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13 21:0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时间、发动者,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沙俄割占中国领土,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基本史实,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识读《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3.通过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等侵略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          ,扩大侵略权益。?
2.借口:       (英国)、“马神甫事件”(法国)。?
3.挑起国家:英国、法国。
4.时间:     年10月,英国炮轰    ,挑起战争。?
5.条约
条约 时间 签约国 主要内容
《天津条约》 1858年 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 外国公使进驻    ,增开汉口、    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    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通商章程 善后条约》 1858年 清政府与英、法、美三国 被迫承认    贸易合法化?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火烧圆明园
制造者:    联军。时间:    年。?
2.《北京条约》
(1)时间:    年。签订者:清政府与英、法两国。?
(2)内容: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    为商埠,割    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俄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    地区。?
(2)    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3)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加深。?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心主任王开玺在《英军焚毁圆明园原因辨析》中说“英军焚毁圆明园最终、最根本的原因,即是要对清帝及清政府进行最严厉、最直接、最深刻的精神打击与惩罚‘以表明吾人之愤怒’。其最根本的目的则在于,通过这一打击行动,迫使清廷从此彻底对外屈服,使中国彻底变成其殖民地”。因此王开玺认为英法联军是为了对清朝皇帝及清政府进行精神打击,使其对外国人更加驯服才焚毁圆明园的。
(1)圆明园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





(2)你同意王开玺关于圆明园被焚毁的原因所持的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三、课堂练习
1.政府给葛罗男爵的训令说: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的道路。这说明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
                
A.抢占殖民地 B.解决争端
C.促进清朝商业发展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下图是被大火焚烧后留下的建筑遗址,造成这一结果的国家是(  )

A.英、法 B.德、意
C.日、俄 D.西班牙、葡萄牙
3.在近代时期,时常可见外国军舰和商船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请问这种局面是从何时开始的?(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天津条约》签订后
C.《北京条约》签订后 D.《虎门条约》签订后
4.某同学用“北极熊的野心”来形容近代某国对我国北方领土的觊觎和侵占。“某国”是指(  )
A.日本 B.沙俄 C.印度 D.英国
5.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C.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北京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
四、达标检测
1.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并烧毁圆明园。他们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掩盖侵略罪行
B.掠夺圆明园财宝
C.以野蛮方式迫使清政府妥协
D.炫耀武力
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把沉重的震撼带给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下列史实能说明以上观点的是(  )
①战争爆发于1856年 ②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④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
——[法]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1)“夏宫”是指什么?“两个强盗”分别指谁?













材料二 



(2)阅读材料二,这是列强哪次侵华战争造成的结果?在此次战争中侵略者的罪行罄竹难书,它们能够屡屡得逞,再次验证了什么道理?我们应该如何做?










参考答案
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
(一)1.打开中国市场
2.“亚罗号事件”
4.1856 广州
5.北京 南京 长江 鸦片
(二)1.英法 1860
2.(1)1860 (2)天津 九龙司
(三)1.150
2.(1)长江中下游 (2)沙俄 (3)进一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1)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战争的性质一脉相承:对于英法来说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进行的是正义的自卫战争。
(3)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1)第二次鸦片战争。
(2)同意。因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期间及战后,英、法、美获取更多在华利益,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课堂练习
1.D 2.A 3.B 4.B 5.C
四、达标检测
1.A 2.D
3.(1)①圆明园;②英国和法国。
(2)①第二次鸦片战争;②“落后就要挨打”;③我们应当认真学习,练好本领,为民族复兴尽到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