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少年闰土课件(2课时,27+24 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少年闰土课件(2课时,27+24 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13 08:03:38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
第八单元
24 少年闰土
第一课时 鲁迅先生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少年闰土《少年闰土》预习 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我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可以把你认为深刻的句子画下来。读写字词,
熟悉内容郑 拜 租 厨
毡 羞 撒 缚
猬 伶 俐 窜认清字形上下结构:窜半包围结构:厨、毡、羞左右结构:郑、拜、租、撒、缚、猬、伶、俐细读课文,
品读体验整体感知思考:闰土向“我”讲述了哪些稀奇事?
(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其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件事?你知道“我”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情吗?说说理由。默读课文,思考:
闰土长得什么样呢?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时候,“我”的脑海里闪出一幅神异的画面来。
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夜景?这样的夜景给你怎样的感觉?(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2)天空中挂着一轮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西瓜。思考:1.对比两个句子,哪个句子让你感觉更美好?
“深蓝”“金黄”“碧绿”——鲜艳、明丽——轻快
2.像这种以明丽的色彩表现情感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你能找找看吗?读一读: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思考:这两句话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捏”“刺”两个动词写出闰土刺猹时动作的有力和迅速,而“扭”“逃”不仅写出猹的狡猾,而且反衬出闰土的机敏与勇敢。这位少年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作业1.抄写生字与词语。
2.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再见!课件24张PPT。
第八单元
24 少年闰土
第二课时复习回顾,
感知文意读一读: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思考:读了这些关于“闰土”的描写,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少年闰土思考:
(1)课文中哪几件事重点描写了闰土的动作?
捕鸟、看瓜刺猹
(2)在这几件事里面,哪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
“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闰土又对我说:
“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思考:
(1)说说“看瓜刺猹”这件事情我们是如何学习的?
(2)谁能向大家说说其他两件事情又分别表现出了少年闰土的什么性格特点?自由朗读课文:
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自由朗读课文:
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年;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自由朗读课文:
我的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
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xíng)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他是能装弶(jiàng)捉小鸟雀的。思考:
(1)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呢?
(2)“我”为什么盼望着闰土早点来呢?
(3)文中的“仿佛”在这里当什么讲呢?明确:
(1)因为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一个忙月忙不过来,所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从此“我”俩就认识了。明确:
(2)因为“我”早听说过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年纪仿佛年纪,又会装弶捉小鸟雀,想和他玩,所以盼望他早点来。
(3)仿佛:类似、差不多、相仿、接近。讨论:
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少年闰土的几件事情?是采用什么形式讲的?可以把闰土的语言、“我”的语言用不同的符号在书中画出来。小组交流:
谁来读读闰土的话?在闰土讲的这些话中,你对哪一段最感兴趣?
全班探讨。(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讨论:这一段话插在“我”与闰土的对话中间有什么作用呢?
说明“我”知识贫乏,什么也不知道。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不合理的教育制度脱离实际,脱离生活,并非“我”念书不用功。理解句子(2)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讨论:想想闰土知道这么多,那么作为少爷的“我”呢?
什么都不知道讨论:(1)“我往常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人?
富家子弟
(2)“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
“我”和其他富家子弟一样都生活在深宅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识很少。
(3)这一自然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讨论:
正因为闰土知道这么多,所以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我”很高兴、快乐。可惜,正月很快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分别的时刻到了,这时,“我”和闰土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来。想象:“我”和闰土是怎样告别的。分角色朗读课文作业1.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课后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