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条形统计图与鸡兔同笼 第 7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
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
2.能把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并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引领学生重点通过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提升学生模型思想,建立“鸡兔同笼”的模型概念。
4.通过复习统计和鸡兔同笼,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
重难
点
1.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1.同学们,这学期“统计与概率”和“数学广角”部分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呢?
2.你知道怎样求一组数的平均数吗?知道平均数怎样求总数呢?
总数÷份数=平均数,平均数×份数=总数。
平均数只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成绩,它可能比一组数据里的某个数大,也可能小于某个数,还有可能等于某个数。
3.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在观察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
复式条形统计图便于信息的获取与对比。在观察复式图时要注意观察纵轴和横轴分别表示的名称,还要注意图中右上图例分别表示哪种量。
复式条形统计图有纵向和横向之分,两种形式都能直观地反映所统计的数据,作用是一样的。
二、基础练习
1.东风小学六年级四个班人数情况统计表。
(1)根据统计表制作条形统计图。
(2)哪个班的男生人数最多?哪个班的女生人数最少?
(3)六年级平均每班有学生多少人?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男生
24
22
30
27
女生
14
18
15
18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感受统计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和作用。
3.某动物园有长、短尾猴共80只,长尾猴每只分给5个桃,短尾猴每只分给3个桃,共分去276个桃,长、短尾猴各几只?
(1)读题,分析题意。
(2)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假设全是长尾猴。
80×5=400(个)
400-276=124(个)
124÷(5-3)=62(只)
80-62=18(只)
答:短尾猴是62只,长尾猴是18只。
(3)让学生交流多种思路和解题方法。
三、综合应用
1.一条河平均水深1.1米,李兵说“我的身高1.4米,下去游泳没有危险。”李兵说得对吗?
2.有9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33。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120,后5个数的平均数是140。求第四个数是多少。
师指导:用9个数的总和减去前3个数的和,再减去后5个数的和,所得的结果就是第四个数。
3.六年级同学分组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每人只能参加一个小组。科技类5人一组,艺术类3人一组,共有37名学生报名,正好分成9个组。参加科技类和艺术类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4.完成练习二十五第4题,第15题,第17题。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练习,进一步巩固“鸡兔同笼问题”,通过用画图法、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