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角的度量 第 2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
目标
1.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会比较角的大小。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2.学生经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概括量角的基本步骤,形成量角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
点
1.掌握量角器量角的步骤和方法。
2.用量角器正确地度量角的度数。
教学过程:
一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现在,请同学们画一个角。
同桌之间比较一下,谁的角比较大?
师:觉得自己画的角比较大的同学请举起手来。到底谁画的角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二、探究新知
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讲述:把圆平均分成36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位是“度”。板书:度 。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因此“1度”,可记作1°。
2.认识量角器
师:测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这就是一个量角器。(出示量角器图)
(1)学习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称。
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小组合作)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时解释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
板书:中心点、0刻度、内刻度、外刻度
(2)即时练习。
①在量角器上找到相应的刻度。
内刻度:找到55°、75°、130°、180°的角
外刻度:找到80°、15°、180°的角。
②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1题。
【设计意图】
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会找到相应的刻度。
3.学习角的度量方法。
(1) 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1°的角,请仔细观察手中的量角器,看看10度、30度、45度、60度、90度、120度的角有多大。(同桌合作交流)
(2)出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两个角。
(3)用量角器测量角1的大小。
(4)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角1的大小。
(5)教师归纳方法:
两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一看数: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6)学生独立测量角2的大小,同桌交流测量结果,老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7)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3题。(小组合作)
(8)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测量的过程。
【设计意图】
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比较角的大小。
学生测量教材第41页做一做的第2题,并讨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板书: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的叉开的大小有关。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七的第2、3题。(重点指导学生量角的操作技能。)
2.练习七的第4题。(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度量感受对顶角相等的数学特性,强化各类角之间的联系。)
3.说出每个钟面上的时间,量出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度。
60° 90° 120° 150°
4.先估计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再量一量各是多少度。
5.练习七第十题(通过估与量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中角的特点,如正方形对角线将直角分成两个45°的角,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相等,都是60°。)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