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平行与垂直 第 1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
目标
1.理解平行与垂直这两种特殊的直线间的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平行线和垂线。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归纳等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初步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活动过程中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
重难
点
1. 正确理解 “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平行线”、?“垂线”等概念。
2. 理解垂直与平行概念的本质特征。
教学过程:
一、画图感知
1.复习旧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那直线有什么特点呢?(没有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
2.想象操作。
这儿有一张纸,如果把这张纸看作一个平面,这个面无限扩大,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一条直线。想一想,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你能在纸上画出想象中的两条直线吗?
【设计意图】
让学生观察、想象无限大的平面,为理解“同一平面”进行铺垫。通过想象、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表象,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平行。
(1)展示交流。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自主分类。
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吗?你会怎么分?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形成共识。
强调:第②种情况,两条直线看似不相交,但通过延长后实际上是相交的。第⑥种情况,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也是一种特殊的位置关系,也是相交。
相交:①②④⑥
不相交:③⑤
(3)认识平行。
① 感知平行的特点。
出示第③种情况。
这两条直线有什么特点?(不相交)想象一下,再画长点,会相交吗?无限延长,会相交吗?
【设计意图】
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分类、讨论、比较等多种活动,体会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平行的表象,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平行线的概念。
② 揭示平行的定义。
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你认为在这句话中哪些词应重点强调?(同一平面,永不相交)为什么?
教具演示“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交系”。
教师强调:平行线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不是单独存在的,可以说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也可以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③ 介绍平行符号。
出示三组不同位置的平行线。
这三幅图中的直线a与直线b都互相平行,我们用符号“∥”来表示平行,记作:a∥b,读作: a平行于b。
体验生活中的平行现象。
请同学们说说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平行线?
2. 认识垂直。
(1)揭示垂直的概念。
出示第①②④⑥种情况。
仔细观察相交的情况,还可以分类吗?根据什么分类?
相交的两条直线都有四个夹角,如果借助工具来量一量,你又有什么发现呢?(有的是直角,有的不是直角。)
小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出示三组垂线。
观察这三幅图,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呢?(垂直要看两条直线是否相交成直角,与怎样摆放无关。)
(2)介绍垂直符号。
垂直和平行一样,也可以用符号表示,就是“⊥”,这里的直线a与b互相垂直,记作:a⊥b 读作:a垂直于b。
(3)感受生活中的垂直现象。
生活中我们还会常常遇到垂直的现象,你能举出生活中一些有关垂直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借助三角尺、量角器去度量两条相交直线组成的角分别是多少度,然后通过观察、交流,明确两条直线是否垂直的关键是看它们相交所成的角是否是直角,与两条直线放置的方向无关。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57页做一做。
2. 判断。
(1)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
(2)两条直线相交,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
(3)如下图: 直线b叫垂线。 ( )
(4)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 )
3. 完成练习十第1、2、3题。
第1题,学生独立尝试,集体交流,使学生体会到几何图形中也有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现象。
第2题,学生动手摆一摆。
如果把小棒看作直线的话,会有多少条直线跟它们平行或垂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第3题,学生动手折一折,展示折法。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