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13 23:3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看一看 辨一辨
1.对比两幅图,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的大国形式有什么变化?
2.春秋时期的哪一大国消失了呢?
一、战国七雄
形成:

三家分晋: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
田氏代齐
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西南北到中间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一、战国七雄
争霸战争

兼并战争
战争四大特点


战争规模大
参战兵力多
交战区域广
持续时间长
一、战国七雄
典型战役
鬼谷子
庞涓
孙膑
减灶诱敌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一、战国七雄
典型战役
负荆请罪
纸上谈兵
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秦国成为最强大诸侯国
一、战国七雄
战争推动了军事的变革
二、商鞅变法

景 经济
方面 铁质农具和牛耕在农业上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出现了大量的私田
政治
方面 新兴的地主阶级实力壮大,想实现将私田合法化
军事
方面 各国为了在兼并战争中取胜,主张变法以求富国强兵
二、商鞅变法
秦孝公发布《求贤令》
商鞅
立木为信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二、商鞅变法


上 ①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人管辖
②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③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④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上 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多,布帛多的可免除徭役
③统一度量衡
军事上 ①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意义: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为秦国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二、商鞅变法
秦国农民
秦国地主
秦国士兵
秦国贵族
改革一定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
二、商鞅变法
商鞅被车裂
1.商鞅被车裂,是不是说商鞅变法使失败的?
不是。变法成功与否不决定于变法者的生死,只要要看变法有没有去的取得预期的效果。
1.商鞅变法给我们的什么样的启示
变法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变法并不会一帆风顺,一路上必将充满各种艰难险阻,变法者需要一往无前的勇气,同时也要处理好各种矛盾。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秦国太守·李冰
都江堰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天府之国”—成都平原
1.“三家分晋”是指( )( )( )三家瓜分晋国
2.战国七雄指的是( )( )( )( )( )( )( )
3.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 )
4.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国国君是( )
5.列举出商鞅变法的内容( )( )( )( )
6.都江堰的修建者是( )的( )
8.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是( )
9.商鞅对我们的启示。










马陵之战
桂陵之战
长平之战
秦孝公
确立县制
奖励耕织
奖励军功
统一度量衡
战国时期秦国
李冰
成都平原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为秦国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7.商鞅变法的意义:
变法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变法并不会一帆风顺,一路上必将充满各种艰难险阻,变法者需要一往无前的勇气,同时也要处理好各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