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积的变化规律的练习 第 4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
目标
1.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灵活的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提高计算的技能技巧。??????????????????????
2.能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在运用变化规律时,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
重难
点
1.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找出规律再填空。
16×17=272 16×68=( )
16×34=( ) 16×85=( )
16×51=( ) 16×102=( )
2.一块长方形绿地的面积是560平方米,宽是6米,现在宽要增加到18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二、概括规律
1.算一算,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8×24=432
(18÷2)×(24×2)=
(18×2)×(24÷2)=
2.小结:在一道乘法算式里,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积不变。
3.你能根据刚才的规律,再写出两个算式吗?
4.巩固练习。
(1)比一比,谁收获的南瓜最多?根据8×50=400,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16×50 24×50 8×25
64×50 32×50 16×25
(2)观察规律,连一连。
(3)两个数相乘结果等于480的算式有很多,例如60×8=480,你能写出六个这样的算式吗?
【设计意图】
先让学生计算、观察发现规律,再通过练习验证规律,得出结论。同时还可以根据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对以后的简便计算有帮助。
三、学以致用
1.判断。
(1)一个因数乘以5,另一个因数除以5,积不变。( )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10,积也乘以10。( )
(3)一个因数扩大4倍,积一定扩大4倍。( )
2.填空。
(1)货车在普通公路上是以每小时行驶50千米,3小时可以行( )千米;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是货车的2倍,小轿车用同样的时间可以行( )千米。
(2)一个长方形,如果长不变,宽扩大5倍,那么它的面积( )如果宽不变,长缩小8倍,那么它的面积( )。
3.练习十九的第6题。
指导学生理解因数和积的关系后,再让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
4.练习十九的第10题。
根据第1题的积,找规律填出其他题的得数,然后集体订正。
5.拓展提升。
两个数的乘积等于80,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除以2,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练习,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课堂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