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0-14 21:5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1课时 燃料的利用
1.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概  念: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_______的变化。
能量变化:(1)放热现象,如______________的反应;(2)吸热现象,如_______________的反应。
能量
生石灰与水
碳与二氧化碳
2.化石燃料的利用
煤   :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____元素,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石  油:主要含有________元素。利用各成分的__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溶剂油、汽油、煤油、柴油等。
天 然 气:(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2)甲烷易燃烧,燃烧时产生____色火焰,放出热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  意:甲烷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时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甲烷之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焦炭

煤焦油
煤气
碳、氢
沸点
甲烷

3.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1)要有_____________;(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____________。
燃烧不充分的缺点:(1)产生的热量_______,浪费资源;(2)产生
_______________等物质,污染空气。
化石燃料的开发:海底埋藏的大量可燃冰,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足够的空气
接触面积
减少
一氧化碳
甲烷水合物
考点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天津中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2.生活中使用的下列用品,其能量来自于化学反应的是( )
A.太阳能热水器 B.微波炉
C.电饭锅 D.天然气灶

3.将生石灰放入水中,它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熟石灰,并使水温升高,在这个过程中_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
C
D
化学

考点2 化石燃料的利用
4.(桂林中考)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氢气 D.天然气

5.(雅安中考)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C.管道煤气有毒
D.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0
C
D
6.(聊城中考)海洋开发水平是衡量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首次试开采可燃冰成功。“可燃冰”是由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写出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然气作为燃料比石油和煤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CH4
无污染
考点3 燃料的充分燃烧
7.(上海中考)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 )
A.减少空气通入量 B.充分利用热能
C.块状煤碾成粉末 D.净化尾气
C
8.(雅安中考)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X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X气体”是指( )
A.一氧化碳 B.甲烷
C.氧气 D.氢气
A.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B.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的比例是68%
C.应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
D.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
9.(扬州中考)下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B
D
10.(广州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
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

11.下列关于燃料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产品
B.煤在空气中加强热制得焦炭、煤焦油和煤气等产品
C.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均属于化学变化
D.石油是一些沸点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不加热就可以直接燃烧
A
A
12.(湖州中考)石油是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重要资源。从石油炼制的产品中可以获得一系列与甲烷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如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等。
(1)甲烷是一种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难溶于水,③在1 500℃以上的高温下能分解为碳和氢气,④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上叙述中属于甲烷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填序号)。
(2)请模仿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丙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
13.煤的综合利用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由煤的结构片段可知:煤的组成元素中除C、H、O、S外,还含有____(填元素符号)。
(2)煤的焦化属于_______变化。
(3)煤的气化过程中主要反应是碳与水蒸气生成两种气体燃料,其中一种是单质,该单质是________。
(4)提高煤的燃烧效率能节约煤碳资源,写出一种提高煤的燃烧效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化学
氢气
将煤碾碎成煤粉后燃烧
14.小侯同学在学习了燃烧与燃料的有关知识后,观察到家庭用的燃煤通常加工成蜂窝状,这样会燃烧得更充分。由此她联想到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于是引发了思考:哪些因素能影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呢?她作出两种猜想并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她提出的两种猜想是: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气的浓度
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猜想,设计实验加以探究。
你所选择的猜想序号是___________。
(3)为了使燃料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节约能源,请你结合燃料使用的实际情况,提出一条具体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煤或其他燃料加工成粉末状(或燃料燃烧时不断鼓入空气)
①(或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红热的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或取质量相等的两块镁,其中一块磨成粉末,都在空气中点燃)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镁粉的燃烧程度比镁块的剧烈) 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氧化钙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与二氧化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气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氧化碳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不完全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煤的燃烧:煤燃烧时会排放_________、__________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________。
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包括___________、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
_____________、含铅化合物和________等。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酸雨
一氧化碳
氮的氧化物
烟尘
2.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乙  醇:俗称_______,其化学式为________,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  气:作燃料的优点:氢气本身无毒,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同质量甲烷的两倍多,且燃烧后的产物是______,不污染环境。
新 能 源:目前,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______、核能、_____、地热能等。
注  意:不随本身的转化或被人类的利用而减少的能源为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随本身的转化或被人类的利用而减少的能源为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酒精
C2H5OH
可再生

太阳能
风能
考点1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重庆中考B卷)使用下列交通工具,对环境污染最大的是( )
A.氢能源车 B.共享单车
C.电动汽车 D.柴油汽车

2.下列环境问题中,与煤燃烧无关的是( )
A.臭氧空洞 B.酸雨
C.雾霾 D.温室效应
A
D
3.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中,比较清洁的是________,煤油是______加工的产品。
(2)煤主要含有_______元素,使用脱硫煤能减少___________的排放,减轻酸雨的危害。但仍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不能减缓日益增加的__________。
天然气
石油

二氧化硫
温室效应
考点2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4.(苏州中考)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天然气 B.石油
C.氢气 D.煤
C
5.(山西中考)能源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我省多地有效调整能源结构。稳步发展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合理利用如下三种发电方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A.风力发电  B.太阳能发电  C.火力发电
(1)与C相比,A、B发电的共同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合理即可)。
(2)A的能量转化方式是把____能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化成电能。
节约资源(或绿色环保,无废渣

废气排放)
6.(大连中考)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1)煤主要含有碳元素,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与氧反应放出的_______;氧气不充足时,煤中的碳燃烧会产生__________等物质污染空气。
(2)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用作汽车燃料的产品之一的是__________。压缩天然气也可用作汽车燃料,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人们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
热量
一氧化碳
汽油(或柴油)
太阳能(合理即可)
7.据新华社3月26日电,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已如期建成,年产100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千万吨级的大油田,页岩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页岩气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缓解石油资源的短缺
B.使用页岩气可减少硫、氮氧化物的排放
C.页岩气和天然气的主要燃烧产物相同
D.页岩气开采泄露对环境无影响
D
8.(娄底中考)2018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各地积极行动,落实措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
C.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
D.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C
9.当代社会几乎离不开化石燃料,关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的“利”与“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利”而无“弊”,因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根本就离不开化石燃料,也离不开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生产的塑料、橡胶、纤维、药物、化肥、农药等
B.只有“弊”而无“利”,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导致气候变暖,酸雨、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急剧上升
C.“弊”大于“利”,虽然化石燃料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和物质,但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D.“利”大于“弊”,虽然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能源和物质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
D
10.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5月18日,自然资源部宣布,在我国南海神狐湾试开采可燃冰成功,其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可燃冰除主要含有甲烷的水合物外,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1)可燃冰在物质分类上属于_________。
(2)实验室在点燃甲烷气体之前需要对其进行_______。
(3)可燃冰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有哪些优点?(写出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物
验纯
有极强的燃烧力,可直接点燃(或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
11.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C2H5OH)。
(1)关于乙醇汽油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A.乙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C.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2)工业上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制备汽油、煤油等产品,属于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汽油和乙醇汽油完全燃烧后产物相同,则汽油中一定含有____和____。(填元素符号)
(4)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一种新型催化剂能使二者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常见的无毒气体,分别是____、____。(填化学式)
A
物理
C
H
CO2
N2
12.(安徽中考)实验室常用右图所示发生装置制备氢气。
(1)写出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实验室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收集氢气。
(3)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点即可,下同)。目前氢能源的大量使用仍存在一定困难,你认为针对氢能源的研究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n+H2SO4===ZnSO4+H2↑
铁架台
向下排空气或排水
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
在不通电的条件下使水分解
13.(乐山中考)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低碳生活是全社会应该倡导的生活方式。
(1)下列物质都可以用来作燃料:①煤;②氢气;③石油;④天然气。其中,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填序号)。
(2)充分燃烧1 000 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B.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
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
D.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

AD
(3)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主要经过以下两步:①SO2在空气中被粉尘催化氧化得到SO3;②SO3与水化合形成硫酸。其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醇(化学式为C3H8O)是一种清洁燃料,它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3H8O+4O2 4H2O+2CO2+X,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____。要使6.0 g丙醇燃烧时不生成X,则消耗氧气的质量至少为_______g。
CO
14.4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醇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钙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锌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镁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