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达标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每小题3分)
1.(3分)(2019?广东模拟)下列选项是对一个中学生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50N B.一个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0m/s
C.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 D.一位中学生的鞋子的长度为15mm
2.(3分)(2019春?新吴区校级月考)下列物体重力最接近1N的是( )
A.两只鸡蛋 B.一本八年级物理教材
C.一只母鸡 D.一张课桌
3.(3分)(2019春?崇川区校级期中)如图,把塑料尺放在课桌边使其端露出,用不同的力竖直向下压尺上的A点,观察到尺形变程度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方向有关 B.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与力的大小有关 D.与受力物体有关
4.(3分)(2019?绍兴一模)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某同学复习力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I处可补充的例子是( )
A.用力踢足球,足球被踢飞
B.用力捏气球,气球被捏扁
C.用力推铅球,铅球被推出
D.用力击排球,排球被扣回
5.(3分)(2019春?织金县校级期中)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N.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N B.20N C.0N D.40N
6.(3分)(2019春?南京月考)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B.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C.所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量范围
D.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7.(3分)(2019春?重庆期中)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
A.B.C. D.
8.(3分)(2019春?乐陵市期中)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B.发生形变的物体一定会对与之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C.先有弹性形变,后有弹力
D.不接触的两物体之间不可能发生相互的弹力作用
9.(3分)(2019春?莒县期中)越靠近门轴推门越费力。这主要是因为( )影响。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以上三个
10.(3分)(2019春?雨花区期中)下列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撑杆跳高时运动员把杆压弯 B.用力把拉力器的弹簧拉长
C.用力把圆柱形铁桶压扁 D.投出的实心球沿弧线轨迹运动
11.(3分)(2019春?北辰区期中)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着它的运动方向放一个磁体,观察小球运动速度的变化,通过实验可以研究出的知识是( )
A.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2.(3分)(2019春?东湖区期末)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得到钩码的质量为20kg
B.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的重力
C.手提弹簧测力计提环的力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
D.当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等于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
13.(3分)(2019春?尤溪县期末)如图所示,甲重1.6N,乙重1.2N,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A.2.8N B.0.4N C.1.6N D.1.2N
14.(3分)(2019春?长春期末)爱米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她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从图中信息可知( )
A.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大
B.相同质量的物体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大
C.甲星球表面上重力与质量关系式为G=15m
D..乙星球表面上重力与质量关系式为G=5m
15.(3分)(2019春?绵阳期末)太空中,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由重力引起的物理现象全部消失。在太空中,下列做法可以实现的是( )
A.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臂力 B.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C.验证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 D.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28分,每小题4分)
16.(4分)(2019春?崇川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两辆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了“追尾”,虽然后面B车的司机紧急刹车,仍撞击了A车,B车撞击A车的力 A车撞击B车的力(选填“>”、“<”、“=”),“追尾”后,A车驾驶员受到 (选填“安全气囊”、“安全带”、“汽车头枕”)的保护。
17.(4分)(2019?杭州二模)小徐同学要制作一个弹簧测力计,查阅资料后发现:在一定拉力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与伸长量成正比。他选用了甲、乙两种不同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弹簧受到拉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如图。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选填“甲”或“乙”),据图可得甲弹簧受到的拉力F与其伸长量△x的比值是 。
18.(4分)(2019春?崇川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雪在受外力挤压可以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冰的密度,小明利用冰的密度,測量出脚印的深度140mm和积雪的深度150mm,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为 g/cm3(ρ冰=0.9g/cm3)。
19.(4分)(2019?银川三模)一个桥头立着如下图所示的限重标志牌,其物理含义是 ;这座桥面受到的压力超过 N时,就可能发生危险。(g=10N/kg)
20.(4分)(2019?黄冈自主招生)一高尔夫球以二百多公里的时速水平撞击钢板。图为球撞击过程中的三个状态,其中甲是刚要撞击的时刻,乙是球的形变最大的时刻,丙是刚撞击完的时刻。之后形状不断发生变化,最终恢复到碰撞前的球形。在碰撞过程中,钢板对球的作用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球撞击钢板的作用力;球所发生的形变属于 (填“弹性”或“塑性”)形变;从运动的角度看,球的形状不断发生变化,主要原因是球上各部分的 不同。
21.(4分)(2019?温州一模)2019年温州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即将举行,下图是立定跳运时的分解动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听到监考老师说“可以开始考试”时,立即起跳。该反射活动的途径是:耳→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其中“大脑”属于反射弧中的 。
(2)甲同学在起跳时,两脚快速用力向后蹬地而使他腾空的原理是 。
22.(4分)(2019春?新吴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是研究重力方向的装置。现从图示位置将板缓慢放平,在此过程中绳与虚线(虚线与BC垂直)之间的夹角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实验中可知重力的方向总是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三.作图题(共3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3分)
23.(3分)(2019春?万柏林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向斜上方飞出的足球,不考虑空气阻力,请你画出足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24.(3分)(2019春?简阳市 期中)如图为老师演示的“敲击音叉弹乒乓”实验,请你作出乒乓球此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5.(3分)(2019春?徽县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沿着倾斜角为30°的斜面向上用50N的力拉小车,画出拉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3分)
26.(3分)(2019春?澧县期中)物理小组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拉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0.5
1
1.5
2
2.5
弹簧伸长量/cm
0
1
2
3
4
5
(1)探究得出的数据如表所示,请在图乙中作出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的关系图象;
(2)弹簧的伸长量为3.5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
N。
(3)由图象得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其受到的拉力成 。
(4)请你写出一条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的注意事项: 。
27.(3分)(2019春?营山县校级期末)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如图所示的是小明设计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
(1)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比较(a)和(c)两图,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3)他想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则应该选择图 和图 进行比较。
(4)通过比较(b)和(c)两图,能得到结论吗?答: ,原因是 。
五.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4分)
28.(4分)(2019春?仙游县月考)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最大的鸟是鸵鸟。若一只蜂鸟所受的重力是0.0196N,一只鸵鸟的质量为150kg。问:(g=9.8N/kg)
(1)一只蜂鸟的质量是多少?
(2)一只鸵鸟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9.(4分)(2019春?徐州期中)远距离货物流通大多采用集装箱运输,
求:(1)若该集装箱质量为2.5t,则重力为多少?(g取10N/kg)
(2)若该集装箱所用材料密度为2.5×103kg/m3,则该集装箱所用材料体积为多少?
30.(4分)(2019春?邳州市期中)豆腐是最常见的豆制品,相传为汉朝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主要的生产过程一是制浆,即将大豆制成豆浆;二是凝固成形,即豆浆在热与凝固剂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胶体,再用重物把多余的水分压出制成豆腐。一块被压实后的豆腐,质量为30kg,豆腐的密度为1.5×103kg/m3,g取10N/kg,求:
(1)豆腐所受到的重力;
(2)豆腐的体积。
第七章 《力》达标检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每小题3分)
1.【解答】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500N,故A错误;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m/s左右,故B错误;
C、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左右,故C正确;
D、中学生的鞋子的长度为25cm左右;故D错误;
故选:C。
2.【解答】
A、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0.05kg,两只鸡蛋的重力G=mg=0.05kg×10N/kg×2=1N.故A符合题意;
B、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50g=0.25kg,其重力G=mg=0.25kg×10N/kg=2.5N.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只老母鸡的质量约为2kg,其重力约为G=mg=2kg×10N/kg=20N.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张课桌的质量约15kg左右,其重力G=mg=15kg×10N/kg=150N.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解答】
用大小不同的力,以相同的方式作用于塑料尺的同点,塑料尺弯曲的程度不同,说明是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C正确。
故选:C。
4.【解答】A、用力踢足球,足球被踢飞,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力捏气球,气球被捏扁,气球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符合题意;
C、用力推铅球,铅球被推出,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力击排球,排球被扣回,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解答】弹簧测力计指示的力为:在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下,一端的拉力数值,两位同学沿相反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各用20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示数应为20N。
故选:B。
6.【解答】
A.每次使用弹簧测力计是都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不在零点的就要校零,故A正确;
B.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否则会影响实验的结果,故B正确;
C.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故C正确;
D.测量力的大小时,只要使用时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一致即可,不一定竖直放置,故D错误。
故选:D。
7.【解答】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为零时,重力也为零,所以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故选:A。
8.【解答】
A、由产生弹力的条件知,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才会产生弹力,不相互接触,无法产生弹力的作用,故A错误;
B、不接触的物体,不会产生弹力,接触的物体必须发生弹性形变,才会产生弹力,故B错误;
C、弹性形变与产生弹力没有先后关系,故C错误;
D、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不符合弹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互相挤压产生弹性形变。当然就可能发生相互的弹力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9.【解答】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越靠近门轴推门,越费力,可见是力的作用点会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0.【解答】
A、撑杆被运动员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与运动状态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力把圆柱形铁桶压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
D、投出的实心球沿弧线轨迹运动,即运动方向不断变化,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解答】
在小球运动路径旁放一磁体,小铁球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小铁球之所以做曲线运动,是受到磁力的作用,说明力可以改变了物体的运动方向,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2.【解答】
AD、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N;当钩码静止时,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钩码的重力G=F示=2N,其质量m===0.2kg,故A错误、D正确;
B、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不是钩码的重力,故B错误;
C、手提弹簧测力计提环的力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加上弹簧测力计的重力,故C错误;
故选:D。
13.【解答】
(1)图中有两个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并不省力,不能改变力的大小;
(2)由图可见,乙处于悬吊状态,乙由于自身的重力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向右的1.2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就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甲也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1.2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这个力,等于1.2N,故D正确。
故选:D。
14.【解答】
AB、由图可知,当质量都为8kg时,甲的重力为120N,乙的重力为40N,则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大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故A正确、B错误;
C、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120N时,与其质量m=8kg的比值为:=15N/kg,则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为:G=m×15N/kg,故C错误;
D、乙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400N时,与其质量m=8kg的比值为:=5N/kg,则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为:G=m×5N/kg,故D错误。
故选:A。
15.【解答】
A、在失重状态下,弹簧受到拉力时仍然会伸长,所以用拉力器(弹簧)可以锻炼臂力,故A正确。
B、虽然质量不会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但质量的测量需要借助物体的重力来进行,所以在失重状态下,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是无法实现的,故B错误;
C、物体在失重状态下,不能验证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问题,故C错误;
D、物体在完全失重状态下不受重力,所以无法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28分,每小题4分)
16.【解答】
(1)两辆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时,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撞击时B车对A车有力的作用,同时A车对B车也有一个力的作用,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A车驾驶员由于受到汽车头枕的保护,撞击时A车加速运动,A车驾驶员由于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相对于车向后运动,受头枕保护未严重受伤。
故答案为:=;汽车头枕。
17.【解答】因为甲弹簧和乙弹簧是弹性形变,通过观察图象可知,甲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6N,而乙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3N,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乙;当甲受到的拉力是6N时,弹簧伸长2cm,甲弹簧受到的拉力F与其伸长量△x==3N/cm;当乙受到的拉力是3N时,弹簧伸长4cm,说明乙受到的拉力虽小,但伸长的长度却长,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乙。
故答案为:乙;3N/cm。
18.【解答】
(1)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改变了雪的形状,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变成冰层,含有物质(水)的多少不变,质量不变;
雪在外力挤压下里面的空气被排出,剩下的就是冰,
同样质量的雪和冰,由于雪里还有一定体积的空气,所以,体积一定比冰大一些,
所以由ρ=可知ρ雪<ρ冰;
(3)由图可知V雪=3V冰,
根据ρ=可得,m=ρV,
由(2)知冰、雪的质量不变,即m雪=m冰,
ρ雪V雪=ρ冰V冰,
ρ雪3V冰=ρ冰V冰,
ρ雪=ρ冰=×0.9g/cm3=0.3g/m3。
故答案为:形变;小于;0.3。
19.【解答】(1)“20t”是限重标志,表示经过桥梁的车辆质量不得超过20吨;
(2)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这座桥面受到的最大压力:
F=G=mg=20×103kg×10N/kg=2×105N。
故答案为:经过桥梁的车辆质量不得超过20吨;2×105。
20.【解答】
高尔夫球在撞击钢板的过程中,钢板对球的作用力与球撞击钢板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高尔夫球形变后,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发生的弹性形变;
从运动的角度看,球的形状不断发生变化,主要原因是球上各部分的速度不同。
故答案为:等于;弹性;速度。
21.【解答】
(1)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的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当张虹一听到发令枪响时,立即起跑,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传导的途径是:耳(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神经中枢)→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效应器),因此,“大脑”属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
(2)甲同学在起跳时两脚快速用力向后蹬地,脚给地向后的力,同时地给人向前的力,这一现象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1)神经中枢;(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2.【解答】
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悬线OA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始终保持竖直向下的方向不变,将板BC缓慢放平时,悬线OA的方向不变,而虚线与BC垂直,所以在此过程中绳与虚线之间的夹角α将变小;
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故答案为:变小;竖直向下;地球。
三.作图题(共3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3分)
23.【解答】不考虑空气阻力,足球在空中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从足球的重心开始竖直向下作一条有向线段,用G表示,即为足球在空中所受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4.【解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乒乓球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如图所示:
25.【解答】拉力的作用点都在物体的边缘,方向与水平线夹角成30°向右上方,大小为F=50N,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3分)
26.【解答】(1)根据实验数据,利用描点法,绘制出图象如下:
;
(2)弹簧伸长量为3.5cm时,物质的质量m=175g,所以弹簧受到的拉力G=mg=0.175kg×10N/kg=1.75N。
(3)从图象可以看出:在一定限度内,各点的位置在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上。因此由此实验可得: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4)弹簧测力计读数时要看清使用的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垂直。
故答案为:(1)见上图;(2)1.75;(3)正比;(4)实验前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27.【解答】(1)该实验是通过钢片的弯曲程度来反映力的作用效果;
(2)图(a)和图(c)的实验中,力的作用点、方向相同,而力的大小(钩码个数)不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两图是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3)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应控制力的大小、作用点相同,改变力的方向,故应选择图(a)、(d)进行比较;
(4)图(b)和图(c)的实验中,力的作用点、大小都不同,而力的方向相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不能得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的结论。
故答案为:(1)钢片形变程度;(2)力的大小;(3)(a);(d);(4)不能;力的作用点和大小都不相同。
五.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4分)
28.【解答】(1)由G=mg可得,蜂鸟的质量:
m蜂===0.002kg=2g;
(2)一只鸵鸟受的重力:
G鸵=m鸵g=150kg×9.8N/kg=1470N。
答:(1)一只蜂鸟的质量是2 g;
(2)一只鸵鸟受到的重力是1470 N。
29.【解答】(1)该集装箱的重力:
G=mg=2.5×103kg×10N/kg=2.5×104N;
(2)由ρ=可得,该集装箱所用材料密度:
V===1m3。
答:(1)该集装箱的重力为2.5×104N;
(2)该集装箱所用材料体积为1m3。
30.【解答】(1)豆腐所受到的重力:
G=mg=30kg×10N/kg=300N。
(2)根据ρ=可得,豆腐的体积:
V=== 0.02m3。
答:(1)豆腐所受到的重力为300N;
(2)豆腐的体积为 0.02m3。
第七章 力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考点内容
命题趋势
1.力
★★★★
1.知道力的概念、单位、三要素、力的示意图,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 了解重力,了解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3. 了解弹力,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2019年力的作用效果、重力的影响因素、力的示意图出现机率比较大,题型多以选择填空题为主,弹力也都可能出现,题型是选择题,重力的计算与其他知识点综合;分值约4分。
2.重力
★★★
3.弹力
★★★
知识点一:力、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2)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还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5.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具体的画法:(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知识点二:弹力
1.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拉力、支持力、压力等都属于弹力。
2.力的测量
(1)测力计:弹簧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
注意事项:a.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最大量程;b.使用前先拉动挂钩几次,以免弹簧被外壳卡住;c.测量时,所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轴线的方向一致。
知识点三:重力
1.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大小: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是G=mg,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出来。g=9.8 N它表示__1_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3.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4.作用点——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对角线的交点。
5.注意: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能说成垂直向下;②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等。
易错点1 正确理解力的概念和力的相互作用性。
典例1:(2019?湘潭)《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错解】选B,理由:两个质量不相等的物体相互吸引时,总是质量小的物体靠近质量大的物体,因此质量大的物体的吸引比质量小的物体的吸引力大。
【析错】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正解】选C,理由: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木星的引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F1=F2,故C正确。故选:C。
易错点2 使弹簧伸长的力误认为是重力。
典例2:(2019春?凉州区期末)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
A.秒表的重力 B.秒表对弹簧的拉力
C.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
【错解】选C,理由:秒表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秒表受重力,这个力就是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
【析错】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对弹簧测力计施加力,弹簧测力计的长度就伸长,则该力的受力物一定为弹簧测力计。
【正解】选B,理由: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对弹簧测力计施加力,弹簧测力计的长度就伸长,则该力的受力物一定为弹簧测力计;A、秒表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秒表,故A错误;B、秒表对弹簧的拉力,受力物体是秒表,受力物是弹簧测力计,故B正确;C、弹簧对秒表的拉力,受力物体是弹簧,受力物体是秒表,故C错误;D、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秒表和测力计,故D错误。
故选:B。
易错点3 画力的示意图时,忽视线段的长短(力的大小)。
典例3:(2019?株洲模拟)在图中作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力示意图。
【错解】如下图:理由:弹力重力大小摩擦力不知,或谁大谁小无所谓。
【析错】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照画图的要求画出各个力。
【正解】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
由于物体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所以物体还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
过物体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过重心作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过重心作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如图所示:
知识点一:力的概念理解
典例1:(2019春?海淀区期末)2019年4月28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2019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中,中国选手马龙以4比1战胜瑞典选手法尔克,夺得冠军。如图所示,马龙站在领奖台上等待颁奖,此时马龙受到的力有( )A.重力、马龙对颁奖台的压力
B.重力、地面对马龙的支持力,领奖台对马龙的支持力
C.重力、领奖台对马龙的支持力
D.重力、马龙对领奖台的压力,领奖台对马龙的支持力
【考查方向】力的概念.
【名师点睛】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产生力的作用,一定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②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其中有一个发生变化,其作用效果就会改变;③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可能存在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马龙站在领奖台上,竖直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地球施加的竖直向下的重力、领奖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故选:C。
典例2:(2019春?简阳市 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拔河比赛正酣,甲队眼看胜利在望--绳子正缓慢匀速地向甲方移动!此时甲队拉绳的力F甲拉绳与乙队拉绳的力F乙拉绳的大小关系是:( )
A.F甲拉绳>F乙拉绳 B.F甲拉绳<F乙拉绳
C.F甲拉绳=F乙拉绳 D.无法确定
【考查方向】力作用的相互性.
【名师点睛】拔河比赛中两队对绳子的拉力等大反向,之所以甲获胜,原因是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摩擦力。
【答案】C
【解析】对甲、乙两队及绳子为一整体进行研究,水平方向的外力就是地面分别对甲、乙两队的摩擦力。整体从静止到运动起来产生了加速度,故受外力不平衡,由此可判断甲队所受摩擦力大于乙队所受摩擦力;F甲拉绳 与F乙拉绳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知识点二:力的作用效果
典例3:(2019?广西)“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下列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 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
【考查方向】力的作用效果.
【名师点睛】物体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阻力和重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足球在草坪上滚动时,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越滚越慢,故B不符合题意;
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符合题意;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到静止,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典例4:(2019?桂林)“梅西在发任意球时,能使足球由静止绕过人墙钻入球门。”该现象说明( )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考查方向】力的作用效果.
【名师点睛】注意题中的关键词:“使足球由静止绕过人墙钻入球门。”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答案】C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注意题中的关键词:“使足球由静止绕过人墙钻入球门。”
A、虽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是该现象不能说明该结论,故A不正确;
B、虽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但是该现象不能说明该结论,故B不正确;
C、梅西在发任意球时,能使足球由静止绕过人墙钻入球门(足球的运动状态不断变化),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知识点三:力的示意图
典例5:(2019?丹东)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带电小球静止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悬线为绝缘体,画出乙球受力的示意图。
【考查方向】力的示意图.
【名师点睛】(1)根据图示情景,对乙小球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按照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出各个力;
(2)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
【答案】见解析
【解析】分析可知,乙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沿悬线向上的拉力;同时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可知,乙小球受到水平向右的斥力。过乙小球重心,分别沿各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F拉和F斥表示,如图所示:
。
典例4:(2019?仙桃)如图所示,固定有磁体的小车A、B靠得较近,松手后两车都会运动。请在图中作出松手时A车受力的示意图(“O”点是A车的重心。不计车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
【考查方向】力的示意图.
【名师点睛】不计车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据此确定松手时A车受力情况,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作图。
【答案】见解析
【解析】不计车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所以松手时A车会受到水平向左的排斥力F斥,同时A车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支,三力的作用点都画在A车的重心O处,如图所示:
知识点四: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典例5:(2019?雅安)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N和6N,不计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则弹簧秤的计数为( )
A.4N B.6N C.10N D.16N
【考查方向】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名师点睛】弹簧秤在一对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合力为零,弹簧秤读数等于其中的一个拉力的大小。
【答案】B
【解析】解:物体B处于静止状态,所以B受力是平衡的,即:B端的力大小为6N;又因为弹簧秤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弹簧秤受力是平衡的,B端受到的拉力是6N,虽然A的重力是10N,但为了和B端受力平衡,A端绳受的力是6N,而弹簧秤的合力为零,弹簧秤的示数是钩上的拉力或是一端受到的力,所以示数为6N;故选:B。
典例6:(2019春?曲靖期末)如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N,量程是 N,钩码受到的重力是 N.
【考查方向】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名师点睛】弹簧测力计读数时,先明确其分度值和量程,再根据指针位置读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重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答案】0.2;0~5;2.6。
【解析】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上每一个大格为1N,分成5等份,则分度值为0.2N,其量程为0~5N,此时的示数F示=2.6N;
则钩码受到的重力G=F示=2.6N;故答案为:0.2;0~5;2.6。
知识点五:重力的影响因素
典例7:(2019?成都模拟)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判断重力方向”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1)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G与m的比值(N/kg)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
②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2)该组同学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操作如下。
①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 (变化/不变);剪断悬线OA,小球 (竖直/垂直)下落。
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 。
【考查方向】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名师点睛】(1)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需要测出重力及质量的大小,用到弹簧测力计及天平;分析表格中重力与质量的变化关系,当质量增大时,物体的重力大小也在同倍的增大,据此得出结论。(2)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来作答。
【答案】(1)①天平;弹簧测力计;②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2)①不变;竖直;②竖直向下。
【解析】(1)①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需要的测量重力及质量的大小,用到弹簧测力计及天平;
②从表中数据知:物体的质量增大几倍,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也增大几倍,重力大小与质量的比值相等,所以得到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①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由于受重力的作用方向保持竖直方向不变;剪断悬线OA,小球受到重力的作用会竖直下落。
②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故答案为:(1)①天平;弹簧测力计;②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2)①不变;竖直;②竖直向下。
知识点六:重力的计算
典例8:(2019?肥城市二模)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引力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16.若一根质量是1.5kg的金属杆被宇航员从地球带到月球,则:(g地球=10N/kg)
(1)金属杆在地球表面时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金属杆在月球表面时的质量是多少?
(3)金属杆在月球表面时受到月球引力大约是多少?
【考查方向】质量及其特性;重力的计算
【名师点睛】(1)已知金属杆的质量m,根据G=mg求出金属杆在地球上的重力;
(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3)根据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与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关系求出金属杆在月球上受到的引力。
【答案】(1)金属杆在地球表面时受到的重力是15N;
(2)金属杆在月球表面时的质量是1.5;
(3)金属杆在月球表面时受到月球引力大约是2.5N。
【解析】(1)金属杆在地球上的重力:
G=mg=1.5kg×10N/kg=15N;
(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位置则质量不会发生改变,即金属杆的质量仍然为1.5kg。
(3)由题意知,金属杆在月球上的引力: G′=16 G=16×15N=2.5N。
答:(1)金属杆在地球表面时受到的重力是15N;(2)金属杆在月球表面时的质量是1.5;(3)金属杆在月球表面时受到月球引力大约是2.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