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混合运算(一)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含有同级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方法,正确地列脱式进行计算。
2. 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认真审题等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乐于探究数学奥秘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 理解含有同一级运算中算式的运算关系,能够表达算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54+16+25= 74-28-32=
(1)学生独立完成,要求书写工整,计算准确。
(2)师:连加、连减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是按照从左往右的计算顺序计算的。)
2.引入新课。
喜欢阅读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阅览室,感受阅读的乐趣,同时发现藏在阅览室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只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1)出示例1,读题,理解题意。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怎样算出预览室有多少人?要先算出什么?
(2)反馈交流,总结加减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53-24=29????????53-24+38=67?
29+38=67??
问题: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和刚才的复习题有什么不同?
(3)探究合作,学习脱式计算书写格式。
板书: 53-24+38
师:仔细观察,说说这道题有哪些运算符号?
引出:这道题是加减混合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像这样的混合运算题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混合运算(一)。
①学生讨论探究:我们怎样书写才能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每一步的结果呢?(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方法)
②学生写出计算步骤,算出结果,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③教师针对学生的板演进行讲解:像这样的混合运算,都是综合算式,为了便于看出运算顺序,可以写出每次的运算结果,采用“脱式”的计算形式。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53-24+38
↓
=29+38
=67
强调脱式计算过程的书写:在脱式计算时要先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然后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等号要对齐。
④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我们是怎么算的啊?第一步表示什么?第二步呢?
⑤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学生重新再写一遍)?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
让学生比较清楚地阐述自己解决书写的方法和思路,为下面动笔书写做好铺垫。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法为他们交流提供了依据,结合运算顺序来理解更自然、更深刻。对学生来说降低了难度。学生按照老师讲解的方法再次进行计算,让学生更清楚脱式计算的运算顺序及书写过程。
(4)尝试练习。
先说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64+26-16 23+6-11
2.类推学习乘除混合运算。
(1)出示:15÷3×5 问:这道题和刚才又有什么不同?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并说说为什么?教师板书出综合算式。
(2)归纳运算顺序。
①学生说说在算式中既有乘又有除时,按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②教师引导归纳: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法和除法,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巩固深化。
先说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8÷4 72÷8÷3
3.对比归纳。
(1)说说刚才学习的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引导归纳: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设计意图】
本环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同级混合运算的特点,再进行计算。学生在“一尝试二深化三归纳”的过程中,真正达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目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一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先看题,弄懂题意,再独立完成。强调:每一步的得数要“一一对应”写在指定的方框里。选择其中一道进行脱式计算。
3. 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指导学生仔细分析和思考。先判断,再改错。
四、归纳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