。投影1-2个学生的整理的这部分内容。
【练习】
独立完成下面的练一练。指名回答,并说出转化过程。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或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27%=??????? 150%=??????? 0.248=?????? 0.3=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75%=????? 120%=????????3/5?=?? 1/3?=
(二)复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什么是比?怎么样求比值?分别指名回答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练习】
学生先独立完成课本第112页第3题,写出各个比,再互相说一说。
复习比、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类别
联系
区别
各部分名称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表示一种数量关系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表示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表示一个数
【练习】
学生先独立完成课本第112页第4题,先化简,再求比值。同桌互相检查,指名板演。
(三)复习分数的乘、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指名回答
2、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指名回答
3、什么叫做倒数?指名回答
强调学生注意: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复习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指名回答
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与(??? )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同,按先(???? )后(????? )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有括号的,先算(???????????? ),再算(???????????? )。??
提示:当然,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能简便计算的,我们一般会进行简便计算。
【练习】
1、独立完成课本第112页第5题直接写出得数。学生接龙回答。
2、按要求独立完成课本第112页第6题的第(1)(3)(6)(7)题。指名板演。
3、按要求独立完成课本第112页第7题第(3)(4)(6)题。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它们运用了什么运算律?指名板演。
三、小结
四、课外拓展
1、?化简下面各比。
0.4∶2/?3???? ???? 0.3吨∶150千克??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4/?13?×99+4/13????????????? ( 1/?2?+1/3??+1/4??)×36
五、板书设计
数的世界 复习百分数的意义。
复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复习分数的乘、除法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主要以学生自主复习整理,先复习后练习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引导提问适时加以总结。一方面,这是由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决定的,这是复习课,重点是巩固学的“双基”,大多数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复习的重点在于“理”和“练”,课堂上要提问学生各种概念,总结计算方法,并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进行解题时,应该让学生说说根据什么解题。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用自由自主地构建知识网络,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但本节课知识点比较多,导致学生练习的时间较少,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建议分两个课时进行复习,可能效果更好。
2、数的世界(2)
1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运用分数、比和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对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的意义理解较深,有的学生可能会把百分数和分数的意义等同起来,认为“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
3重点难点
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学生运用分数、百分数和比等知识的能力。
4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第10题。
用250克死海的水能制出75克盐,用250克东海的水能制出15克盐,死海海水含盐率是多少?东海海水呢?
师:你能说说这题中包含了我们学习过的哪些知识吗?同桌小声讨论后回答(百分数和小数知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些内容。(板书课题)
二、整理回顾
1.复习百分数的意义
师:如果死海海水的含盐率是30%,你能根据这个结论向同学们介绍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可能有:30%是百分数,读作百分之三十,表示死海海水的盐占海水的百分之三十)
大家算一算东海海水含盐率是多少?学生独立计算
15/250×100%=6%
2.复习用比、分数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
一把椅子的价钱是一张课桌的7/9,已知一把椅子和一张课桌共160元,一把椅子和一张课桌各多少元?
师:大家试着用比和分数的知识解决这一问题。学生思考后独立完成
引导学生总结比较:
三、拓展练习
1.做第8、9题。学生独立读题,分析题意,列式解答。完成后指名说一说每道题的数量关系。
2.做第11题。让学生先计算,然后完成书上填空,做完指名说一说折扣的意义。
四、评价总结
你今天学完之后,有什么新的收获?你觉得我们在运用这些知识解题时应注意什么?积极发言,总结收获,谈谈重点。
五、布置作业
整理与复习第12、1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