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1.李白在《古风》中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材料肯定了秦始皇功绩是( )
A.统一全国 B.统一文字
C.实行分封 D.建立郡县
解析 结合材料“扫六合”看出,秦始皇的功绩是统一六国。
答案 A
2.“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
A.夏启 B.秦始皇
C.大禹 D.秦二世
解析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
答案 B
3.图示法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下面“疆域四至”示意图所属的朝代是( )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解析 秦统一全国,建立起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的辽阔疆域。
答案 A
4.秦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其主要目的是( )
A.沿袭历史传统 B.开创一代帝号
C.加强思想控制 D.宣扬个人功业
解析 为显示功绩,嬴政将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因此,答案选D。
答案 D
5.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主要用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右图所示中,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答案 B
6.秦统一之前,中国地域内有许多分封的诸侯国,各国有自己的国君或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有限。秦统一后,为了有效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 )
A.禅让制 B.分封制度
C.郡县制度 D.皇帝制度
解析 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因此,答案为C。
答案 C
7.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得益于( )
A.秦朝疆域辽阔 B.秦朝统一货币
C.秦朝统一文字 D.秦朝统一度量衡
解析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为保证政令畅通和促进各地区文化的交流,秦始皇规定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因此,我国形成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益于秦朝统一文字。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答案 C
8.《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材料反映的是秦朝修筑的( )
A.灵渠 B.阿房宫
C.骊山陵墓 D.万里长城
解析 秦始皇命蒙恬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蜿蜒万余里,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长城是秦朝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因此,答案为D。
答案 D
9.随着有关秦始皇的影视剧增多,某校高一学生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产生了研究兴趣。围绕他巩固统一措施展开了积极讨论,其中,秦始皇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 )
A.统一文字 B.统一货币
C.焚书坑儒 D.统一度量衡
解析 注意题目要求回答的是“思想上”,符合条件的只有C项。
答案 C
10.“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中国第一次“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 )
A.陈胜、吴广 B.尧、舜
C.刘邦、项羽 D.大禹
解析 陈胜、吴广领导了古代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
答案 A
『能力提升』
11.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这表明( )
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 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
C.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 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
解析 秦统一中国后,废除各国原用货币,采用“半两”圆钱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因而蚁鼻钱已经不能在中原流通,故选C项。
答案 C
12.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一组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
A.加强文化控制 B.加强经济管理
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巩固国家统一
答案 D
13.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对这两大“政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解析 “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是指周朝的分封制,“秦以后之郡县政治”是指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A项错误;郡县制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封制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错;秦朝是第一个封建王朝,分封制实施于奴隶社会的周朝,故D项错误;分封制以血缘宗法制度为基础,属于贵族政治;中央集权制由皇帝任免官吏,打破了血缘关系,属于官僚政治;故B项正确。
答案 B
1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 )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上,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军事上,修筑长城;思想上,焚书坑儒。因此,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故本题答案为D。
答案 D
15.古人对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 )
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百姓)”
B.“四维(指礼义廉耻)而不张,故君臣乖乱,六亲殃戮,奸人并起,万民离叛”
C.“所以殄灭而降辱者,六王之后也”
D.“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
解析 D项指的是赋税沉重,徭役繁多,体现了秦的暴政,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
答案 D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出土3.6万枚秦简的湘西里耶古城“中华一号井”。秦简多为当时的官署档案,内容广泛涉及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大部分简牍属于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的秦朝时期,其纪年由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到三十七年(公元前210),记事详细到月、日。
图二 游客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古城参观“秦简文化墙”时,面对两千多年前的世界上最早的“九九乘法表”,一边拍照,一边赞叹。
(1)这批秦简记载了当时许多重要的政治制度。其中,有关中央官制的记载可能包含哪些内容?
(2)有人据地理位置判断,秦朝时的里耶古城应处于楚国的统治之下。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3)在制度创新方面,你认为秦朝最突出的历史贡献是什么?这一制度创新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答案 (1)中央官制的设置,包括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诸卿等;三公为主要辅佐大臣,诸卿分掌具体事务。
(2)不同意。秦朝统一全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3)贡献: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的国家制度。影响: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至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