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单价、数量和总价 第 5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事例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2.结合具体问题情境,分析“单价、数量与总价”三量之间的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
重难
点
1.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等概念,归纳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2.构建数学模型:“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理解含义
1.出示超市图,让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了解的物品的价格。
2.出示例题4:
(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
(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
3.引导学生仔细看题,问: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这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怎样的问题?
4.小结: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购买商品的多少叫做数量;一共花的钱数叫做总价。
5.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单价、数量、总价。
二、探索新知
1.问:谁能解决这两道题中的问题?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评议,并板书。
3个篮球的总价是80×3=240(元)
4千克鱼的总价是10×4=40(元)
3.小组讨论: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4.师生小结:单价×数量=总价。
5.讨论:怎样求单价和数量?(总价÷ 数量=单价;总价÷ 单价=数量。)
【设计意图】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三个概念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发展学生的建模思想。
三、知识运用
1.尝试练习。(学生逐题独立完成,每题完成后集体评议,并说出关系式。)
(1)买7个单价为58元的足球,一共用去了多少钱?
(2)一盒铅笔芯的单价为3元,81元一共可以买多少盒这样的铅笔芯?
(3)学校图书室买了6本同样的故事书,一共用去108元,每本故事书多少元?
2.完成教材52页做一做第2题。
3.填一填。
(1)( )件商品的价钱叫它的单价。
(2)买了3件衣服花的钱可以看成( )。
(3)已知总价和单价,可求出( ),它的数量关系式是( )。
(4)10元钱买了5本练习本,10元钱可以看成是( ),5本可以看成是( )。
4.选择。
(1)一张门票的价钱为54元,买5张门票需要多少元?问题求的是( ) ① 总价 ② 单价 ③ 数量
(2)小胖想买运动装,上衣每件60元,裤子每条40元,买2套一共需要多少钱?算式是( )。
① 60×2 ② 60×2+40×2 ③ 60+40 ④ 60+40×2
(3)学校图书馆买来《少儿百科全书》12本,每本24元,后来又添买了5本,一共用去多少元?列式不正确的是( )
① 12×24×5 ② 12×24+5×24 ③ (12+5)×24
5. 完成练习九的第8题。
先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图意,然后再解决有几种买法这个问题。
6.拓展升华。
小胖去文具店买文具,不小心把购物发票弄脏了,你能帮他算出笔记本每本多少元吗?
物品名称?
单价?
?数量
?总价
?笔记本
??
?6本
183?
钢笔?
?75元
?1支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练习,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所学知识得到落实并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又有何收获?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