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长方体的体积 第 7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目标
1. 通过拼摆,引导学生观察、推理、归纳总结出长方体体积公式。
2. 指导学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体积的计算问题。
3.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新知的思维品质,培养观察、推理。归纳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并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 能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
(1)什么是长方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3)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 )立方厘米。
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 )立方分米。
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 )立方米。
2.谈话。
我们已经知道了常用的体积单位,并且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要算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那么怎样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呢?首先我们来研究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1. 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几个长方体。
(1)它们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再仔细观察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体积的大小与长宽高有何联系?
(2)操作观察:小组合作用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
把小组内摆法不同的长方体相关数据填入下表。
长
宽
高
小正方体的数量
长方体的体积
(3)学生独立思考,观察上表,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正好等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V=abh
(4)质疑:求长方体的体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需要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操作,让学生自己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和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关系。并能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 运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1)出示例1中的长方体。
例1:一个长方体,长7cm,宽4cm,高3cm,它的体积是多少?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3)说出题中所给的信息和所求的问题。
(4)指名说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5)指名板演过程,其他同学判断。
(6)教师分析解答过程。
3. 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1)提问:要想知道你的铅笔盒的体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2)动手操作量一量。
(3)独立计算。
(4)同桌互查,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
用刚刚获取的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模型的应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三、巩固练习
1. 判断。
(1)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 )
(2)一个长方体长8分米,宽5分米,高4厘米,它的体积是60立方分米。 ( )
2. 计算长方体体积。
(1)长方体的长是12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长方体的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12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3.解决问题。
(1)建筑工地要挖一个长50米,宽30米,深50米的长方体土坑,挖出多少方土?(在工程上,1立方米的土、沙、石等均简称1方。)
先介绍“方”的概念,然后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再集体讲评。
(2)一个长方盒的体积是2400立方厘米,高是8厘米,宽是20厘米, 它的长是多少厘米?
四、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七第6、7题。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用字母怎样表示?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