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降水(同步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4.3降水(同步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14 15:47:51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上2.4.3风和降水-降水
1.云飘在空中而不降水,这可能是由于(? ? ? ? ?)
A.空气中的水汽不足?
B.气温不够高?
C.云中凝结的水珠还不够大?
D.云的上升运动太快
2.中纬度地带,降水大致分布规律是(  )
A.多----多----少
B.少----少----多
C.多----少----多
D.少----多----少
3.北京的降水量是644毫米,其含义是(  )
A.某一年的降水量
B.多年来的平均降水量
C.每天测得的降水量总和
D.历史上降水量最多和最少平均值
4.某同学测了当地12小时的降水量,如图所示,则该同学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降水量为4毫米,小雨
B.降水量为8.2厘米,中雨
C.降水量为8.2毫米,中雨
D.降水量为8.2毫升,中雨
5.关于世界年降水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附近降水多
B.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
C.两极地区降水多
D.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少
6.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
A.降雨
B.飘雪
C.冰雹
D.起雾
7.有关降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B.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C.降水就是指降雨
D.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冰雹灯,统称为降水
8.全世界降水空间分布是(  )
A.由两极向赤道减少
B.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部多于西岸
D.大陆内部降水多于沿海
9.如图工具是用来测量(  )
?A.气温
B.降水量
C.空气湿度
D.风向、风力
10?“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降水影响最大的是(? ? ? ?)
A.日常生活
B.交通出行
C.工业生产
D.农业生产

答案解析:
1. C
解析:没有聚集足够的小水滴成为雨水?所以还不能形成降雨,只有水珠足够才能在重力的作用下形成降水。故选C
2、C
解析:受海陆因素的影响,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所以中纬度从沿海-内陆-沿海地区的降水规律呈现多──少──多的变化. 故选:C.
3. B
解析:北京的降水量是644毫米,其含义是北京多年来的平均降水量为644毫米.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4. C
解析:降水量表示的是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气象观测中常用雨量筒来收集雨水,雨量筒的刻度即降水量,故是8.2毫米。
雨量的等级:
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者。
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者。
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100~250mm者。
特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在250mm以上者。
题目中该同学测了12h,用24小时计算就是16.4毫米,属于中雨。
故选C。
5、A
解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①受纬度因素影响,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两极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不足200mm.②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③中纬度地区,受海陆因素影响,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④受地形因素影响,山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故选项?BCD?叙述错误,A符合题意. 故选:A.
6、A
解析: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冰粒和冰针等.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故选:A.
7、C
解析: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降雨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8、C
解析: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解析:读图,图中工具是雨量器,用来测量降水量. 故选:B.
10. D
解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中的“五谷”是指农作物,风调雨顺表示降水较适宜,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故选D.
课件14张PPT。风和降水3——降水主讲:徐慧虹 慕 课 联 盟 课 程 开 发 中 心 www.moocun.com[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506010204Z81020401XHH 浙教版《科学》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4节目标掌握风是怎样形成的;
掌握观测风的方法;
知道风向、风速的天气符号及单位;
了解风对人类和生物的影响。提出问题: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100%会怎样?P70活动在一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在一个表面皿内盛满冰,盖在烧杯上。烧杯中空气发生的变化是
其原因是 水汽凝结水蒸气遇冷液化实验结论: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空气所能纳水汽
的能力下降而达到饱和,水汽发生凝结。①水汽凝结的条件 气温降低到一定程度 相对湿度达到100%时 空气中有微小的尘粒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固态和液态的水)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降水过程:空气上升→气温下降→水汽凝结→云滴→云滴增大→降水 1.为什么降水有时候是雨,有时会是雪或冰雹?不同时期,不同纬度,不同高度下降的水滴或冰晶,下落降向地面时,由于气温升高,不断熔化,若完全熔化成为雨,若未被熔化将成为冰雹或雪降落地面。P70思考与讨论2.如何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演示降雨的形成过程。P70活动在一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热水,在一个表面皿内盛满冰,盖在烧杯上。模拟实验降雨的形成模拟实验降水量的观测降雨量:表示一定时间内地面积水的深度
用毫米来度量雨量筒 把雨水收集起来,观测时把贮
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雨量杯内,
读出刻度即为降水量(说明:
雪、冰雹待熔化后测量) 小雨:(<10毫米)雨滴下降清晰可辨,地面全湿,洼地积水慢,屋上雨声微弱。24小时降水量等级划分 中雨:(10—25毫米)雨滴下降连续成线,雨滴四溅,洼地积水较快,屋上沙沙雨声。大雨:(25—50毫米)雨滴下降模糊成片,落地四溅较高,洼地积水很快,雨声哗哗作响。暴雨:(>50毫米)雨猛如倾盆,雨声震耳,积水特快,江河涨水。小结1.降水过程:气温下降→水汽凝结→云滴→云滴增大→降水 2.水汽凝结的条件: ⑴相对湿度达到100%以上⑵气温降低到一定程度⑶空气中微小的尘粒3.降水的形成: 1)凝结的水珠和冰晶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水汽的增多逐渐增大,最后形成雨滴、雪、或冰雹降落到地表,形成降水。 2)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固态和液态的水)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4.降水量表示一定时间内_______。用__来度量。 地面积水的深度毫米测量工具:雨量筒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慕联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