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生物》复习课
考点一、生物与非生物
1、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生物有: 。
曲中的非生物有: 。
考点二、显微镜的使用
2、(2017秋?兴宁区校级期末)如图是动植物细胞比较图,据图分析回答:(附: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E液泡)
(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相比较,都具有B ,C ,D 三种结构,而且功能基本相同。B除具有 作用之外,还可以控制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2)动物细胞没有A ,也没有大的E 。
3、(2018?玉林)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采集和使用显微镜观察水蚤的过程中,看到以下视野图,请据图回答。 (1)要使视野从图1变为图2,首先选用反光镜中的凹面镜或者是调节遮光器,选用一个较大的 ,使视野明亮一些;然后再略微转动 ,使物像更清晰。(2)要使视野从图3变为图4,应将装片向 移动。(3)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移动,说明污点在 ________上。(4)该兴趣小组如用目镜5×和物镜10×来观察,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了 倍。
考点三、细胞生长分裂分化
4、(2018秋?薛城区期中)如图所示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结构层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由小长大,是从图甲所示的植物细胞开始的,该过程与细胞 和 密切相关。(2)[a]过程表示细胞的 ,在此过程中 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 ,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使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和亲代细胞保持一致。(3)经过[b]过程细胞的 ,形成图丙所示的四种不同的组织。(4)图戊表示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它应该包含 类器官。(5)与人体相比,如图所示的植物体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 。
考点四、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5、(2017?零陵区模拟)图为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图,请填写序号1、2、3、4相应的内容: 1 ,2 ,3 ,4 。
考点五、动物的分类
6、(2019?乐陵市二模)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DF和BE两类,则分类依据是 。(2)请写出动物A在飞行时的呼吸方式 。(3)动物E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 。(4)动物C在个体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5)动物D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6)动物F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 。(7)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考点六、植物的分类
7、下列植物分类各属于哪一类?选择编号填入表中.(1)橘(2)小麦(3)五针松(4)海带(5)紫菜(6)衣藻(7)柳树(8)玉米(9)葫芦藓(10)地钱(11)水稻(12)小球藻(13)白菜(14)苏铁(15)蕨(16)胎生狗脊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藻类植物
考点七、物种多样性
8、(2018?嘉兴)卷柏是一种奇特的蕨类植物。在水分不足时,它的根会从土壤里“拔”出来,身体缩卷成一个圆球,随风而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继续生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卷柏的生存环境仅限于平原与海滩
B.卷柏的根只有吸收功能,没有固定功能
C.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
D.卷柏的根从土壤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吸收有机营养
1.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①阳光 ②松树 ③空气 ④细菌 ⑤金鱼⑥水 ⑦病毒 ⑧土壤 ⑨珊瑚虫 ⑩藻类
A.②③⑤⑨ B.②④⑤⑨⑩
C.②④⑤⑦⑨⑩ D.①③⑥⑧
2.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制片前,都需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B.制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和生理盐水
C.染色时,都是先用碘酒处理实验材料,后再盖上盖玻片
D.盖盖玻片时,都是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3.环保小组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该物质的含量,这是因为( )
A.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C.液泡中含有的细胞液 D.叶绿体能光合作用
4.英国科学家约翰·戈登和日本医学教授山中伸弥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突破了“人体干细胞都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的认识,这一技术的应用将能避免异体器官移植中产生的排异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项研究成果为治疗疾病找到了新的方法
B.这两位科学家的新发现,说明科学是在不断地发展的
C.重新编程后的未成熟细胞与编程前的成熟细胞具有相同的功能
D.重新编程后的未成熟细胞可以再分裂、生长、分化成其他类型的细胞
5.动物中生物种类最多的类群是( )
A.鱼类 B.哺乳类 C.昆虫 D.软体动物
6.以下关于植物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被子植物的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B.花生油是从花生种子的子叶中榨出来的
C.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水分、温度、土壤
D.蕨类植物和松树一样,是有性生殖使它们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7.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B.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
C.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仅指动物种类的多样性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珍惜生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
8.如图为草履虫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标号①的名称是纤毛,该结构与草履虫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图中②为表膜,相当于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
(3)一个草履虫就是一个动物细胞,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比,草履虫没有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_(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
9.被称为“城市之肾”的三垟湿地,是虾蟹养殖和菱角种植的天然场所,也是“中国瓯柑之乡”。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1700多种,其中包括35种国家珍稀物种,还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物种。
(1)三垟湿地是“中国瓯柑之乡”,瓯柑属于___(填“裸子”或“被子”)植物。
(2)如图乙所示,将湿地内动物分为甲、乙两类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
(3)一株瓯柑的结构层次从低到高为:细胞→组织→________________→植株。
(4)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物种,造成这些生物濒临灭绝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a.人们对湿地内资源的过度猎取 b.建立了湿地保护公园
c.向河水中排放了较多的污水 d.成立了珍稀鸟类研究所
A.a和c B.b和d C.a和d D.b和c
10.同学们还记得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的惊喜吗?如图所示是显微镜的结构和观察的过程,请你按箭头指示的6个视野顺序,一步步地回忆当时的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将每一步的操作过程补充完整。
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__。
(2)在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所用的染液应该是__________。
(3)图中操作过程a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是____________。b操作时,眼睛要注视物镜,是为了避免____________。e视野变暗了些,原因是_____________。
(4)把下面“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程序按正确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5)如果观察到的物像不够清晰,可以转动___________使物像变清晰。若观察完毕后,要继续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应换用______镜(“平面”或“凹面”)和__________光圈(“大”或“小”)。
复习课
考点一、生物与非生物
1、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生物有: 。
曲中的非生物有: 。
【解答】解:曲中有生命的有: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曲中没有生命的有:枯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故答案为:生物有: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非生物有:枯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
考点二、显微镜的使用
2、(2017秋?兴宁区校级期末)如图是动植物细胞比较图,据图分析回答:(附: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E液泡)
(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相比较,都具有B ,C ,D 三种结构,而且功能基本相同。B除具有 作用之外,还可以控制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2)动物细胞没有A ,也没有大的E 。
【解答】解:(1)由图可知:图1、图2都有B细胞膜,D细胞质,C细胞核;只有图1有A细胞壁、E液泡,而图2没有。因此,图1是植物细胞结构图,图2是动物细胞结构图;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是B细胞膜、C细胞质、D 细胞核;图中B是细胞膜,起保护并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2)动物细胞没有A细胞壁,也没有大的E液泡。故答案为:(1)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保护;(2)细胞壁;液泡。
3、(2018?玉林)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采集和使用显微镜观察水蚤的过程中,看到以下视野图,请据图回答。 (1)要使视野从图1变为图2,首先选用反光镜中的凹面镜或者是调节遮光器,选用一个较大的 ,使视野明亮一些;然后再略微转动 ,使物像更清晰。(2)要使视野从图3变为图4,应将装片向 移动。(3)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移动,说明污点在 ________上。(4)该兴趣小组如用目镜5×和物镜10×来观察,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了 倍。
【解答】解:(1)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所以要使视野从图1变为图2,首先选用反光镜中的凹面镜或者是调节遮光器,选用一个较大的光圈,使视野明亮一些;然后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2)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要使视野从图3变为图4,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所以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移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该兴趣小组如用目镜5×和物镜10×来观察,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了50倍。故答案为:(1)光圈;细准焦螺旋;(2)左下方;(3)物镜;(4)50。
考点三、细胞生长分裂分化
4、(2018秋?薛城区期中)如图所示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结构层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由小长大,是从图甲所示的植物细胞开始的,该过程与细胞 和 密切相关。(2)[a]过程表示细胞的 ,在此过程中 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 ,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使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和亲代细胞保持一致。(3)经过[b]过程细胞的 ,形成图丙所示的四种不同的组织。(4)图戊表示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它应该包含 类器官。(5)与人体相比,如图所示的植物体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 。
【解答】解:(1)多细胞生物体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因此“植物由小长大”,是从图甲所示的受精卵细胞开始的;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因而生物体由小长大。所以该过程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密切相关。(2)[a]过程是一个细胞变成两个细胞的过程,表示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先进行自我复制加倍,然后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使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和亲代细胞保持一致。(3)[b]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所以[b]过程是细胞分化的结果。(4)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5)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结构层次多了系统。故答案为:(1)分裂、生长(2)分裂;细胞核;复制(3)分化(4)6(5)系统
考点四、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5、(2017?零陵区模拟)图为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图,请填写序号1、2、3、4相应的内容: 1 ,2 ,3 ,4 。
【解答】解:细胞是除病毒以外,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1是细胞,2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者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系统。人体有四种组织,分别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青蛙的呼吸器官是肺。故答案为:细胞;系统;神经组织;肺。
考点五、动物的分类
6、(2019?乐陵市二模)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DF和BE两类,则分类依据是 。(2)请写出动物A在飞行时的呼吸方式 。(3)动物E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 。(4)动物C在个体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5)动物D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6)动物F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 。(7)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解答】解:(1)图中ACDF为一类,其余BE为另一类,则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2)家鸽飞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与此相适应,家鸽体内具有发达的气囊,气囊的功能是贮存空气,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家鸽具有独特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3)动物E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脱去外骨骼)现象。(4)青蛙的幼体叫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体是青蛙用肺呼吸,用四肢游泳或跳跃,主要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因此这种发育叫变态发育。(5)D家兔,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6)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鱼用鳃呼吸。(7)在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类为恒温动物,体温恒定减少了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故A家鸽和D兔子体温恒定。故答案为:(1)体内有无脊柱;(2)双重呼吸;(3)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生长而生长;(4)变态发育;(5)胎生哺乳;(6)鳃、鳍;(7)A、D。
考点六、植物的分类
7、下列植物分类各属于哪一类?选择编号填入表中.(1)橘(2)小麦(3)五针松(4)海带(5)紫菜(6)衣藻(7)柳树(8)玉米(9)葫芦藓(10)地钱(11)水稻(12)小球藻(13)白菜(14)苏铁(15)蕨(16)胎生狗脊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藻类植物
【解答】解:材料中的(1)橘、(2)小麦、(7)柳树、(8)玉米、(11)水稻、(13)白菜属于被子植物.(3)五针松、(14)苏铁属于裸子植物;(15)蕨、(16)胎生狗脊属于蕨类植物;(9)葫芦藓、(10)地钱属于苔藓植物;(4)海带、(5)紫菜、(6)衣藻、(12)小球藻属于藻类植物.故答案为: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藻类植物
1、2、7、8、11、13
3、14
15、16
9、10
4、5、6、12
考点七、物种多样性
8、(2018?嘉兴)卷柏是一种奇特的蕨类植物。在水分不足时,它的根会从土壤里“拔”出来,身体缩卷成一个圆球,随风而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继续生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卷柏的生存环境仅限于平原与海滩
B.卷柏的根只有吸收功能,没有固定功能
C.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
D.卷柏的根从土壤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吸收有机营养
【解答】解:A、蕨类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A错误;B、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卷柏的根有吸收功能,有固定功能,B错误;C、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C正确;D、卷柏的根从土壤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吸收无机盐,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由上向下运输的,D错误。故选:C。
1.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①阳光 ②松树 ③空气 ④细菌 ⑤金鱼⑥水 ⑦病毒 ⑧土壤 ⑨珊瑚虫 ⑩藻类
A.②③⑤⑨ B.②④⑤⑨⑩
C.②④⑤⑦⑨⑩ D.①③⑥⑧
【答案】C
【解析】
题干中的②松树、④细菌、⑤金鱼、⑦病毒、⑨珊瑚虫、⑩海带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它们都是生物。
①阳光③空气⑥水⑧土壤都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它们都不是生物。
故选:C。
2.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制片前,都需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B.制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和生理盐水
C.染色时,都是先用碘酒处理实验材料,后再盖上盖玻片
D.盖盖玻片时,都是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答案】C
【解析】
制片前,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A正确;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滴的是清水,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B正确;染色时,都是行用碘酒处理实验材料,应该是先盖上盖玻片,再染色,C错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避免产生气泡,D正确。
3.环保小组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该物质的含量,这是因为( )
A.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C.液泡中含有的细胞液 D.叶绿体能光合作用
【答案】B
【解析】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分隔开来,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环保小组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该物质的含量,这是因为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故选B。
4.英国科学家约翰·戈登和日本医学教授山中伸弥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突破了“人体干细胞都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的认识,这一技术的应用将能避免异体器官移植中产生的排异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项研究成果为治疗疾病找到了新的方法
B.这两位科学家的新发现,说明科学是在不断地发展的
C.重新编程后的未成熟细胞与编程前的成熟细胞具有相同的功能
D.重新编程后的未成熟细胞可以再分裂、生长、分化成其他类型的细胞
【答案】C
【解析】
A、这项研究成果为治疗疾病找到了新的方法,故A正确;
B、这两位科学家的新发现,说明科学是在不断地发展的,故B正确;
C、重新编程后的未成熟细胞具有再分裂、生长、分化的功能,而编程前的成熟细胞没有分裂、生长、分化的功能,故C错误;
D、重新编程后的未成熟细胞可以再分裂、生长、分化成其他类型的细胞,故D正确。
故选C。
5.动物中生物种类最多的类群是( )
A.鱼类 B.哺乳类 C.昆虫 D.软体动物
【答案】C
【解析】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所以在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类群是昆虫。故选:C。
6.以下关于植物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被子植物的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B.花生油是从花生种子的子叶中榨出来的
C.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水分、温度、土壤
D.蕨类植物和松树一样,是有性生殖使它们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答案】B
【解析】
A、被子植物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来的,受精卵发育成胚,A错误。
B、花生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子叶是其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花生油是从花生种子的子叶中榨出来的,B正确。
C、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C错误。
D、蕨类植物属于孢子植物,生殖发育不能摆脱了对水的依赖,D错误。
7.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B.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
C.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仅指动物种类的多样性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珍惜生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
【答案】C
【解析】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故A正确;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不可能有单独存在的生物个体,生物之间总是彼此联系,互相影响,所以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有意义,故B正确;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故C错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故D正确。故选C。
8.如图为草履虫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标号①的名称是纤毛,该结构与草履虫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图中②为表膜,相当于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
(3)一个草履虫就是一个动物细胞,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比,草履虫没有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_(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
【答案】(1)运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2)细胞膜 (3)细胞壁
【解析】
(1)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膜,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草履虫在水中运动是依靠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的摆动。因此,图中标号①的名称是纤毛,该结构与草履虫的运动(水中旋转前进)有关。
(2)图中②为表膜,相当于细胞的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完成呼吸作用。
(3)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通过比较可知,一个草履虫就是一个动物细胞,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比,草履虫没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
9.被称为“城市之肾”的三垟湿地,是虾蟹养殖和菱角种植的天然场所,也是“中国瓯柑之乡”。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1700多种,其中包括35种国家珍稀物种,还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物种。
(1)三垟湿地是“中国瓯柑之乡”,瓯柑属于___(填“裸子”或“被子”)植物。
(2)如图乙所示,将湿地内动物分为甲、乙两类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
(3)一株瓯柑的结构层次从低到高为:细胞→组织→________________→植株。
(4)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物种,造成这些生物濒临灭绝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a.人们对湿地内资源的过度猎取 b.建立了湿地保护公园
c.向河水中排放了较多的污水 d.成立了珍稀鸟类研究所
A.a和c B.b和d C.a和d D.b和c
【答案】被子 是否有脊椎骨 器官 A
【解析】
(1)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根本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实包被住。但当我们检查某一植物是属于被子植物还是裸子植物时,并不都要去察看一下它们种子的情况,通常从其他一些特点来判断。首先看它是草本还是木本植物,如果是草本植物,那毫无疑问,一定是被子植物,因为裸子植物全部是木本植物。如果碰到的是木本植物,那么先看看有没有花,有花的则是被子植物,因为裸子植物是不开花的。 综上述,瓯柑是被子植物。(2)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图甲中黑嘴兽欧、鲤鱼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图乙虾、蟹体内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3)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可见植物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所以一株瓯柑的结构层次从低到高为:细胞→组织→器官→植株。(4)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的原因,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再适和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因此造成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和c向河水排放污水;而b建立湿地保护公约和d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0.同学们还记得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的惊喜吗?如图所示是显微镜的结构和观察的过程,请你按箭头指示的6个视野顺序,一步步地回忆当时的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将每一步的操作过程补充完整。
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__。
(2)在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所用的染液应该是__________。
(3)图中操作过程a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是____________。b操作时,眼睛要注视物镜,是为了避免____________。e视野变暗了些,原因是_____________。
(4)把下面“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程序按正确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5)如果观察到的物像不够清晰,可以转动___________使物像变清晰。若观察完毕后,要继续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应换用______镜(“平面”或“凹面”)和__________光圈(“大”或“小”)。
【答案】反光镜 B C 右 E 碘液 对光 物镜下降过度与玻片标本相撞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bagecdf 细准焦螺旋 凹面 大
【解析】
(1)依据题干中出示的显微镜的结构,可知,A、B、C分别是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可简单的表述为对光、调焦、观察。调节过程中,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后再用细准焦螺旋,如若观察到物象不在视野的中央,要将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如若要观察倍数更大的视野,那么就需要使用到放大倍数更大的物镜;
(2)在制作植物临时装片的过程中,所用的染液一般是碘液;
(3)图中操作过程a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称为对光;b操作时,眼睛要注视物镜,是为了避免物镜下降过度与玻片标本相撞,造成装片的破损和显微镜的破坏;e视野相对于b、c视野,其视野变暗了些,原因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4)“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程序可以简化为:擦、滴、撕、展、盖、染、吸。故结合图示,其程序为bagecdf;
(5)如果观察到的物像不够清晰,说明对焦没有对好,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清晰;若观察完毕后,要继续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对于颜色较深的观察对象,需要更亮的视野,为此可以换用凹面镜或者使用更大的光圈来增加进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