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基础巩固
1.造成温度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
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氧气
2.下列性质中,与“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无关的是(?? )
A.?不能燃烧????????????????????????B.?能溶于水????????????????????????C.?密度比空气大????????????????????????D.?不支持燃烧
3.用下图所示4个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实验中所用的纸花均用石蕊染成紫色??? 并干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www.21-cn-jy.com
A.?最终只有实验④中的紫色石蕊小花会变红B.?实验④就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C.?在实验④中,若对比小花放入集气瓶前后的现象,可以不必做实验③D.?由实验①④推断,实验④中有酸性物质21*cnjy*com
4.关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氧化铜???????????????????????????B.?先加热氧化铜再通入一氧化碳C.?反应结束,先停止通入CO,再熄灭酒精灯??????????D.?反应尾气要处理【来源:21cnj*y.co*m】
5.选择氧气、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填空,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3)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的是 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6.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实验。
(1)实验1中,烧杯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2中,电子秤的示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实验3中,若B中蜡烛燃烧更旺,A中盛放的固体和液体药品是________;若B中蜡烛熄灭,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 【出处:21教育名师】
7.实验室中有下列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稀盐酸、碳酸钠固体。进行制取气体的实验:
(1)写出图甲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用图甲中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还需要购买的药品是________。收集氧气时,不使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D”、“E”或“F”)。
(3)用已有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时,选择C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倾倒入图乙的装置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1cnjy.com
8.为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做了如下实验(图中小花经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并晾干)。
(1)纸花由紫色变为红色的实验是________(填序号)。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二、强化提升
9.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原子构成的物质B.?CO2能使被石蕊染为紫色的干花变红C.?高温下,CO和C都能与CuO发生置换反应D.?CO具有还原性、可燃性等化学性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CO2
10.把CO、CO2、H2、N2组成的混合气体先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再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恢复到室温时收集到的气体成分是( ??)
A.?H2O、CO2???? ???????????????????B.?H2O、CO2、N2???????????????????C.?H2O、N2???? ???????????????????D.?CO2、N2
11.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网络图(图中“→” 表示转化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C→CO”的反应中碳发生还原反应??????????????????B.?“CO→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D.?“CO2 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
12.木炭与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A的作用是尾气处理??????????B.?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都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C.?两个实验中都可以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D.?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13.根据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气体的性质。
图1 图2
(1)图1所示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
(2)图2向塑料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拧紧瓶盖,摇动塑料瓶,对比观察两塑料瓶的现象是________。
14.用注射器向装有大理石的小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稀盐酸,小试管中产生气体,b处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比a处的先变成红色,大试管底部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 ________,能与水、澄清石灰水反应。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②________。
(2)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 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燃烧。
(3)加热变红的石蕊试纸,试纸又变回紫色,说明________。
15.根据下图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2)将喷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纸花,放入集气瓶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写出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河水经过D装置后得到的水是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水体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B.?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C.?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D.?禁止使用农药、化肥,以免造成水体污染
三、真题演练
16.关于 和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子构成也相同?????B.?性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且都有毒C.?用途: 可以用来灭火, 可以做化工原料??????D.?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7.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装置
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
A.?A??????????????????????????????????????????B.?B???????????????????????????????????????????C.?C???????????????????????????????????????????D.?D
18.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FeC2O4?2H2O FeO+CO↑+CO2↑+2H2O.通过如图装置验证该反应得到的气体产物,其说法错误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①中固体无水硫酸铜变蓝,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水蒸气B.?②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C.?③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碳D.?③中尾气可点燃,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巩固
1.答案: C
解析:造成温度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另外含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等,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2.答案: B
解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由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故可用于灭火,而溶解性与灭火无关。 【版权所有:21教育】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灭火时因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分析
3.答案: D
解析:A、稀醋酸能使紫色干花变红,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也能使紫色干花变红,所以实验①④中紫色石蕊小花变红,A不符合题意;
B、实验④和实验②③作对照实验,实验②③中紫色石蕊小花不变色,而④中小花变红,说明实验④中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反应,B不符合题意;
C、实验③把干燥的石蕊花放入充满二氧化碳的瓶中不变红,说明了仅有二氧化碳气体石蕊不能变色,和实验④形成对比实验,不能省略,C不符合题意;
D、实验①说明酸能使紫色石蕊小花变红,实验④中小花变红可推测有酸性物质产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紫色石蕊的变色原理,紫色石蕊遇酸性变红,遇碱性变蓝。
4.答案: A,D
解析:A.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要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氧化铜,以排除装置内空气防止爆炸,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要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氧化铜,以排除装置内空气防止爆炸,不符合题意;
C. 反应结束,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入CO,以防止生成的铜再被氧化,不符合题意;
D.反应后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为防止污染空气,要对尾气进行处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及装置的要求进行分析。
5.答案: (1)O2(2)CO2;CO2+Ca(OH)2=CaCO3↓+H2O(3)CO;
解析:(1)氧气(O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二氧化碳(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的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 +Ca(OH)2=CaCO3↓+H2O。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分析:(1)根据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3)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分析
6.答案: (1)CO2+Ca(OH)2 = CaCO3↓+H2O(2)不变(3)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CaCO3+2HCl = CaCl2+H2O+CO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蜡烛隔绝了氧气
解析:(1)实验1中,烧杯内发生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 = CaCO3↓+H2O; (2)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实验2中,电子秤的示数不变; (3)实验3中,若B中蜡烛燃烧更旺,说明通入B的是氧气,A中盛放的固体和液体药品是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助燃,使蜡烛燃烧更旺;若B中蜡烛熄灭,则通入B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A中反应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水,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 CaCl2+H2O+CO2↑,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蜡烛隔绝了氧气。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3)根据氧气能够助燃,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分析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7.答案: (1)锥形瓶(2)2KMnO4 K2MnO4+MnO2+O2↑;过氧化氢溶液(或双氧水);F(3)可以控制反应速率;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
解析:(1)图甲中仪器a的名称锥形瓶。(2)A装置为固态加热发生装置,用图甲中A装置制取氧气,为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B装置为常温下反应生成氧气,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为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还需要购买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氧气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时,应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不使用的装置是F。(3)用已有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时,选择C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的原因是C装置有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速率。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故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倾倒入图乙的装置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 (2)根据装置的特点判断制氧气所用药品,并据此写出反应方程式;根据B装置判断所用药品结合给出的药品判断所缺药品;根据氧气的水溶性和密度进行分析; (3)根据发生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8.答案: (1)AD(2)CO2 +H2O=H2CO3
解析:【解答】(1)醋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因此纸花由紫色变为红色的实验是AD;(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解答
二、强化提升
9.答案: D
解析: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原子构成的物质,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选项不符合题意;
B、CO2与H2O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才能使石蕊变红,选项不符合题意;
C、C能与氧化铜发生置换反应,CO不能与氧化铜发生置换反应,选项不符合题意;
D、CO具有还原性、可燃性等化学性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CO2 , 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碳单质中原子排列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性质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和碳的化学性质分析; D、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分析。21教育网
10.答案: D
解析:(1)把混合气体先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CO2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剩余气体成分为CO、H2、N2 , (2)再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时,CO和H2能与灼热氧化铜反应,分别生成CO2和H2O,剩余气体为N2、CO2和水蒸汽, (3)当气体温度恢复到室温时,水蒸气冷凝为液态水,剩余气体成分为N2和CO2。 故答案为:D 分析:澄清石灰水的特征反应为与CO2反应变浑浊; 常见的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的气体为CO、H2; N2性质较稳定,一般不参与化学反应
11.答案: C
解析:A.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碳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说法不符合题意m
B.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说法不符合题意;
C.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说法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CO2 H2CO3”的反应不能用酚酞试剂验证,说法不符合题意。www-2-1-cnjy-com
故答案为:C。 分析:A、碳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 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12.答案: A
解析:A、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A的作用是尾气处理,A符合题意;
B、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不是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铜元素的化合价也改变,B不符合题意;
C、两个实验中都有铜生成,都可以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C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发生的不是置换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两个实验的现象以及注意事项解答。
13.答案: (1)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2)装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比装有氧气的塑料瓶变瘪程度大 2·1·c·n·j·y
解析:(1)图1所示的实验中倒入二氧化碳的纸袋降低,盛空气一边纸袋升高,目的是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氧气和水不反应,图2向塑料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拧紧瓶盖,摇动塑料瓶,对比观察两塑料瓶的现象是装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比装有氧气的塑料瓶变瘪程度大。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解答
14.答案: (1)大;;(2)燃着的木条熄灭(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或 )
解析:【解答】(1)实验开始,用注射器向小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稀盐酸,小试管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b处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H2O=H2CO3;大试管底部,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燃烧,打开止水来,可观察到燃烧的木条熄灭, (3)碳酸受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对反应后贴有石蕊试纸部位的试管加热,变红的石蕊试纸又变成紫色,说明碳酸受热易分解。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2)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解答 (3)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不稳定易分解解答
15.答案: (1)2H2O 2H2↑+O2↑(2)紫色变为红色(3)3Fe+2O2 Fe3O4(4)混合物(5)D
解析:(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 2H2↑+O2↑。 (2)B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可以使石蕊变红,故现象为:紫色变为红色。 (3)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方程式为:3Fe+2O2 Fe3O4。 (4)D装置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和色素与异味,不能除去可溶性的杂质,故得到水是混合物。 (5)A.水体污染后被人饮用后,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故正确;B.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可以节约用水,故正确;C.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故正确;D.过量的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合理适量的使用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故不能禁止,故错误。 2-1-c-n-j-y
故答案为:D。 分析:(1)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使水溶液显酸性;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物质变红。 (3)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 (4)装置D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来净化水,活性炭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因此经活性炭净化后的水仍为混合物。 (5)根据保护水资源的相关措施进行解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真题演练
16.答案: D
解析:A、CO和CO2的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子构成不相同,A不符合题意;
B、CO和CO2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CO有毒,CO2没有毒,B不符合题意;
C、CO具有可燃性,不可以用来灭火,CO2可以做化工原料,C不符合题意;
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O和O2点燃生成CO2 , CO2和C高温生成CO,D符合题意。21·cn·jy·com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没有毒性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塔之间的转化分析
17.答案: A
解析: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稀盐酸和大理石,A符合题意;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装置,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像倒水一样倾倒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水溶性确定收集装置,据此分析
18.答案: C
解析:A、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故A不符合题意;
B、②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即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故B不符合题意;
C、③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确定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引起的还是原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引起的,故C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③中尾气可点燃,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分析; B、根据CO的还原性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分析; D、根据CO的可燃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