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电容器
学 习 目 标
知 识 脉 络
1.知道电容器的结构和功能.(重点)
2.理解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难点)
3.掌握影响电容大小的因素.(重点)
4.知道电容的单位.
一、电容器
1.作用: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装置.
2.组成:两个彼此绝缘且又互相靠近的导体.
3.充电: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负极相连,就能使两个极板分别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这个过程叫做电容器的充电.
二、电容器的电容
1.影响因素:电容器极板的正对面积越大、极板间的距离越近,电容器的电容就越大.极板间电介质的性质也会影响电容器的电容量.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是F,常用单位还有微法(μF)和皮法(pF),它们的关系是:1 μF=10-6F,1 pF=10-12F.
3.物理意义: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1.思考判断
(1)任意两个彼此绝缘且又相互靠近的导体都可组成电容器. (√)
(2)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叫做充电. (√)
(3)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两极板间的电场为匀强电场. (√)
(4)其他条件不变,只增大电容器极板的正对面积,则电容增大. (√)
(5)电容器极板间的距离越大电容越大. (×)
(6)电容的单位法拉是一个很小的单位. (×)
2.电容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下列对电容器认识正确的是( )
A.电容器的电容表示其储存电荷的能力
B.电容器的电容与它所带的电荷量成正比
C.电容器的电容与它两极板间的电压成正比
D.电容的常用单位有μF和pF,1 μF=103 pF
A [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A正确;电容C=是电容的定义式,不是决定式,故C与Q、U无关,B、C错误;1 μF=106 pF,D错误.]
3.电容器的电容大小取决于( )
A.电容器的电荷量 B.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
C.电容器本身构造 D.电容器金属板的材料性质
C [根据电容的决定因素,知电容器电容与极板间的距离,正对面积,电介质有关.故C正确,A、B、D错误.]
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1.充电过程
电路如图所示.
特点:
(1)有电流,电流方向为流入电容器正极板,电流由大到小.
(2)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
(3)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升高.
(4)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场强度增加.
当电容器充电结束后,电容器所在电路中无电流,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与充电电压相等.
2.放电过程
电路如图所示.
特点:
(1)有电流,电流方向是从正极板流出,电流由大变小.
(2)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少.
(3)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降低.
(4)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场强度减弱.
当电容器放电结束后,电路中无电流.电容器的放电过程实际上是正、负电荷中和的过程.
【例1】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电源对电容器充电.充电结束后,断开开关,用绝缘手柄增大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过程中,有从A到B的电流通过电阻
B.充电过程中,有从B到A的电流通过电阻
C.断开开关后,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
D.断开开关后,电容器放电,极板上不再带电
思路点拨:①电容器充电,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极板带正电.
②增大两极板间距,电容减小.
B [电源对电容器充电时,电路中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即有从B到A的电流通过电阻,使上、下极板分别带等量的正、负电荷.断开开关,电容器与电源断开,回路处在开路状态,所以电容器带电荷量不变,故电容器上极板仍带正电,因此B项正确.]
充电电流与放电电流
(1)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介质使两极板之间绝缘,所以充电结束后的电容器相当于断路.
(2)而充电过程中电荷由电源定向移动,在两极板上聚集,故电路中有充电电流,而且电流流向正极板.
(3)放电时,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减少,有放电电流,且电流从正极板流出.
1.如图所示实验中,关于平行板电容器的充、放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正电
B.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负电
C.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正电
D.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负电
A [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上极板与电源正极相连而带正电,A对,B错;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放电,放电结束后上下极板均不带电,C、D错.]
对电容器电容的理解
1.物理意义
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储存)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电容器极板上储存电荷量越多,表示电容器的电容越大.
2.决定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1)因素:①极板的正对面积;②极板间的距离;③极板间电介质的性质.
(2)关系:一般来说,电容器极板的正对面积越大、极板间距离越小,电容器的电容就越大,极板间电介质的性质也会影响电容器的电容,而电容的大小与带电荷量及两板间电压无关.
【例2】 下列关于平行板电容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增大两极板之间的距离,电容器的电容将增大
B.将两极板平行错开,使其正对面积减小,电容器的电容将减小
C.在下极板的内表面放置一块与极板面积相同、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铜板,电容将增大
D.在下极板的内表面放置一块与极板面积相同、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玻璃砖,电容将变化
A [根据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即可判断各选项.极板的正对面积越小,电容越小;极板之间的距离越大,电容越小,故A错误,B正确.在下极板的内表面放置铜板,实际是减小了两极板之间的距离,所以电容将增大,故C正确.在下极板的内表面放置玻璃砖,即改变了极板间的电介质,因极板之间电介质的性质也影响电容器的电容,所以D正确.]
2.如图所示是测定压力F的电容式传感器.待测压力F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的时候,膜片发生形变,使极板间距离d发生变化,引起电容C的变化.知道C的变化,就可以知道F的变化情况.
如果某次测量过程中,发现C在增大,说明待测压力F在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 C增大,说明板间距离d在减小,故待测压力F增大.
[答案] 增大
1.下列关于电容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容器由两个彼此绝缘的正对金属极板构成
B.电容器只能储存同种电荷
C.照相机闪光灯应用电容器放电发出强光
D.电容器既能充电,也能放电
B [电容器的两极板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不可能带同种电荷,所以选项B错误.]
2.关于电容器的电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越多,电容就越大
B.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越高,电容就越大
C.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一倍,电容就增加一倍
D.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D [电容由电容器本身的构造决定,对于确定的电容器,其电容是一定的,与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及两板间的电压无关.]
3.下列关于电容器和电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是一种理想的仪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
B.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装置,当它带电后,两极板一定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C.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故电容器带电荷量越多,它的电容就越大
D.电容就是电容器,二者没有什么区别
B [电容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A错误;由电容器充电特点知B正确;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其大小与电容器本身性质有关,与两极间加电压大小和带电荷量的多少无关,C错误;电容器是一种电学元件,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二者有本质区别,D错误.]
4.电路如图所示,当把单刀双掷开关S打在1上的瞬间,判断R上的电流方向;然后把S打在2上,此时流过R的电流方向又如何?
[解析] S打在1上,电容器充电,电流方向:b→R→a.
S打在2上,电容器放电,电流方向:a→R→b.
[答案] 见解析
课件34张PPT。第一章 电场 电流四、电容器储存电荷绝缘导体等量大近电介质的性质法拉法F容纳电荷
√√√
√××A C B A A B D B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课时分层作业(四) 电容器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基础达标练]
1.(6分)有关电容器的单位及换算正确的是( )
A.电容的单位是库仑
B.电容的国际单位是法拉
C.1法=10-6 微法
D.法拉是个很小的单位
B [电容的国际单位是法拉,1 F=106 μF=1012 pF,由此可知B项正确,A、C、D项错误.]
2.(6分)下列关于电容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带电量越多,电容越大
B.电容器两板电压越小,电容越大
C.电容器的电容与带电量成正比,与电压成反比
D.随着电容器电量的增加,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也增大
D [电容器电容的大小是由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两极板间的距离以及两极板间的电介质决定的,选项A、B、C错误;随着电容器电荷量的增加,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也增大,选项D正确.]
3.(6分)(多选)下列哪些方法可以改变电容器的电容( )
A.改变电容器两极上的电荷量
B.改变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
C.改变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
D.改变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
CD [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储存电荷能力的物理量,与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以及它所带的电荷量无关,与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两极板间的距离以及极板间电介质的性质有关.故A、B错,C、D对.]
4.(6分)下列一组电容器是可变电容器的是( )
A B C D
D [A、B、C项中的电容器均是固定电容器,D项中的电容器是可变电容器.]
5.(6分)对于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两极板的间距加大,电容将增大
B.将两极板的间距加大,极板的带电荷量将增大
C.将两极板平行错开,使正对面积减小,电容将减小
D.将两极板平行错开,使正对面积减小,极板的带电荷量将减小
C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与两平行板的正对面积、极板间的距离、介质等因素有关.两极板正对面积越大,电容就越大;极板间距离越大,电容就越小.据电容的物理意义可知极板的带电荷量不但与电容C有关,还与两板间电压有关.综上所述只有C正确.]
6.(6分)(多选)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与一电源连接,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若使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变小,则( )
A.电容器的电容比原来减小
B.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比原来减小
C.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比原来增加
D.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强度比原来增加
CD [电容器极板间的距离越近,电容器的电容就越大,选项A错误;充电结束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与电源电压相等,选项B错误;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容增大,则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选项C正确;当极板间电压不变时,板间距离变小,板间电场强度变大,选项D正确.]
7.(6分)(多选)在图中,有关固定电容器的电荷量(Q)、电压(U)、电容(C)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BD [电容器的电容及其本身的属性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带电荷量多少无关,与其两端电压也无关,故选项B、D正确.]
8.(8分)如图所示的电子元件名称叫________,它的两个重要参数的意义和数值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电容器 电容220 μF 耐压50 V
[能力提升练]
9.(8分)如图是电容式话筒的示意图,它是利用电容器制作的传感器.话筒的振动膜前面镀有薄薄的金属层,膜后有一金属板,振动膜上的金属层和这个金属板构成电容器的两极板,在两极板间加一电压U,人对着话筒说话时,膜前后振动,使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导致电容变化的原因是电容器两极板间的( )
A.距离变化 B.正对面积变化
C.介质变化 D.电压变化
A [由题意知,人对着话筒讲话时,振动膜前后振动,从而引起振动膜(金属层)与金属板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引起电容的变化,所以A项正确.]
10.(8分)如图所示是一个测定液面高度的传感器,在导线芯的外面涂上一层绝缘物质,放在导电液体中,导线芯和导电液体构成电容器的两极,把这两极接入外电路,当用外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来说明电容增大时,导电液体的深度h变化为( )
A.h增大 B.h减小
C.h不变 D.无法确定
A [由题意知,导线芯和导电液体构成电容器的两极,类似于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当液面高度发生变化时,相当于电容两极的正对面积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电容的变化.可见,电容器的电容变大时,导线芯和导电液体的正对面积增大,所以导电液体的深度h增大.]
11.(8分)(多选)如图所示是用来测定角度θ的电容式传感器.当动片与定片之间的角度θ发生变化时,引起极板正对面积S的变化,使电容C发生变化,知道C的变化,就可以知道θ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θ变大,则C变大
B.θ变大,则C变小
C.θ变小,则C变大
D.θ变小,则C变小
BC [由题图知θ变大,S变小,C变小;同理,若θ变小,则S变大,C变大,故选项B、C正确.]
12.(12分)如图为电容器C与电压为U的电源连接成的电路,若电键S与1接通,电容器A板带________,电容器B板带________,这一过程称为电容器的________.电路稳定后,两板间的电压为________.若S与2接通,流过导体acb的电流方向为________,这就是电容器的________.
[解析] 当S与1接通时,电容器被充电,则A板带负电,B板带正电,稳定后,两板间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U;当S与2接通时,电容器放电,相当于电源,其中B板为正极,所以电流方向为bca.
[答案] 负电 正电 充电 U bca 放电
13.(14分)如图所示,开关S与“1”端接触后,再与“2”端接触,灯泡是否发光?怎样解释?若发光,电流方向如何?
[答案] 灯泡发光,因为开关S与“1”端接触后,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正电,开关S与“2”端接触后,电容器放电,电流由上向下经过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