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课时 物质的变化新课引入
以上三个变化有什么不同?
将纸撕碎将纸点燃将纸揉成一团
新课讲解
【实验】
液态的水产生水珠 无
(状态改变) 无
(形状改变)
变为蓝色粉末块状的胆矾粉末状胆矾液态的水新课讲解
一、物理变化
1、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特征: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3、形式:破碎、扩散、蒸发、凝固、挥发、状态改变、形状改变;
4、举例: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发等。
新课讲解
【实验】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有【讨论】实验3和实验1、2有何本质的区别?二、化学变化
新课讲解
1、定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
3、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4、举例: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新课讲解
【思考】电灯发光是什么变化?火柴燃烧发光又是什么变化? 注意:要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应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来判断,而不能只根据现象来分析。电灯发光是物理变化,火柴燃烧发光是化学变化。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新课讲解
1、区别:
【举例】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蜡烛熔化 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 化学变化同时
发生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熔化;
但熔化的过程中却不一定燃烧。2、联系: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归纳小结 1、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2、会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会从多角度观察物质变化的现象。强化练习1、硫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判断的依据是( )
A、产生蓝紫色的火焰
B、产生大量的热
C、块状的硫黄逐渐消失
D、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D 【方法点拨】根据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它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以此进行分析。
【解析】硫黄在氧气中燃烧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余均是伴随的现象,辅助判断,但不是根本依据。强化练习2、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制成冰雕 B、海水晒盐
C、纸张燃烧 D、石蜡熔化C 【方法点拨】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是指不同于原来物质的物质。
【解析】A、冰制成冰雕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强化练习3、下列诗词描述的影像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白玉为床,金做马(《红楼梦》)
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诗词选》)
C、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D、飞流直下三千尺(李白《望庐山瀑布》)C 【方法点拨】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析】A、白玉为床,金做马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说的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粉末状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D、飞流直下三千尺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布置作业下列变化中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属于物理变化?为什么?A、蜡烛燃烧 B、汽油挥发 C、食物腐烂 D、湿衣服晾干 E、石蜡熔化F、点燃煤气 G、弯曲电线 H、剩饭变馊 I、高粱酿酒 J、灯泡发光K、瓦斯爆炸 L、空调制冷 M、烧制陶瓷 N、酸雨形成 O、苹果腐烂P、露水消失 Q、海水晒盐 R、矿石粉碎 S、铁铸成锅 T、钢铁生锈课件13张PPT。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二课时 物质的性质新课引入
观察一瓶酒精,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说出酒精有哪些性质?无色
液态特殊气味0.8g/mL与水互溶易挥发能燃烧新课讲解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硬度、挥发性、溶解性等。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判断标准:是否要通过化学反应来表现。新课讲解
【思考】请描述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水的物理性质:
①常温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②4℃时,密度最大,为1g/mL;
③冰的熔点为0℃,水的沸点为100℃。
(2)水的化学性质:
水通电后能够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新课讲解
二、性质和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在表述中常常用“能”“会”“可以”“难”“易”等词来描述物质的性质。如“木材燃烧”表述的是化学变化;而“木材能燃烧”表述的是化学性质;“汽油挥发”表述的是物理变化,“汽油易挥发”表述的是物理性质。新课讲解
三、运用物质的性质解决问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性质:氧气能供给人呼吸
用途:氧气可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登山、潜水、航空等领域。决
定新课讲解
2、进行物质的鉴别氧气?
二氧化碳?新课讲解
【思考】怎样区别两包固体:铁粉和硫粉。
①看颜色,黑色的是铁粉,黄色的是硫粉;
②闻气味,有刺激气味的是硫粉,无味的是铁粉;
③用磁铁吸引,能被吸起来的是铁粉,不能被吸起来的是硫粉;
④点燃,在空气中能燃烧的是硫粉,不燃烧的是铁粉。铁粉硫粉归纳小结 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
2、会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应注意从概念出发来判断,还应注意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对应关系。强化练习
1、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无水酒精洗手机屏幕 B、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
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食盐 D、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迹B 【方法点拨】明确物质的用途依据物质哪些性质,然后根据化学性质的概念进行判断。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解析】A、无水酒精可以溶解手机屏幕上的赃物,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属于物理性质;B、水垢不易溶解于水,但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的盐,故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是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C、食盐易溶解于水,可用水溶解后洗净,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属于物理性质;D、植物油不易溶解于水,不能用水洗净,可用汽油洗去,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属于物理性质。强化练习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石蜡受热熔化是化学变化
B、铁丝燃烧是物理变化
C、CO的熔、沸点低是物理性质
D、金刚石的硬度大是化学性质C 【方法点拨】区分变化和性质。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来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根据是否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解析】A、石蜡受热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A错误;B、铁丝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B错误;C、CO的熔、沸点低,物质的熔沸点是物理性质,C正确;D、金刚石的硬度大,硬度是物理性质,D错误。强化练习
3、下列关于氧气的“自述”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我能让铁生锈
B、我能使食物腐烂
C、加压降温我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
D、我能供给呼吸C 【方法点拨】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解析】A、能让铁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B、能使食物腐烂,是利用了氧气的氧化性,是化学性质;C、加压降温我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D、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布置作业
认识一种物质应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等方面入手,请你根据生活经验,说说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有哪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