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第4课 美术作品中的比例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第4课 美术作品中的比例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0-14 06:2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美术中的比例

学科
(版本)
美术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了解黄金比例的基本知识,能够有意识发现生活中的比例。
2、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利用比例关系,设计一个花瓶,提高设计能力。
三、学情分析
这一年龄段的学生通过多年的美术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空间知觉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大多数学生知道比例来源于数学,并能通过观察美术作品直观地感受到作品中的美感,适时地补充一些比例知识,会使他们感受到美术作品中的奥妙,必然能够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同时享受创作过程中的快乐。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认识黄金比例,能在生活中发现比例的美,会用比例知识分析、欣赏物品。解决措施:通过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观察比实地测量,让学生轻松掌握。
教学难点:
创作具有比例美感的花瓶。
解决措施:通过讲解与现场示范,让学生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并进行实地的尝试,设计富有黄金比的花瓶。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导入环节
引出课题
测量学生两臂间的距离,说出学生的身高。
测量学生头长,告诉学生头长与身体之比1:7。
学生通过自己的头部长度得知自己的身高,让学生觉得比例很神奇。
初步感知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1、体会中国画中的比例知识
欣赏名画《溪山行旅图》
? 过渡句:在美术中运用比例知识,其实在我国古代的绘画中就已经体现出来了。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我国山水画中的杰作——《溪山行旅图》。
提问:这幅画中有什么内容?(高山、树、亭台楼阁、行进的人马队)、画面中,谁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谁,最小的是谁?
? 小结:在古代绘画中就已经归纳出:丈山、尺树、寸马、豆人的比例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找出中国画得比例知识
结合文字,使学生图文并茂,轻松掌握中国画的计量法则,丈山、尺树、寸马、豆人。
讲授部分
2、欣赏、了解人体比例知识
欣赏达·芬奇的《维鲁维斯的人》
引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了解人体比例关系。
(1)人在站立和伸展四肢时,有何比例关系??(2)人体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比例关系(3)分析什么是黄金分割比。黄金分割的知识:请同学们齐读小资料: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0.618:1的比例分割称为黄金分割,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美观而得名。
人的身体:以人的肚脐为黄金分割点,如果人的身体比例接近黄金分割比例,则这人身材很好
了解人体的比例关系
运用白板中的圆规与图形,使学生清晰可见圆形与方形在身体中的比例,并通过画线引出人体中的黄金比,解决了教学的难点。
3、生活中比例知识的运用
1、在生活中这种比例关系无处不在,就如我们使用的美术书来说,它的宽和长的比例就接近黄金比。不信大家就亲自量一量。宽:18.5cm,长:26cm
。宽:长=0.618:1。
2、想一想身边还有什么物品具有黄金比?如:作业本、电视、书桌、窗户、画框等。
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用尺子进行测量,并借助计算器功能,大大节省了教学时间,给学生一次实地考察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解决教学重难点
难点解析
1、欣赏花瓶,想一想花瓶中存在哪些比例关系。
2、请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找出瓶子的黄金比。
3、分析瓶子的比例关系。
自主学习,共同探究
通过学生的观察、测量,让学习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与实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示范引导
难点简单化
教师示范花瓶的剪纸的方法
外形的设计。
比例的把握。
“黄金分割比的确定。”
图案装饰。
观看分析
(通过教师的示范,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并对不同学生的理解与能力进行分层教学,通过直观的视觉大大降低教学的难度。)
艺术实践
理论联系实际
师:“创作剪纸之前,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打算剪什么样式的花瓶,如何划分“黄金比”线段?”
作业:运用今天学习的比例知识,设计一个具有比例美的花瓶。
制作方法与步骤:?
1、确定花瓶的外形以及各部分比例。
2、用对折法剪花瓶。
3、装饰花瓶(用彩笔画青花瓷的效果或用蜡笔涂色)。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交流想法并进行艺术创作。
把学生的作品一一放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
展示评价
相互学习
设计完成的作品,将自己的作品粘贴到花瓶博览会中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自己花瓶中的黄金比。
2、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花瓶。
观看同学作品,找出花瓶中的不同比例,开展自评、互评等活动。
黑板与白板相结合,体现资源的多样性
拓展学习
欣赏古今中外的建筑《巴黎圣母院》,找一找图中运用了哪些比例知识
拓宽学生知识面
使学生清晰可见图,更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