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 1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迅速地计算。
2. 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是( )个;4个是( );1是( )个
是7个( );( )个是。6个是( )
2.先说出下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然后再指出哪些分数的分数单位是相同的?
1
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过一些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
正确理解分数单位是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课前复习分数单位为新知学习做好知识的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中秋节吗?说到中秋节,你们会想到什么呢?中秋节这天,小红的妈妈给她准备了一个大月饼,小红可高兴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小红将这个大月饼平均分成了8份,爸爸吃了其中3块,妈妈吃了其中1块。
(2)提问:要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怎样列式?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口答:+,表示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3)提问:你能算出结果吗?怎样想的?
学生可以这样思考:是1个,是3个,合起来也就是4个。
(4)提问:+的和是,为什么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的?
(因为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两个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5)提问:你会写出计算过程吗?
板书:+==
(6)利用图片在黑板上演示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提问:通过解答上题,想一想分数加法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
小结: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能约分的约成最简分数。
【设计意图】
通过课件演示,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算法。
3.出示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
(1)请学生看题,试列式并计算。
(2)请学生汇报计算过程。
(3)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吗?
(4)提问:计算过程中,为什么分母不变?你能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小结: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减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减。
4.讨论:问题(1)和问题(2)有什么共同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
5.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6.思考:怎样计算1-?
1-=-=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1-的算理,独立计算。
三、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第90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巩固提升
1.口答。
(1)+表示( )个加上( )个,和是( )。
(2)-表示( )个减去( )个,也就是( ),约成最简分数是( )。
2. 直接说出下列各题的结果。
2-= += +=
-= -= -=
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 ( )(2)+==9 ( )
(3)-= ( ) (4)+==( )
4.解决问题。
一个水池已经灌满了池的水,还要灌多少水才能满?
指导学生把一池水看作单位“1”,再把“1”转化成。
5.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三第1、2题。
【设计意图】
形式多样的分层练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熟练解决问题。
五、课堂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