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质的变化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
物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如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如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性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如____________等。化学性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如________________。
物质都有很多性质,如颜色、气味、软硬、晶体的熔点、液体的沸点、物质的溶解性、酸碱性、可燃性等,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这些性质只有物质在发生_______________时 才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6、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 B.天然气燃烧 C.水的沸腾 D.菜刀生锈
7、厨房是家庭重要的组成部分。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苹果腐烂 B.榨取果汁
C.面包发霉 D.菜刀生锈
8、(2018?菏泽)成语、俗语、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百炼成钢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18?岑溪市二模)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侯氏制碱 B.蚕丝纺织
火药应用 D.粮食酿酒
知识点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0、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状态 B.溶解性 C.密度、硬度 D.氧化性、可燃性
11、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2、(2018秋?河北月考)蔗糖是一种白色固体,有甜味,易溶于水属于蔗糖的 性质;把蔗糖放在锅中加热它会熔化成液体,此时发生了 变化;继续加热,蔗糖逐渐变成黑色的碳,并可闻到一股焦煳味,此时发生了 变化,由此可知蔗糖具有受热易碳化的化学性质。
13、“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难溶于水.据测定,在标准状况下,氢气跟同体积的空气相比,质量约是空气的1/14.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将氢气通过盛有氧化铜的试管里,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黑色的氧化铜变为光亮的红色物质.”
根据上述内容,用简明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的物理性质有① ;② ;③ .
(2)氢气的化学性质是① ; ② .
1.(2019春?淮安月考)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需要选用导热性能较好的物质制造的是( )
A.炒菜锅 B.吃饭碗 C.保温杯 D.防寒服
2.(2019春?简阳市 期中)如图所示,在玩“过山车”运动的过程中,人体的哪种物理属性在不断改变( )
A.惯 性 B.运动方向
C.受到的重力 D.质量
3.(2019春?玄武区期末)以下事例中利用物质导电性的是( )
A.拉力器的弹簣 B.放在热水中的塑料勺
C.连接在电路中的炭棒 D.能吸引铁钉的磁体
4.(2019?泰州一模)人们常用泡沫塑料箱运送冰冻的海鲜,这是由于泡沫塑料的( )
A.绝缘性好 B.隔热性好 C.硬度大 D.密度大
5.(2019春?江阴市期中)关于物质的物理属性的应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纳米材料在室温下外形相同的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50倍而不断裂,这一事例表明纳米铜具有较好的延展性
B.可以通过测量空心金属球的密度来鉴别是哪种金属
C.气象工作者利用密度小的气体制造探空气球,采集气象资料
D.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做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
6.(2014秋?辉县市校级期末)2012年国家颁布新的校车安全标准。为了更好的保护学生,如图是某厂家推出的“大鼻子”校车,可防止车身变形挤压学生,车身的制作材料应选择( )
A.硬度高 B.熔点低
C.密度小 D.密度大
7.(2018春?滨海县校级月考)物质有多种物理属性,如: 、透明度、延展性、密度、熔点等。铝材能制成铝箔,是由于铝具有良好的 性;切菜刀用钢铁制成,是利用钢铁具有较大的 。
8.(2016?北京自主招生)为了比较铜和铝的导热性能,小军选取了粗细均匀、横截面积、长度均相同的U形铜棒和铝棒进行实验。小军认为导热性能无法直接测量,他首先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可直接测量量之间的关系,并类比所学知识定义了一个物理量k,来衡量物质的导热性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并成功比较出哪种材料导热性能更好。小军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他将铜棒的一端放入烧杯内持续沸腾的水中,铜棒的另一端放入试管内25℃的冷水中,每隔50s测量一次试管内水的温度并记录,依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中的图象①.换成U形铝棒后,小军按照同样的实验方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每隔50s测量一次试管内水的温度并记录,依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中的图象②。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实验中,用来衡量导热性能的物理量k是用 表示的。(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时间 B.温度 C.温度的变化量 D.单位时间内温度的变化量
(2)可推断出此实验中 的导热性能更好。(选填“铜棒”或“铝棒”)
9.(2015秋?抚州校级期中)综合考虑表中各方面的因素,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金属
全球年产量(104t)
密度(103 kg/m3)
熔点(℃)
导热性能(1表示最强9表示最弱)
导电性能(1表示最强9表示最弱)
市场价格大约(元/吨)
铝
15000
2.7
660
4
4
16000
铜
8000
8.9
1083
2
2
17700
金
2
19.3
1063
3
3
88000000
钢铁
301430
7.9
1540
8
7
2200
铅
300
11.3
327
9
9
4900
镍
800
8.9
1453
7
6
103000
银
8
10.5
961
1
1
1365000
(1)哪两种金属的导电性能好?
(2)在你认为导电性能好的金属中,哪种更适宜做导线?为什么?
(3)通过综合分析上表的各项指标,请写出你所发现的一条规律。
10.(2014春?鄄城县期末)如图,小明用同一个铁钉,在甲乙两木块上各刻画了一条划痕,他是通过比较划痕深浅来比较木块硬度的。小明根据划痕一样,得到两木块的硬度相同的结论。小华认为欠妥,理由是 。
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质的变化分为 物理变化 和 化学变化 两类。
物理变化是 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的变化,如 冰山消融
化学变化是 有新的物质生成 的变化,如 金属生锈
物理性质是指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的性质,如 颜色 等。化学性质是指 只在化学比那种表现出来 的性质,如 酸性 等.
物质都有很多性质,如颜色、气味、软硬、晶体的熔点、液体的沸点、物质的溶解性、酸碱性、可燃性等,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酸碱性、可燃性 ,判断的依据是这些性质只有物质在发生 化学变化 时 才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颜色、气味、软硬、晶体的熔点、液体的沸点、物质的溶解性 ,判断的依据是 这些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
知识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6、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 B.天然气燃烧 C.水的沸腾 D.菜刀生锈
【解答】解:A、食物腐烂,有机物被微生物作用生成其他物质,有新物质生成,故A为化学变化;
B、天然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故B为化学变化;
C、水的沸腾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为物理变化;
D、菜刀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反应生成铁锈,有新物质生成,故D为化学变化。
故选:C
7、厨房是家庭重要的组成部分。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苹果腐烂 B.榨取果汁
C.面包发霉 D.菜刀生锈
【解答】解:
A、苹果腐烂的过程中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榨取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面包发霉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2018?菏泽)成语、俗语、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百炼成钢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解答】解:A、木已成舟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百炼成钢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
(2018?岑溪市二模)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侯氏制碱 B.蚕丝纺织
火药应用 D.粮食酿酒
【解答】解:A、侯氏制碱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纯碱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蚕丝纺织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火药应用的过程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
知识点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0、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状态 B.溶解性 C.密度、硬度 D.氧化性、可燃性
【解答】解:A、颜色、状态等都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密度、硬度都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故选项正确;故选:D。
11、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解答】解: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水蒸气冷凝成水滴,利用的是物理性质,故A正确;B、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利用了镁燃烧能发出耀眼强光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B错;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C错;D、氢氧化钙具有碱性,能和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D错。故选:A。
12、(2018秋?河北月考)蔗糖是一种白色固体,有甜味,易溶于水属于蔗糖的 性质;把蔗糖放在锅中加热它会熔化成液体,此时发生了 变化;继续加热,蔗糖逐渐变成黑色的碳,并可闻到一股焦煳味,此时发生了 变化,由此可知蔗糖具有受热易碳化的化学性质。
【解答】解:蔗糖是一种白色固体,有甜味,易溶于水属于蔗糖的物理性质;把蔗糖放在锅中加热它会熔化成液体,此时发生了物理变化;继续加热,蔗糖逐渐变成黑色的碳,并可闻到一股焦煳味,此时发生了化学变化,由此可知蔗糖具有受热易碳化的化学性质;故答案为:物理;物理;化学;
13、“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难溶于水.据测定,在标准状况下,氢气跟同体积的空气相比,质量约是空气的1/14.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将氢气通过盛有氧化铜的试管里,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黑色的氧化铜变为光亮的红色物质.”
根据上述内容,用简明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的物理性质有① ;② ;③ .
(2)氢气的化学性质是① ; ② .
【解答】解:(1)在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它难溶于水,它的密度约为空气密度的1/14,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均属于物理性质.(2)纯净的氢气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与氧化铜反应,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是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答为:(1)在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约为空气密度的1/14;(2)可燃性;还原性
1.(2019春?淮安月考)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需要选用导热性能较好的物质制造的是( )
A.炒菜锅 B.吃饭碗 C.保温杯 D.防寒服
【解答】解:导热性能较好的物质,单位时间内散失的热量多,温度降低的快,比如金属材料,炒菜锅是金属材料,导热性能好,吃饭碗是陶瓷材料,导热性能较金属差,保温杯和防寒服更差,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2019春?简阳市 期中)如图所示,在玩“过山车”运动的过程中,人体的哪种物理属性在不断改变( )
A.惯 性 B.运动方向
C.受到的重力 D.质量
【解答】解:
ACD、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在玩“过山车”运动的过程中,物质单位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性质,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所以惯性不变;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不变,所以重力不变。故A、C、D不符合题意;
B、过山车轨道是弯曲的,所以过山车运动过程中方向不断变化。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3.(2019春?玄武区期末)以下事例中利用物质导电性的是( )
A.拉力器的弹簣 B.放在热水中的塑料勺
C.连接在电路中的炭棒 D.能吸引铁钉的磁体
【解答】解:A、拉力器的弹簣,利用弹簣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故A不合题意;
B、放在热水中的塑枓勺,利用塑料的导热性差,故B不合题意;
C、连接在电路中的炭棒,利用碳棒的导电性,故C符合题意;
D、能吸引铁钉的磁体,利用磁体的性质,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4.(2019?泰州一模)人们常用泡沫塑料箱运送冰冻的海鲜,这是由于泡沫塑料的( )
A.绝缘性好 B.隔热性好 C.硬度大 D.密度大
【解答】解:运送冰冻的海鲜时,应该保证海鲜的温度在较长时间内不能上升太多,那么选用的运输箱体就要有很好的保温性能,也就是隔热性要好。
故选:B。
5.(2019春?江阴市期中)关于物质的物理属性的应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纳米材料在室温下外形相同的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50倍而不断裂,这一事例表明纳米铜具有较好的延展性
B.可以通过测量空心金属球的密度来鉴别是哪种金属
C.气象工作者利用密度小的气体制造探空气球,采集气象资料
D.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做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
【解答】解:A、室温下外形相同的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50倍而不断裂,由此表明纳米铜具有较好的延展性,故A正确;
B、空心部分大小不同,测量出来的密度不同,不可以通过测量空心金属球的密度来鉴别是哪种金属,应该通过测量实心金属球的密度来鉴别是哪种金属,故B错误;
C、探空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气象工作者利用密度小的气体制造探空气球,采集气象资料,故C正确;
D、划玻璃的刀头镶嵌有金刚石,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可以将玻璃划破,故D正确。
故选:B。
6.(2014秋?辉县市校级期末)2012年国家颁布新的校车安全标准。为了更好的保护学生,如图是某厂家推出的“大鼻子”校车,可防止车身变形挤压学生,车身的制作材料应选择( )
A.硬度高 B.熔点低
C.密度小 D.密度大
【解答】解:
校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交通事故,会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受到伤害,为防止校车在出事故时,车身变形挤压学生,制作材料的硬度要高。
故选:A。
7.(2018春?滨海县校级月考)物质有多种物理属性,如: 、透明度、延展性、密度、熔点等。铝材能制成铝箔,是由于铝具有良好的 性;切菜刀用钢铁制成,是利用钢铁具有较大的 。
【解答】解:物质有多种物理属性,如:硬度、透明度、延展性、密度、熔点等,铝材能制成铝箔,是由于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切菜刀用钢铁制成,是利用钢铁具有较大的硬度。
故答案为:硬度;延展;硬度。
8.(2016?北京自主招生)为了比较铜和铝的导热性能,小军选取了粗细均匀、横截面积、长度均相同的U形铜棒和铝棒进行实验。小军认为导热性能无法直接测量,他首先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可直接测量量之间的关系,并类比所学知识定义了一个物理量k,来衡量物质的导热性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并成功比较出哪种材料导热性能更好。小军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他将铜棒的一端放入烧杯内持续沸腾的水中,铜棒的另一端放入试管内25℃的冷水中,每隔50s测量一次试管内水的温度并记录,依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中的图象①.换成U形铝棒后,小军按照同样的实验方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每隔50s测量一次试管内水的温度并记录,依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中的图象②。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实验中,用来衡量导热性能的物理量k是用 表示的。(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时间 B.温度 C.温度的变化量 D.单位时间内温度的变化量
(2)可推断出此实验中 的导热性能更好。(选填“铜棒”或“铝棒”)
【解答】解;(1)根据题中,每隔50s测量一次试管内水的温度并记录,依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中的图象,观察图象横轴和纵轴可以确定K是用单位时间内温度变化量表示。
(2)根据图乙中①铜棒,②铝棒温度变化情况,发现相同时间铜棒升温快,说明铜棒导热性能好。
故答案为:(1)D;(2)铜棒。
9.(2015秋?抚州校级期中)综合考虑表中各方面的因素,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金属
全球年产量(104t)
密度(103 kg/m3)
熔点(℃)
导热性能(1表示最强9表示最弱)
导电性能(1表示最强9表示最弱)
市场价格大约(元/吨)
铝
15000
2.7
660
4
4
16000
铜
8000
8.9
1083
2
2
17700
金
2
19.3
1063
3
3
88000000
钢铁
301430
7.9
1540
8
7
2200
铅
300
11.3
327
9
9
4900
镍
800
8.9
1453
7
6
103000
银
8
10.5
961
1
1
1365000
(1)哪两种金属的导电性能好?
(2)在你认为导电性能好的金属中,哪种更适宜做导线?为什么?
(3)通过综合分析上表的各项指标,请写出你所发现的一条规律。
【解答】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银、铜的导电性能最好。适宜做导线,因为银产量低,价格高;铜产量高,价格低,所以选铜做导线材料。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规律:导热性能好的导电性能强。
答:(1)银、铜;
(2)铜更适宜做导线,因为银产量低,价格高;铜产量高,价格低,所以选铜做导线材料。
(3)导热性能好的导电性能强。
10.(2014春?鄄城县期末)如图,小明用同一个铁钉,在甲乙两木块上各刻画了一条划痕,他是通过比较划痕深浅来比较木块硬度的。小明根据划痕一样,得到两木块的硬度相同的结论。小华认为欠妥,理由是 。
【解答】解:
小明用同一个铁钉,在木块上各刻画了一条划痕,通过比较划痕的深浅来比较木块的硬度,但没有控制压力相同,通过划痕一样得到两木块的硬度相同的结论是欠妥的。
故答案为:压力有可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