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约分练习 第 13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最简分数和约分等概念的理解,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约分。
2.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解决问题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约分的方法。
2.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什么叫最简分数?什么叫约分?举例说明。
2.怎样约分?约分时要注意什么?
二、练习指导
1.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1题。
学生观察图,口头回答蓝色部分和红色部分哪个多些?为什么?
提问:第2个图还可以化简为几分之几?
2.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2题。
学生直接填在教材上,集体讲评。
此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回答“哪些分数能用2和5、2和3、3和5来约分?”并让学生理解“如能用2和3来约分的分数,可直接用2乘3的积6来约分。”
3.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6题。
让学生写在教材上,先约分,再连线。
4.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9题。
引导学生根据插图中的两个时钟,求出睡眠时间,再和全天24 小时比较,写成分数并约分。
5.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7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最后得出结论:先把这几个分数约分化成最简分数,再比较哪些分数相等,可以用同一个点表示。
6.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8题。
提问:将48本练习本、64只铅笔平分给相同的同学都没有剩余,说明学生人数是48和64的什么?
也可以让学生计算每人分得几本练习本,几只铅笔。
7.完成练习十六第11题。
提示学生要用最简分数表示。
这四组分数,既不同分子,也不同分母,如何进行比较呢?引导学生思考先约分,再比较。
8.完成教材第12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然后集体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考过程。
小结:若学生不写除法算式,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直接写出分数并约分也是可以的。
三、思维训练
1.指导完成练习十六第13题。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分解后的质因数求两数的最大公因数。
指导完成练习十六第14题。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
3.一个分数约成最简分数是,原分数分子与分母之和是90,原分数是多少?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计算90÷(7+3)=9,得出原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9”才能得到。根据逆向思维把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8就可得到原来的分数。
【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练习形式多样,具有一定的坡度,既注重了基础练习,又增加了思维训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有不同的收获与满足。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能熟练、正确进行约分,并能灵活运用有关约分的知识解题。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