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合理安排时间-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合理安排时间-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14 15:0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合理安排时间 第 1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形成最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难

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2.提高寻找最优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用爱迪生的名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在家都有做家务吗?你们都做过哪些家务?如果你妈妈让你帮助烧开水和扫地,你会怎样安排这两件事?
2.下面的事情哪些可以同时做?
三岁小孩上楼梯、数数、猜谜语。
看电视、泡脚、洗脸。
写作业、吃苹果、听音乐、踢足球、关灯睡觉。
3.介绍华罗庚及他的“优化法”。
【设计意图】
简单而平实的导入把课堂和生活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我们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正是我们生活中要用到的,这样的学有所用,才能使学生更有积极性。
二、讨论分析,设计方案
1.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李阿姨到小明家来做客。
2.从图中你收集到了什么信息?怎样理解“怎样才能使李阿姨尽快喝到水呢”这个问题?理清程序和相关时间:烧水8分钟,洗水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接水1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
3.设计方案:
(1)老师提出设计要求:小明需要做这么多事啊!请你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并算一算你们合理安排的方法需要多长时间?
(2)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回了解情况。
(3)展示各小组的设计方案。
说说你们是怎样安排工序的?(教师板书每种方案和时间)
①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11分钟)
②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14分钟)
③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12分钟)
(4)比较上面的方案,你认为哪一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
想一想,为什么做同样的事情,工序不同,所用的时间就不一样呢?
预设:第一种,因为用的时间少,烧水的同时洗茶杯、找茶叶,同时做了3件事,所以更节省时间。
小结:合理安排时间,不仅要考虑哪些事情应该先做,而且还要考虑能同时做的事情要安排同时进行,这样就能节省时间。板书:同时进行,那么,像这样能让客人最快喝上茶的方案,我们把它称为“最优方案”。
上面①③这两种方案都是通过同时做几件事才节省时间的。③的方法是同时做了两件事,而①的方法是同时做了三件事,所以最节省时间。看来我们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就越短。在生活中,不仅仅是沏茶,还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用同样的理念去解决。
【设计意图】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观察、推理、交流、对比的活动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优方案。
三、巩固练习,增强体验。
1.小方每天晚上睡觉前要做这几件事:
关闭电灯、电视等电器1分钟,写作业30分钟,看电视15分钟,泡脚5分钟,洗漱5分钟,喝奶3分种。怎样安排最节省时间?用几分钟?
(1)读题目,明确题意。
(2)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案。
(3)选择出最优化的方案。
2.教材105页做一做第1题:我感冒了,该怎样安排。
独立完成,小组评议。
3.完成练习二十的1题。
提问:这一题可以从几个方面设计行走路线?
讨论:比较两种方案所需时间的长短。
【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同学们再一次的感悟到生活与数学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更加深刻的认识科学并合理安排事情的真谛。
四、总结升华,强化认知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要做很多事情。如能合理安排,可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希望大家应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合理地安排自己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生活工作,希望你们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做一个同伴爱戴的人,把集体的事放在第一位!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