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第 2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
目标
1. 通过尝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学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
重难
点
1.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及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2.因数中间的0是否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口算。
32×30= 8×130= 6×50= 24×20=
2.口算后提问。
(1)说一说6×50与24×20的口算是怎样想的?
(2)上面的口算题有何特点?(其中一个因数是整十数,末尾都有0)
(3)揭题并板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整十数乘法的口算,让学生找到简便方法,也是为今天的新课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出示(1)160×30=
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演示计算过程: 1 6 0
× 3 0
小结: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2. 练一练:
教材48页做一做第1题。独立计算,集体讲评
3.出示(2)106×30=?
先让学生自己试一试。然后学生反馈时讨论:
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写成:
1 0 6 1 0 6
× 3 0 × 3 0
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小结:当一个乘数的中间有0,另一个乘数的末尾也有0时,我们可以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4. 练一练:
教材48页做一做第2题。独立计算,集体讲评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进一步加强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同时注意书写格式,更重要的是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
1. 练习八第3、6、7、8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时打草稿,集体订正。
2. 练习八的4、5、10、11题。
提醒学生理解题意,仔细审题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知识拓展
1. 练习八第12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试做,师讲评集体订正。
2.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8页的“你知道吗?”
五、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