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1.明代江南地区的一些土地所有者,不再满足于把土地出租,而是雇工经营全部或部分土地,他们亲自管理生产,非常注意作物配置和生产过程的合理化。由此可见,明代江南地区( )
A.新的经济因素滋生 B.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C.放弃传统经济模式 D.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剧变
解析 根据材料“雇工经营全部或部分土地,他们亲自管理生产,非常注意作物配置和生产过程的合理化”,可知是使用雇工劳动,这是一种新型经营方式,因此B项正确。
答案 B
2.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它反映出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
A.出现农村集市 B.出现坊市分置
C.商业市镇兴盛 D.边境贸易繁荣
答案 C
3.据不完全统计,明代兴修水利工程达2 270处,清代更是多达3 234处。此外,遇到灾荒,明清两朝还实行救灾赈灾、减免农业税等政策,帮助农民度过饥荒。由此可见,明清时期( )
A.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备 B.水利工程事业发达
C.重农抑商政策空前强化 D.积极贯彻重农政策
解析 材料不能说明清时期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备,故A项错误;明清两朝不只修建了一些水利工程,还有其他一些利农政策。水利工程事业发达不全面,故B项错误;材料只说的农业,没有涉及商业,故C项错误;据材料“据不完全统计,明代兴修水利工程达2 270处,清代更是多达3 234处。此外,遇到灾荒,明清两朝还实行救灾赈灾、减免农业税等政策,帮助农民度过饥荒”可以得出明清时期积极贯彻重农政策,故D项正确。
答案 D
4.“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可以用来反映( )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
C.王阳明的“心学” D.朱熹的天理论
答案 C
5.“夫道者,路也,不止一途;性者,心所生也,亦非止一种已也。”对李贽此语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追求个性与人格独立 B.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
C.受到读书人普遍赞誉 D.基本否定了程朱理学
解析 根据题目中“性者,心所生也,亦非止一种已也”,强调的是个人的独立和个性的释放,故A项正确;明朝后期中国还未出现资产阶级,B项错误,明朝李贽的思想属于异端,C项错误,材料中李贽强调人性的多样性是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挑战,D项错误。
答案 A
6.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代表明清文化突出成就的文学艺术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反映清代文学艺术成就和特点的是( )
A.《三国演义》和秦腔 B.《水浒传》和昆曲
C.《红楼梦》和京剧 D.《西游记》和汉调
解析 明清时期文化艺术出现新的发展,以小说、戏曲作为主要题材。《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高峰,代表着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京剧产生于清朝时期,是中国的国粹。
答案 C
7.科技进步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
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A.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
解析 蔡伦改进造纸术发生在东汉,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是在南北朝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在北宋时期,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是在明朝时期,因此正确顺序是②①④③。
答案 A
8.我国古代的中医文化辉煌灿烂,惠及后人,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属于中医学著作的是( )
①《本草纲目》 ②《天工开物》 ③《伤寒杂病论》 ④《九章算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解析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被誉为“中医临床医学之祖”;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天工开物》为手工业方面著作;《九章算术》则是数学方面的著作。因此,答案为C。
答案 C
9.右图是我国古代一部科技巨著的封面。该著作的作者是( )
A.李时珍
B.宋应星
C.施耐庵
D.曹雪芹
解析 《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答案为B。
答案 B
10.一位先驱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学者称他为“地球上出现的第一位‘世界公民’”。他指的是( )
A.孔子 B.苏格拉底
C.利玛窦 D.徐光启
答案 C
11.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著名历史学家黄宗智却认为,这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经济总量在不断减少,没有发展
B.中国经济总量在不断增加,但仍以传统经济为主
C.中国经济总量将要被英国超过
D.“劳动生产率”水平在增长,但总量在下降
答案 B
12.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解析 材料反映市镇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商品经济发展所导致。
答案 B
13.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把一空间命名为“集市社会”,它犹如一个蜂窝,每一个蜂窝以一个市镇为中心,由此向四方伸展出一些小路(有时是水路),通向周边的一二十个村子;村落无法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这种“集市社会”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结构的封闭和紧密
B.城镇在农村生活中的纽带作用
C.地方自治模式在中国的普及
D.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日益加强
解析 材料反映了城镇在农村生活中起到了纽带作用,将周边农村连接起来,因此B项正确。
答案 B
14.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赵翼说:“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以下观点最符合两人的共同主张的是( )
A.严厉抨击明代八股取士之害
B.强调“经世致用,学以济世”
C.讥讽士人专注于研究文字
D.批评矛头直接指向君主专制
解析 材料中黄宗羲和赵翼都批判了理学使读书人崇尚空谈,没有真才实学,因而主张“经世致用,学以济世”。
答案 B
15.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异彩纷呈。明清涌现出著名的四大小说,其中更有一部大历史境界的“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它是( )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水浒传》 D.《西游记》
解析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故A项错误;《红楼梦》是一部“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通过贵族家庭的变故,揭示了专制帝国和封建社会由强到弱的必然命运,故B项正确;《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故C项错误;《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故D项错误。
答案 B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清绘画中另一值得瞩目的发展是民间绘画的书籍版画插图和年画的繁荣兴盛。由于小说戏曲创作和演出的活跃,及手工业的突飞发展,推动刻书行业勃兴,书籍刻印精益求精,借插图以吸引读者,举凡经史文集、科技著作、地理方志,特别是小说戏曲大多附有插图,绘形写景,备极生动,运刀雕版,明快刚健,或细如擘发,或拙如画沙,由于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艺术成就颇高。
——薄松年《中国绘画》
材料二 由于套版印刷技术比较复杂……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被普遍应用。到了明代后期,才开始盛行起来……明代弘治以后,特别是万历天启年间,反映市民生活的戏曲小说风行。为了扩大销路,这些书又都附绘木刻插图,风格各异,争奇斗艳……此时,除了小说戏曲有插图外,还涌现了一批以图为主的绘画教学范本和供人欣赏的版画集。
——《中华印刷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民间绘画兴盛的原因及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套版印刷技术对明清文学艺术发展产生的影响。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得出文艺作品市场化的推动,图书出版业的兴盛,手工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商品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人们对书籍的渴求等;第二小问“特点”,据材料一“举凡经史文集、科技著作、地理方志,特别是小说戏曲大多附有插图,绘形写景,备极生动,运刀雕版,明快刚健,或细如擘发,或拙如画沙,由于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艺术成就颇高”得出绘画广泛应用于各类图书和文艺作品,形成了不同地域的绘画风格。第(2)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得出套版印刷技术,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加速了文学艺术作品的商品化,使得文学艺术作品更具有欣赏性和实用性。
答案 (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文艺作品市场化发展的促进;广大读者对图书阅读的需要;图书雕刻出版业兴盛的推动;手工技术进步的促进。
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图书和文艺作品;形成了不同地域的绘画风格。
(2)影响:推动了世俗文化艺术的发展繁荣;增强了科普读物的实用性和欣赏性;加速了文学艺术作品的商品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