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1000以内数的组成与读写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经历1000以内数的数数、拨数、读数和写数的过程,学会读写1000以内的数,掌握1000以内数的组成。
2.使学生初步体会1000以内数的读写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感。
3.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到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
2.建立数位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一填。
(1)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一百是( )。
(2)93读作( );四十六写作( )。
2.数一数。
(1)在二百八十六的后面连续数出6个数。
(2)下面这些小正方体共有( )个。
二、讲授新知
1. 教学第76页例2。
出示例2主题图,你有什么好办法数出图中有多少个圆点?先估一估。
(1)先数出一竖行有10个,10个十就是100,圈出100,同样数出100再圈起来,2个一百是二百,与三十五合起来是二百三十五。
(2)借助小棒。
(3)出示计数器。
教师出示计数器并进行如下提问:
①从右边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各表示什么数位?
②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4)教师分别在计数器的百位、十位、个位上各拨上1个珠子。提问:百位、十位、个位上的1个珠子各表示什么意思?
讨论:如何在计数器、数位表上表示235这个数。
小结:每个珠子所在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意思也不同。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践的操作,利用计数器、点子图和小棒,使学生从各个方面认识数,体验到表示数的多种形式,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2. 教学有“0”的数的读写及组成。
中间有“0”的数304。
末尾有“0”的数320。
师小结有“0”的数的读写:像205、304、501这样“0”在中间的时候,我们就要读“零”。像340、200、1000这样“0”在末尾的时候,就不读,但一定要写上“0”占位。
3. 师总结:我们读写1000以内的数时,应从高位起。读数时,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中间有“0”就直接读“零”。末尾不管有多少个“0”都不读。写数时,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都没有,就写上“0”占位。
4. 教学例3。
引导学生看右图:让学生说出有多少个彩点?(提示:可采用一百一百地圈,看看有多少个一百就行了)。
师: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师小结:一千里有10个一百,每个一百里有10个十,10个十是100,所以一千里有100个十。
【设计意图】
借助彩点图让学生充分地数、圈、填,在活动中感悟1000有多大,之后呈现数轴,通过填数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千”及其百、十的关系的认识。
三、知识运用
1.填一填(完成课本第77页的做一做第1、2题)。
(1)请两位学生板演,再请学生读出并且说出数的组成。
(2)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师集体订正。
2.附加练习。
(1)写出下面各数。
图中有五百八十二朵花。
这片树林有八百零六棵树。
(2)读出下面各数。
我国野生大熊猫数量不超过1000只。
我国野生金丝猴数量在760只左右。
3.涂一涂,画一画。
(1)给三百六十八个小方格涂上颜色(练习十六的第5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交流、汇报,集体订正。
(2)读数,并在计数器上画珠子。
624 305 1000
4.在右侧的图上标出340、650和990。(练习十六的第1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互相检查。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有了什么样的收获?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