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十三章 内能全章(3份打包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第十三章 内能全章(3份打包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0-13 23:09:43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1课时
认识比热容
1.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3.了解生活中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实例.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1.甲为100g水,乙为200g水,温度都升高10℃,用相同的加热装置,
加热时间长。
结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
。(填“多”或“少”)
2.甲和乙均为200g水,甲温度升高10℃,乙温度升高20℃,用相同的加热装置,
加热时间长。
结论: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高,吸收的热量越

3.同为100g的水和沙子,温度都升高10℃,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加热的时间
。(填“相同”或“不同”)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注意:
①以上问题中,我们比较
来衡量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②综合以上可以知道,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


有关。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4.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其符号为
,单位是
,读作
,水的比热容是
,它表示的意思是

比热容的概念还可以表述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
1℃所
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比热容。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2
1
1.探究: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
猜想:
填(“沙子”或“水”)的吸热能力较强.
需要的器材:
.
实验前需考虑的问题:
(1)怎样得到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 是不是还需要其他的器材
(2)设计实验思路。
思路一:用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让它们吸收相同的热,比较它们
。温度升高越小,说明吸热能力

思路二:用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
。加热时间越长,说明吸热能力

4
3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2
1
(3)若采用思路一实验,怎样保证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
(4)测量温度时应注意些什么
实验表格:
表1
质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时
表2
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
的,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
的.
(填“相同”或“不同”)

沙子(煤油)
升高的温度/℃



沙子(煤油)
升高的温度/℃


4
3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2
1
2.了解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①从表中我们了解到,
的比热容最大,说明它的
最强。
②水的比热容是沙石的4.5倍,因此,白天在同样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变化比沙石


4.2×103J/(kg
℃)

0.88×103
J/(kg
℃)


2.4×103
J/(kg
℃)
干泥土
0.84×103
J/(kg
℃)


2.1×103
J/(kg
℃)
铁、钢
0.46×103
J/(kg
℃)

2.1×103
J/(kg
℃)

0.39×103
J/(kg
℃)
蓖麻油
1.8×103
J/(kg
℃)


0.14×103
J/(kg
℃)


0.92×103
J/(kg
℃)

0.13×103
J/(kg
℃)
4
3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2
1
3.想想议议:我国北方楼房中都装有“暖气”,用水做介质,把热量带到房中取暖,用水做介质有什么好处 生活和生产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或散热的情况 试举例.

4.2×103J/(kg
℃)

0.88×103
J/(kg
℃)


2.4×103
J/(kg
℃)
干泥土
0.84×103
J/(kg
℃)


2.1×103
J/(kg
℃)
铁、钢
0.46×103
J/(kg
℃)

2.1×103
J/(kg
℃)

0.39×103
J/(kg
℃)
蓖麻油
1.8×103
J/(kg
℃)


0.14×103
J/(kg
℃)


0.92×103
J/(kg
℃)

0.13×103
J/(kg
℃)
4
3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变化的温度等因素无关。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1.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物体切去一半后,剩下部分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一半
B
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
C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高的物质比热容大
D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通过测定比热容可以鉴别物质
2
1
3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2
1
2.在我国北方农村,农民常在菜窖里储存几桶水,是因为(

A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B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降低时放出的热量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C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降低时吸收的热量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D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3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2
1
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温度相同、用两盏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加热,记录的温度与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可知c甲
c乙。(填“>”“<”或“=”)
3(共18张PPT)
1.理解什么是内能;
2.知道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3.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阅读第7—8页“内能”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运动的物体具有
能;而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运动的分子也具有
能。
2.弹簧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发生形变,从而使弹簧具有
能;而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也存在引力或斥力,因此分子间还存在
能。
3.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
能与分子
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4.一切物体,无论温度高低都具有
能,它的单位是
,用字母
表示。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讨论:0℃的冰块有没有内能?
分析:我们知道,物质是由
构成的,固态的冰块是由分子按一定的稳定结构有规律地排列形成的晶体结构,由
现象可知,一切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着
的运动,运动着的分子具有
,0℃的冰块也不例外。由于水分子的晶体排列形成稳定结构,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因而水分子之间还具有
能。而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
和势能的
。所以0℃的冰也具有内能。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内能是物体的内能,而不是单个分子的内能,一切物体无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分子总是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
B.当物体被举高时,其分子势能随之增加
C.当物体运动速度增大时,其分子动能随之增加
D.0℃以下时,物体分子既不具有动能也不具有势能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1.内能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内部分子的个数就越多,所以物体内能也就越
。例如:温度相同的一大桶水比一小杯水内能

2.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物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就越
,物体内能也就越
。例如: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

3.内能和物体状态的关系:
物体的状态不同时,分子间的距离不同,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小
,从而会改变分子的
能大小,所以内能也不同。例如:冰熔化过程中,温度虽然不变(即分子的动能不变),内能却在增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机械能与内能的区别: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如物体质量、高度、速度,是宏观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量;
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如:物体温度、质量、状态等,与物体微观结构有关。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有关内能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的内能0℃水的内能小
B.0℃的冰内能为0J
C.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内能增大
D.高温物体一定比低温物体内能大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1.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物体温度
,高温物体温度
,这个过程叫做

2.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的内能
,低温物体的内能

3.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
,放出热量,内能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1.将一根铁丝放到火炉上烤,铁丝吸收
,温度
,内能
;将烧红的铁丝放到凉水中,铁丝温度

内能

分析得出:
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同样一根铁丝,用手来回弯折几次,感觉弯折出的温度会
,内能

分析得出:
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2
1
3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2.观察课本第9页两个演示实验,回答问题:
①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是因为

②如图乙所示,瓶内装有少量的水,水的
上方有水蒸气,塞紧瓶塞,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时:观察到瓶口附近有
出现,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活塞做功时
能转化为
能,温度
,水蒸气
成小水滴。
分析得出:
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2
1
3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小结: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

,且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2.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
热量,温度
,内能
;低温物体
热量,温度
,内能

3.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
,温度

能转化为
能;物体对外做功,此物体内能
,温度

能转化为
能。
2
1
3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是一个状态量,常说“具有内能”;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常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热量”。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
B.热传递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
C.用做功的方法来改变一个物体的内能,就不能同时用热传递的方法来改变它的内能
D.改变物体的内能可以同时用做功的方法和热传递的方法
2.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
B.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
C.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
D.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
2
1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3.在寒冷的冬天为使自己的身体暖和一些,请你用不同的物理知识,写出两种能够使身体暖和的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方法一:

理由:
.
方法二:

理由:
.
4.学过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后,你能不能够用物理术语解释“摩擦生热”和”钻木取火”?
2
1(共13张PPT)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1
2
3
分子热运动
出示目标:
1.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斥力。
【学习指导一】分子热运动
【学习指导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2
3
阅读课本第2、3页及第4页“扩散现象”的内容,并完成下面填空:
1.物质是由
构成的,其大小通常以
为单位来量度.
2.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3.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
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学习指导一】分子热运动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2
3
【实验1】气体扩散实验
1.过了一会以后,你在实验中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碳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这里面有什么科学道理
3.既然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为什么在实验中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会上升到上方的空气中,而使空气的颜色发生了改变?
4.这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组内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学习指导一】分子热运动
1
2
3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2
3
【实验2】液体扩散: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稍等一会儿.
①你看到的现象是

②这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实验3】固体扩散:
观看金和铅的扩散视频
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习指导一】分子热运动
1
2
3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2
3
【实验4】
在分别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分别滴入一滴墨水,注意比较两杯水中墨水的扩散现象(温馨提示:等量的冷水和热水,只滴一滴即可)
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习指导一】分子热运动
1
2
3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2
3
1.扩散现象说明:
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2.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

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快,扩散越快。
3.分子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同。
【学习指导一】分子热运动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3
1.吸烟有害身体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一会儿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分子的
现象.
2.往一杯水中放入一些糖,过一会儿,水变甜了,这一现象说明物体的
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水的温度越高,水变甜得越快,又说明了分子扩散现象与
有关.
3.一列现象不能说明是扩散现象的是(

A
在一杯静的热水中滴入两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红了
B
向教室地面喷洒消毒药液,在教室内能闻到药味
C
炒菜时,香味四处飘逸
D
狂风转起地面上的尘土
【学习指导一】分子热运动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2
3
阅读课本第4、5页有关分子间的作用力内容,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如图——分子作用力模型:分子之间既有
又有
,当分子距离很小时,
力起主要作用,当分子距离稍大时,
力起主要作用,如果分子间距很大,则作用力

学习指导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作用力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2
3
1.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
2.图13.1-4能说明什么
.
3.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
.
学习指导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2
3
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之间既有
又有
.
设分子间的平衡距离为r.则:
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引力
斥力,表现为
;
当r斥力,表现为
;
当r=r0时引力
斥力,分子处于平衡位置;
当r>10r0时,作用力可忽略不计.
学习指导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2
3
1
1.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并正确的是(

A
矿石被粉碎成粉末,说明矿石分子很小
B
热水瓶有时很难拔出,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
污水排入池塘后不久,整个池塘水被污染了,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D
压缩弹簧需要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2.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
A
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
B
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
萝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
D
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
学习指导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2
3
1
3.常言道:“破镜不能重圆”,这是由于镜子被打破后,再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之间距离变
,分子之间几乎没有
的作用的缘故。
4.钢铁公司在制造钢铁零件时,为了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常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并适当加热,这样碳分子就可以较快的渗入到零件的表层,试用所学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学习指导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3

见(共7张PPT)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热量的计算
出示目标:
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热量的计算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2
3
1
水的比热容是
,由水的比热容计算:
1.质量是5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质量为5kg的水,温度降低10℃所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热量的计算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2
3
1
1.如果以Q吸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c代表物质的比热容,m代表物体的质量,t0表示物体原来的温度(初温),t表示物体后来的温度(末温),通过以上计算,可以总结出一个计算热量的公式:
Q吸=
;试计算:
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 ℃))
2.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那么公式又是
Q放=
.试计算:
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g,温度降低到20℃,放出多少热量 (已知铁的比热容是0.46×103J/(kg ℃))

热量的计算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2
3
1
1.比热容计算公式可以合为Q=cm△t,
△t
表示变化的温度
c
表示物质的比热容
m
表示物体质量(单位:kg)
2.注意“升高到”与“升高了”的区别。

热量的计算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2
3
1

1.现有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铝块、铁块和铜块,其比热容
c铝>c铁>c铜

(1)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后,吸收热量最多的是
块.
(2)如果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末温最高的是
块。
2.质量为500g的铁锅中放有3kg水,把它们从15℃加热到85℃,吸收了多少热量 (c铁=0.46×
103J/(kg ℃),c水=4.2×103J/(kg ℃)
)



热量的计算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2
3
1
3.质量为500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20℃降到30℃,吸收了2.1×104J的热量,则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 它可能是什么物质

热量的计算
跟踪练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