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1.1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古代:混天说(张衡)公元2世纪:地心说(古希腊的托勒密)1543年:太阳中心说(波兰的哥白尼)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星系”20世纪60年代:大型天文望远镜使宇宙的观 测扩展到上百亿光年。返回得出:宇宙混天说返回地心说返回
日心说返回
星系说返回
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总和,是有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注:]
(1)衡量宇宙大小的尺度是光年,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
(2)可见宇宙是宇宙的一部分。
(3)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总和,有一个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返回
返回1.天体:宇宙物质的存在形式。(例如)
2.天体系统:不同质量的天体都存在万有引力,但只有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质量较小的天体围绕质量较大的天体公转,它们才构成了天体系统。引如概念:(一):银河系及河外星系下一页二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宇宙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图解天体系统下一页
(二)太阳系和地月系
a.九大行星公转轨道的共性:
(1) 共面性(2) 同向性(3) 近圆性太阳系主体——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补充:
以小行星带为界:有内行星和外行星。
以地球为界:地内行星和地外行星。
木星和土星——巨行星(质量巨大)
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远日行星(距太阳远)b. 九大行星的温度与太阳的距离:距太阳越近温度越高,反之则反。5.流行体:存在于太阳系中的微小颗粒,绕太阳运动。
6. 流星: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发生摩擦而燃烧,划出一道亮痕。
7. 彗星:冻结的水汽、甲烷、氨、二氧化碳搀杂尘埃构成。
在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近日点受热挥发而成。
8. 恒星与行星;恒星一般质量大,能自身发光(如:太阳),行星质量一般较小,不能发光(如:太阳系九大行星)。
9.类地行星:水、金、地、火;类木:木、土、天、海。三 地月系
1.构成: 地球和月亮
2. 运动形式:月球自转的同时也绕地球作公转运动。
自转、公转的的方向都一样(逆时针)。
3. 月光:不是月球自身的光,是它对太阳光的反射!返回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一)普通性
外观、物理性质、太阳系当中的位置普通。
(二)特殊性
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的高级智慧生命——人类分布。
(三) 生命存在的原因:
a内部原因:——地球自身的条件
b外部条件返回地球自身的条件:外部条件:
(1)稳定的 恒星际空间:有利于太阳的稳定,太阳稳定使地球所处的光照一直比较稳定,生命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2) 稳定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公转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当中,有利于生命的发展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