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解决问题 第 7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目标
1. 应用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2. 学会借助画图、推理等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化抽象为直观。
3. 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难点
1. 灵活运用分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直接写得数。
+= += += 2+=
-= -= -= 2-=
2. 引入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喝牛奶吗?
介绍牛奶的营养价值。
3. 揭示课题:乐乐也很喜欢喝牛奶,他在喝牛奶时遇到了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喝牛奶中的学问。
【设计意图】
创设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主动发现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探究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3: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他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
1.读题,理解题意。
(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1:乐乐一共喝了两次牛奶,第一次喝了( )杯,第二次喝了兑水后的( )杯。
预设2:第二次喝的纯牛奶比第一次少。
预设3:第二次喝的纯牛奶可能是( )杯。
预设4:问题是:乐乐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可以用第一次加上第二次来解答。)
(2)到底第二次喝了多少纯牛奶呢?
2.把一杯牛奶看做单位“1”,要求每一个学生动手画一画,分一分,用分数表示出每一次喝的量是多少。
(1)第一次喝完后,剩杯纯牛奶,喝了(1-)杯。
(2)加满水,纯牛奶还是只有原来的杯。
(3)又喝了加满水后的,也就是把剩下的杯的纯牛奶再平均分成2份,喝的纯牛奶就是其中的1份。也就是杯的牛奶。
3.分析与解答。
把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第二次喝的纯牛奶是杯,水是杯。
一共喝的纯牛奶:+=(杯)
4.回顾与反思。
(1)我们利用画图法得出的结论到底对不对呢?可以怎样检验?
(预设:可以从剩下的半杯兑过水的奶考虑:剩下的杯中有一半的纯奶和一半的水,所以剩下的纯奶是杯,所以喝了杯纯牛奶是正确的。)
(2)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
(预设:每次喝的都是半杯,第一次喝的是整杯纯牛奶的一半,第二次喝的是剩下半杯纯牛奶的一半。)
(3)关键步骤利用了什么知识?
(预设:分数的意义、分数加减法、画图法等知识。)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借助画图、推理等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巩固练习
1.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又喝了半杯,觉得还是有些凉,就又兑满了热水。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他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
2. 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他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
学生独立完成,可以借助画图法和推理法思考。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